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せし間 に”[ 7 ]97 ,歌词大意是 : 春雨连绵 ,樱花逊色 , 缘由的 ,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换句话说 ,樱花的
生于尘世 ,虚度年华 ,转眼间吾亦失去风华容貌 。此 美学形象在江户时代开始就与死亡相互联系 ,只是
歌以赏花为题 ,见到花色褪去 ,不禁触景生情 ,自叹 在军国主义的背景下被刻意强化了 。虽然今天的我
收稿日期 : 2009 - 03 - 16 修回日期 : 2009 - 05 - 10 作者简介 :李 皓 (1984—) ,女 ,安徽芜湖人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文化 。
第 4期
李 皓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69
使日本 人 原 本 因 为 自 然 环 境 因 素 所 形 成 朴 素 的 的 。每当樱花盛开 ,日本人都会围着樱花树载歌载
樱花为何心灰意懒 ,匆匆凋谢而去 ,为之惋惜 。充分 古代美德的标本 ,它现在仍然是我们中间的力量与
表达了诗人对樱花匆匆散去地伤感和惋惜 。
美的活生生的对象 。”[ 8 ]从日本人将樱花凋零之美
又如同书中的另一和歌 :“花 のいろはうつり 与死亡相联系这一点来看 ,在之后樱花的美学形象
にはりな いだつらに わが身世 にふる ながめ 与军国主义思想相结合 ,成为“死亡之花 ”是有历史
的起源 。樱花的美学意义的真正起源应该来自于农 而易见 ,在这里 ,樱花是作为生机勃勃 、繁华美丽的
耕文化 。
形象而存在的 。此时期 ,即使吟唱落花的和歌 ,大都
在生产力极低的远古时代 ,人们祈求樱花神的 是积极向上的 ,落花也被认为是生命再生的预兆 。
庇护是为了让神灵保佑农作物的丰收 ,实际体现了
的始祖 。至此之后 ,木花佐久夜姬的化身 ———樱花 安初期歌人素性法师在看到平安京大路两侧的美景
就有了“魔咒 ”、“神力 ”。于是 ,人们便顶礼膜拜樱 吟咏而成的 。大意是 : 放眼望去 ,街道上的樱花柳
花神祈求她的庇佑 。但这很难说就是樱花美学意义 条 ,红绿交织 ,争相辉映 ,都城春色锦绣如画 。[6 ] 显
着“木花佐久夜姬 ”的传说 。该传说讲述了天皇的 开的赞美和喜爱 。而在记载平安时期和歌的《古今
祖先 、天照大御神的孙子迩迩芸命降临人间时与木 和歌集 》中亦有这样的和歌 :“見 わたせば柳桜 をこ
花佐久夜姬一夜成婚 ,从此繁衍后代 ,成为大和民族 きまぜ都 ぞ春 の錦 なりけり”。[5 ]此和歌据传为平
“哀 ”的观念得到了新的发展 。“物哀 ”的审美意识 舞 。在他们眼中 ,樱花繁花似锦的美实际上是农耕
逐渐成为日本的主流审美观点 。在“物哀 ”的审美 女神驾临人间 ,赐人丰收的外在形式 。这一将自然
观念产生之后 ,又相继出现了以幽玄为中心的“空 物与人类的审美直观直接联系的现象在早期的人类
寂 ”和以风雅为中心的“闲寂 ”美 [3 ] ,它们构成了日 社会是十分普遍的 。因此 ,在日本 ,人们最初是欣赏
成为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美观念 ,对平安王朝及以后的审美意识有着重大
1 樱花是日本民族“物哀 ”审美观的
影响 。 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一国的自然环境 、历史传统 、
重要载体
社会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 。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 ,
“物哀 ”( もののぁ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 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日本列岛自古
失去如花似玉般的容貌 ,感叹人生旅途短暂 ,生命 们很难想象浪漫的樱花和残暴的军国主义联系在一
无常 。
起 ,但探究日本人的文化与历史 ,这又是顺理成章的
如此类的和歌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是比比皆 发展过程 。
是的 ,可见在此时日本人由于受到“物哀 ”审美观的
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 ,军国主义分子大肆宣传
影响 ,对樱花的欣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由欣赏樱花 所谓“为了大和民族 ,勇敢的武士们 ,让我们像樱花
欣赏它的盛开之美 。在记载奈良时代诗作的《万叶 集 》中有这样的诗篇 :“見 わたせば春日 の野辺 に霞 立 ち咲 きにほへるは桜花 かも”。[ 4 ]在这首诗中 ,樱
樱花文化意义的起源与日本早期的宗教崇拜有 花与晚霞交相辉映 ,其形象美艳动人 ,令人神往 ,可
关 。日本最古老的书面文学作品《古事记 》上记载 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的对于樱花盛
平安时代中期 ( 9 ~11 世纪 )以后 ,随着平安王
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这种朴素崇拜的起源可能是因 朝的结束和贵族文化的衰败 ,人们对樱花的审美体
为樱花盛开之时正合农时令节 ,平均气温适中 (摄 验逐渐由开放时为其美丽感到欢喜愉快转变为樱花
氏 12度左右 ) ,稻田水温较高 ,不必担心冷空气的 凋落时感到怜惜和哀伤 。在自然的变幻无常以及佛
载体 。
一起 ,衬托出樱花对武士道的象征意义 。新渡户稻
如《古今和歌集 》中记载的和歌 :“久方 の光 の 造在《武士道 》一书中开篇也提到 :“武士道 ,如同它
どけき春 の日 に しづこころなく花 のちるらむ。 的象征樱花一样 ,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 。它并
(纪友则 ) ”[ 7 ] 89 ,歌词大意是 :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 , 不是保存在我国历史的植物标本集里面的已干枯了
烈灿烂 ,极为壮美 ,但一阵风吹来 ,满树樱花如雪般 宫将梅花栽种于庭院之中 ,太宰府的官员们常常遵
静静飘落 。樱花在美到极致时凋落 ,在视觉上给人 循唐风举行“梅花宴 ”,诗文中也出现了咏梅的内
以极大的冲击 。落花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 容 。随着日本文化逐渐从“汉风文化 ”向民族化的
情绪 ,这种瞬间的飘落之美与佛教的“短暂 、无常 、 “国风文化 ”转变 ,赏花的热情也开始由“梅 ”转向了
遍了 。[1 ]不同民族的人们赋予花卉不同的涵义 ,故 以现实之物触内心之“哀 ”,大大丰富了“哀 ”的情感
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审美观 。今天的日本人将樱花 范围 。这种“物哀 ”之情包含着赞赏 、亲爱 、喜爱 、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为“国花 ”,且每逢春天樱花盛开之际 ,日本人都 怜 、共鸣 、同情 、悲伤 、怜悯 、壮美 、感动 、失望等诸多
( 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 。这种感叹 ,最 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频频袭击 ,使日本人常常目睹
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 美好景致在顷刻间毁于一旦 ,化为乌有 。这使得日
实的 接 触 —认 识 —感 动 的 过 程 而 产 生 的 。由 于 本人从上古时代开始就相信 ,美好的事物是短暂的 、
无常之美的一种体现 ,充满“物哀 ”的哀伤情调 。人 和庭院到处种植了樱树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时 ,贵族
们悲叹生命短暂易逝 ,自然变化无常 ,从而愈加深刻 们便举行豪华的樱花宴 ,即所谓“花宴 ”。上流社会
的体会到“物哀 ”之感 。樱花的美学形象也并非一 的这种樱花宴政治色彩极为浓厚 ,它不仅是王权的
要结伴赏花 ,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爱恋之情 。 情绪 。这样“物哀 ”写尽人生世象 ,人间世情 。叶渭
樱花被认为蕴涵有日本民族之于大自然的“物哀 渠先生在其著作《日本文学思潮史 》就指出久松潜
美 ”意识 ,因此日本人对它们情有独钟 ,在它的身上 一博士将“物哀 ”特质分为五大类 :一感动 ,二调和 ,
生死轮回 ”的 思 想 相 吻 合 , 并 在 与 日 本 人 朴 素 的 “樱 ”。在《古今和歌集 》134首春歌中 ,樱歌就占了
“哀 ”的思想相结合中得到深层次的表现 。比起盛 一百多首 ,而梅花只有 20 首 ,这与早期崇尚梅花的
开的樱花 ,凋落的樱花更让日本人动情 ,它被认为是 《万叶集 》形成了鲜明对照 。平安时代 ,贵族的官邸
樱花是自平安时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日本人所钟 观合一了 。“物 ”是客观存在 ,“哀 ”是主观情感 ,两
爱的 。提起樱花 , 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视为 者“物心合一 ”,其中“物 ”( もの)可以是人 ,也可以
“日本的花 ”,而且这种看法是在江户时代就已很普 是自然风物 ,更可以为社会世象 、人情百态 ,总之是
本审美意识的主体 ,并大大拓展了日本固有的审美 樱花的“盛开之美 ”。而这一审美观点也影响了稍
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 。
后出现的贵族赏花的审美活动 ,即“花宴 ”。
樱花是日本人自上古时代就开始种植的花卉之
日本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 ,中国梅花和赏
一 。樱花花期甚短 (约七日 ) ,盛开时团团锦簇 ,热 梅习俗传入日本 。在中国文化强烈影响下 ,日本皇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2009年 7月 第 26卷 第 4期 Jul. 2009 Vol. 26 No. 4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李 皓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南宁 530004)
学思潮 ,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 ,而且支配着日本 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 ,自然风光留给人们的是朦
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 。《古语拾遗 》从古代原初 朦胧胧 、变幻莫测的印象 。日本在狭窄的国土上集
歌谣来考察 ,物哀 ,一词被认为是“啊 ”( ぁ)和“哟 ” 中了如此之多的千姿百态 、俊秀幽雅的自然美景 ,但
“啊 ”这 个 感 叹 词 与 日 语 汉 字“哀 ”字 同 音 , 就 以 稍纵即逝的 。这促使日本人形成了最初的朴素的
“哀 ”字标出 。
“哀 ”的观念 。
真正将单纯感叹的“哀 ”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
6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日本 。于是 ,佛教的出世
哀 ”的是《源氏物语 》的著者紫氏部 。据日本学者上 主义便很快地渗透进日本的审美意识中 ,佛教的万
的盛开之美 ,赞叹其生机勃勃 ,繁华美好而转变成感 一样为国奉献吧 ”等煽动口号 ,樱花在军国主义者
叹樱花凋落时的惋惜和哀伤 ,所表达的情感也多是 眼中已不再是美好情感的象征 ,它代表大和民族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