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停产撤人应急处置措施

停产撤人应急处置措施

黔西新益煤矿停产撤人应急处置措施技术部二零一一年一、编制概述为了加强我矿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救援反映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等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我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制度、法律法规规定等,特编制本措施如下:二、成立停产撤人领导小组组长:林德跃成员:周尚文、卢其云、李超、方彦羽、张勇、郑兴洪、严崇阳、王立法、林有志。

三、煤矿事故预兆(一)、透水事故预兆1、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会通过煤岩裂隙面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现挂汗现象。

2、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3、水叫。

含水层或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发出“嘶嘶”水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教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以近。

(二)、顶板事故预兆1、发出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会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活柱会急速下缩,采空区内会发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出现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3、片帮加重。

4、顶板出现裂缝。

顶板有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

5、顶板出现离层。

检查顶板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脱离。

6、漏顶。

大冒顶前,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现象,造成棚顶托空、支架松动。

7、瓦斯涌出量增加,含瓦斯煤层顶板冒落前瓦斯涌出量会突然增大。

8、顶板的淋水量明显增加。

9、锚杆支护巷道出现锚杆锚索拉断、失效,托盘变形,顶板整体下沉或出现锅底状,两肩断裂等。

(三)煤炭自燃发火预兆1、视觉。

人用肉眼可见水蒸气凝聚在支架或巷道表面上,形成水珠,俗曰“煤壁出汗”,这是火灾外部征兆。

2、味觉。

人们能嗅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

经验证明,当人们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燃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3、温度感觉。

煤炭在自燃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从该处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

4、疲劳感觉。

煤在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人体有病态反应,如头痛、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

(四)、煤矿瓦斯突出事故预兆1、采掘工作面压力增大,支护来劲。

2、有声响,如闷雷声、爆竹声、机枪声、哨声、嗡嗡声等。

3、工作面瓦斯浓度突然变大变小或忽大忽小。

4、工作面顶板掉渣,片帮,煤壁压出,煤壁颤动。

5、工作面有煤尘雾。

6、工作面煤层层理紊乱、松软、干燥。

7、工作面、煤壁温度下降,煤壁有水珠,气味异常。

8、打钻时顶钻、夹钻、钻机过负荷,钻孔变型、塌孔、喷孔等。

(五)、瓦斯喷出事故预兆1、有声预兆:(1)、响煤炮。

由于各矿区、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质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预兆声音的大小、间隔时间、在煤体中发出的响声,有的象炒豆似的劈劈叭叭声,有的象鞭炮声,有的象机枪连射声,有的似跑车一样的闷雷声、嘈杂声、沙沙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发生喷出前,因压力突然增大,煤岩壁会开裂,支架会发出嘎嘎响、劈裂折断声。

2、无声预兆:(1)、煤层结构构造方面。

表现为: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煤尘增大,煤层因受挤压而褶曲、变的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

(2)、地压显现方面。

表现为: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击,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时垮孔、顶夹钻等。

(3)、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或空气变冷、有时变热,打钻时喷煤、喷瓦斯等。

三、事故信息报告1、当我矿井下所有人员发现以上事故预兆时,必须立即组织撤出人员,报告调度中心,调度中心电话:8000。

四、停产撤人程序1、井下作业及检查人员发现事故预兆→组织撤出人员→拨打调度中心电话向调度中心报告→调度中心值班人员报告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停产撤人方案→布置井下救灾工作。

(1)由调度室汇报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应急总指挥发出撤人命令(紧急情况下可由调度值班人员发出),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电话通知井下各作业地点。

并同时通知入井检身房、矿灯房、信号工、绞车司机做好准备。

(2)各作业地点人员切断与局部通风机、安全监测系统和排水系统无关的电源后,按规定撤退路线撤退。

(3)调度监控中心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密切注意撤退情况。

并保持与中央水泵房及井底车场的联系。

(4)各作业地点人员组织统一撤退至地面,由带班矿长、队长、调度、安全人员统一组织升井。

(5)全部上井后由入井检身房、矿灯房、调度监控中心核对人数五、井下各工作面避灾路线(一)、1237中央变电所避灾路线1、1237中央变电所→副井→地面(水、火、瓦斯避灾路线)(二)、11051采煤工作面避灾路线1、11051采煤工作面→11051回风巷→1363运输石门→副井→地面(水灾避灾路线)2、11051采煤工作面→11051运输巷→1300运输石门→1300联络巷→副井→地面(水、火、瓦斯避灾路线)(三)1105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1、11051运输巷→1300运输石门→副井→地面(水、火、瓦斯避灾路线)(四)、1105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避灾路线1、11052回风巷→1363运输石门→副井→地面(水、火、瓦斯避灾路线)。

六、安全措施1、井下所有工作面作业人员及跟班领导在发现事故预兆时,必须立即组织撤出人员,报告调度中心,严禁大胆蛮干,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2、调度中心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打电话到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要求应急救援指挥小组10分钟之内赶到调度中心,制定停产撤人应急方案。

3、井下作业人员在发现事故预兆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有秩序地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

4、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①救火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②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③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④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⑤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5、烧伤人员现场救治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①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

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

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

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和降温,以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灼烧的伤害。

②用清洁包布覆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

自己不要随便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

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

③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④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6、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创伤性出血现场急救是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采取暂时性地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1)止血①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②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分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

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③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

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

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H以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若伤口出血已停止,可暂勿再扎止血带;若伤口仍继续出血,则再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但要注意如过长时间地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

(2)包扎、固定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

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3)搬运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地搬运转送医院抢救。

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搬运伤员要点如下。

①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变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

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震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继发损伤附近的血管神经,使创伤加重。

②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③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疑有脊椎受伤可能的,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

因为这样会使伤员的躯干过分屈曲或过分伸展,致使已受伤了的脊椎移位,甚至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