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一、光电效应现象
1、在光(包括不可见光) 的照射下,物体表面发出 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 应现象。 2、在光的作用下发射出 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二、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1、入射光频率只有大于了某种金属的极限频率 (ν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2、光电效应现象具有瞬时性,光照和发射光电 子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10-9s。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ax)与入射光的频率 (ν)有关。 4、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三、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
1、光的波动性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2、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 (1)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光的辐射能并不像电磁波理论上认为的那 样连续分布的,而是一份一份的集中在一些叫 光子的粒子上。光是有大量的光子组成的以光 速运动的光子流。 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 即E=h, h为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
光速度然的好奇心之 一,光速是统一电磁学与光学的关键证据。
伽利略的方法是,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一英里的 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个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 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 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 隔就是光传播两英里的时间。
对光的本性的实验研究
现在对光的本性的认识:
1、光子说并没有否定电磁说。光子说中有频率,表 明了光具有波的特征。 2、光不是宏观的机械波或宏观的粒子。 3、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所以光具有波粒二 象性。 • 个别光子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表现为波动性。 • 波长较长的表现为波动性,波长较短的表现为粒子性。 4、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
斐索的实验
1849年, 斐索(A.Fizeau)测量到光走距8.63公里处的 镜子再折回所须的时间, 利用720齿的齿轮, 转速达 200转/秒时, 算得光速为315,300公里/秒 1850年, 佛科(J.L.Foucault)以旋转镜片来测量到光 速, 算出光速为298,000公里/秒, 只比现在已知值小百 分之一。且如波动理论所言, 佛科发现光在水中走得 较空气中慢。
(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
逸出功: W=hν0 光电效应方程:Ekmax=hν-W
思考: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和牛顿的微粒说有 何区别?
四、光电效应现象的应用
光电管及其工作原理
玻璃泡 阴极K
阳极A
四、光的本性
历史的回顾
牛顿的微粒说 惠更斯的波动说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麦克斯韦的电磁说 光的波粒二象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