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干基高位热值H0(kcal/kg):无水基物料不考虑汽化潜热损失,燃烧放出的热量。
同氧弹值。
2、干基低位热值Hu(kcal/kg):无水基物料扣除汽化潜热损失燃烧放出的净热量。
3、固化:添加固化剂,使危险废物转变为不可流动或成型固体的过程。
4、稳定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反应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简答题1、如何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答:危险废物鉴别依次可以采用名录鉴别、特性鉴别和专家认定。
名录鉴别主要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来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特性鉴别是其他两种方式的基础。
危险废物的可鉴别特性分为4大类,即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和生物毒性。
(1)腐蚀性:对于固态废物或含水溶性液态物的废物,其浸出液或水溶液的pH≥12.5或pH≤2.0即为腐蚀性危险废物。
对于非水溶性液态废物,其再制定温度下浸泡标准钢的腐蚀速率≥6.35mm/a,即为腐蚀性废物。
(2)反应性:包括爆炸性,与水、空气和酸接触发生反应的危害性,含氰化物或硫化物并在弱酸、碱环境中易释放氰化物或硫化物的反应性,以及废物的氧化性进行定义。
(3)易燃性:液态废物按闪点<60℃即为易燃性危险废物;(4)生物毒性:包括生物监测和化学物质含量监测。
2、我国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特点对其含水率和灰熔点有何不利影响?试分析可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答:我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最高,废品其次,无机组分最少。
不利影响为:(1)食品垃圾比例高,废物易被玷污,使其含水率增高;(2)餐厨垃圾中的NaCl含量高,使混合废物的灰熔点降低,不利于垃圾的焚烧处理。
措施:(1)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2)减少食盐的使用,降低废物中NaCl的含量。
3、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包括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
分类收集:指按生活垃圾物理组分分别进行收集的方法。
不仅回收了大量资源,而且减少了垃圾运输和处理费用,降低了生活垃圾处理成本。
混合收集:指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
此方式应用历史长,简单易行,收集费用低。
但收集过程中各种废物组分互相混杂、黏结,降低了生活垃圾中有用物质的纯度和再利用价值;同时,增加了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的难度,相应地提高了处理费用。
4.简述固体废物的几种取样方法,并说明适用条件。
答:固体废物有四种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当不清楚废物的产生规律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采集样品。
(2)系统取样法,本法适用于按一定顺序排出的废物,如通过输送带、管道等形式连续排出的废物的取样。
(3)分层取样法,适用于分批次产生或不同时期产生后分层堆存的废物。
(4)两段取样法,适用于采样废物由车、桶、箱、袋等容器分装的场合。
5、固体废物收运过程由几个阶段构成?各阶段的功能是什么?答: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收集:指从垃圾产生源到收集(临时贮存)设施的过程,是有由面至点的一级物流集中过程。
(2)清运:指从收集设施至转运站或就近处理处置场的垃圾近距离运输过程,是从大量分散点到若干集中点的二级物流集中过程。
(3)转运(中转):指垃圾从转运站至处理处置场的运输过程,是生活垃圾的三级物流集中过程,功能是利用大容量运输的经济性,节省生活垃圾物流运输成本。
收运+处理处置=完整处理系统。
综述题1、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对空气进行预热有何实际意义?预热空气的温度对焚烧处理过程的技术-经济性有什么影响?答:由于废物含水量较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含水率通常在40%~60%,采用经预热的助燃空气,不仅可以为废物干燥提供部分热量,而且有利于炉膛温度的提高。
焚烧需要大量助燃空气,这部分空气为室温,燃烧后气体温度为几百度,这部分空气如果不预热的话这之间上百度的温度差会消耗很大的热量供给,也就消耗了很多燃料;而燃烧后的废气还有很高的温度,含有很大热量,用这部分废气给助燃空气预热,会节约很多燃料。
2、试分析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他们对垃圾焚烧效果及烟气治理有何影响?答:聚乙烯塑料焚烧会生成CO2 ,H2O;聚氯乙烯塑料焚烧会生成CO2,H2O和HCl塑料中的添加剂焚烧后生成二恶英,为剧毒致癌物。
因此使焚烧烟气的处理更加困难。
4、试分析焚烧烟气中的主要重金属组分?针对这些重金属分别可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控制?答:飞灰中的重金属浓度含量较高。
其处理方法有高温处理、稳定化/固化与湿式化学处理等。
高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熔融、玻璃化与高温烧结;稳定化/固化技术,主要包括水泥固化或稳定化、药剂稳定化等;湿式化学处理,主要包括加酸萃取、中和碳酸化和碱提取、生物浸提和其他药剂浸提等。
5、试比较固体废物热解和气化方法的原理与工艺差异。
答:热解的基本原理: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值得化学分解过成。
热解处理一般工艺流程包括破碎、预热和热分解。
固体废物的气化的原理:在气化剂的参与下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固体燃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气。
气化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氧化、热解和气化。
3、请简述重金属元素在烧结炉内的转化过程。
答:(1)熔沸点低的重金属,如Hg、Cd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气化;(2)在氧化性环境里,随着温度的升高,有些重金属会形成金属氧化物而固化在烧结产物中,如Cu、Mn、Pb、V等;(3)在适当的反应环境里,重金属元素之间或重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如Pb、Cr、Mn、Zn等;(4)有极少部分重金属元素在烧结后会变成非晶态成分存在于产物中,非晶态成分往往是在骤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4、固化/稳定化产物性能评价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1)抗浸出性(2)抗干-湿性、抗冻融性(3)耐腐蚀性、不燃性(4)抗渗透性(固化产物)(5)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化产物)。
3、控制填埋场作业产生臭气的措施有哪些?试分别分析其作用效果。
答:(1)被动导排:是将LFG自填埋体内引出后,利用自然扩散作用,使之迅速稀释排放。
此法仅可有限低解决填埋场LFG的安全问题,不能解决其由于VOCs和CH4衍生的环境问题(2)主动收集后燃烧处理(3)主动收集后燃料利用5、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指标中,随填埋龄变化而相对较为恒定的有哪些?哪些水质指标变化幅度较大?答:恒定:KN、盐度、TN、硝酸盐N变化大:COD、BOD5、氨氮论述题1、固体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答:基本要求:(1)所得到的产品应该是一种密实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较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2)处理过程必须简单,应有有效措施减少有毒物质的逸出;(3)最终产品的体积尽可能小于掺入固体废物的体积;(4)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分或其他指定浸提剂所浸析出的量不能超过容许水平;(5)处理费用低廉;(6)对于固化放射性产物的固化产品,还应有较好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以便用适当的冷却方法就可以防止放射性衰变热使固化体温度升高,避免产生自融化现象,同时还要求产品有较好的耐辐照稳定性。
应用:(1)对具有毒性或反应性等危险性质的废物进行处理,使其满足填埋处置的要求。
例如,在处置液态或污泥态的危险废物时,由于液态物质的迁移特性,在填埋处置前必须经过固化/稳定化的过程。
(2)处理其他处理过程产生的残渣。
例如,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无害化处理,其目的是对其进行最终处置。
(3)在大量土壤被有害物污染的情况下,对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
2、固体废物包胶固化方法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有何优缺点?答:包胶固化分为水泥固化、热固性材料固化和热塑性材料固化。
水泥固化工艺比较简单,通常是将固体废物、水泥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并加水使混合物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水泥浆,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使其形成坚硬的固化体。
热固性材料固化在常温下操作,需要的催化剂数量很少;对废物的含水率要求不高,既可以处理干渣,也能处理含水泥浆;最终的固化体密度和体积都较小,利于后续的处理处置;固化产物不可燃。
不足之处在于:所用的催化剂有的具有强酸性,而大多数重金属沉淀在强酸性环境下容易溶出,且会腐蚀设备;该类固化体容易老化,可能导致污染物暴露,造成再次污染。
热塑性材料固化使用的热塑性材料不溶于水,具有化学惰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包容性能,冷却后的产物致密、不透水。
1、好养堆肥的基本原理、好氧堆肥化的微生物生化过程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堆肥的腐熟程度?答:原理:好氧堆肥是利用好氧微生物代谢使生物质废物降解稳定,不再易腐发臭,成为相容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调理剂的过程。
过程:(1)潜伏阶段,部分微生物产生适应酶,其细胞物质开始增加,但微生物总数尚未增加;而另一些微生物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死亡。
此阶段微生物会大量分泌水解酶,部分固体废物会被水解成可溶性物质。
(2)升温阶段,已适应特定环境的微生物,利用物料中的易降解有机物,旺盛繁殖,在转换和利用生化能的过程中,多余的生化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使堆置环境温度不断上升。
(3)高温阶段,当堆层温度升高到45℃以上,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嗜热性微生物逐渐替代了嗜温性微生物的活动,无聊中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急需分解转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也开始被剧烈分解。
微生物对易降解有机物的高速降解,必然使其代谢逐步受到有机物可利用性的限制,代谢和生长速率下降,因代谢而产生的热量减少。
当产生的热量低于散失的热量时,堆层温度开始下降。
(4)降温阶段,当堆体温度下降到45℃以下时,嗜温性微生物又重新占据优势。
嗜温性微生物对剩下的较难降解的有机物做进一步分解,并逐渐形成腐殖质。
(5)腐熟阶段,经过以上四个阶段(主发酵),物料中剩下的是难降解有机物。
此阶段为嗜温性的,细菌和放线菌数目有所下降,真菌会大量繁殖,难降解有机物会被缓慢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聚合度和芳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腐熟程度的评价指标有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物理学指标包括表观指标和堆层温度。
化学指标包括易降解有机物和难降解有机物、有机物含量、氮试验法、碳氮比和腐殖类物质的变化。
生物指标包括植物分析法、好氧速率法、厌氧产气法和综合评定法2、何谓厌氧消化?简述厌氧消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厌氧消化工艺有哪些类型?答:厌氧消化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生的过程。
厌氧消化一般可以分为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四个阶段:(1)水解:水解是一个胞外酶促反应过程,主要是将颗粒态碳氢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LCFA)的胞外水解过程。
(2)酸化:酸化是溶解性基质葡萄糖、氨基酸和LCFA在微生物作用下被降解为各类有机酸、氢、二氧化碳和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