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函件管理作业规范

函件管理作业规范

函件管理作业规范
1.目的
为确保本所各类函件的发放、使用、回收等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所函件管理的过程控制。

3.职责
3.1法务专员负责函件的登记,发放和回收;负责对补函申请中已领函件情况的审核;
3.2承办律师负责函件的领取、使用和上缴;负责申请补函;
3.3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一般法律事务函件申领的审批,负责审核补函申请;
3.4执行主任负责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函件申领的审批;负责审批补函申请;
3.5主任负责审批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方要求其审批的申请。

4.程序
4.1本规范所称函件包括:
a)《律师事务所函》(律师事务所民事/行政专用文书);
b)《律师事务所函》(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一);
c)《律师事务所函》(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二);
d)《律师事务所函》(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三);
e)《指定辩护函》(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六);
f)《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八);
g)《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刑事诉讼格式文书九);
h)《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书(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用)》(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二);
i)《提请手机、调取证据申请书》(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三);
j)《调查取证申请书》(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四,向检察院或法院提交);
k)《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五);
l)《接触强制措施申请书》(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八);
m)《延期审理申请书》(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七);
n)《重新鉴定、勘验申请书》(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十八);
o)其他需要向公安、安全、检查、审判、仲裁等机关出具的函件。

4.2函件的登记和发放
4.2.1法务专员在领取函件后,应在《函件清单》上登记后妥善保管。

4.2.2本所执行一案一函制度,但下列情形除外:
a)因变更承办律师需要另行出具函件的;
b)刑事诉讼案件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c)其他需要另行出具函件的情形。

4.2.3法务专员根据经审批的《收结案审批表》,将函件填写完整,提交有审批权限的人审批。

不能确定函件送交单位完整名称的,可不填写送交单位名称一栏,但函件存根送交单位一栏应写明单位简称。

4.2.4法务专员将函件向承办律师发放,并将发放情况在《函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登记,由发放人和领取人签字确认。

4.2.5法务专员不得出具空白或未经批准发放的函件。

4.3函件的使用和回收
4.3.1承办律师领取函件后,应妥善保管,不得损毁、遗失,并按规定的用途向送交单位提交。

4.3.2函件损毁、遗失或者有4.2.2规定情形之一的,承办律师应填写《补函申请表》,经法务专员审查、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审核、执行主任批准后,由法务专员补发函件。

补发函件,按本规范4.2.3、4.2.4的规定执行。

4.3.3下列情形下,承办律师应将函件上缴给法务专员:
a)因损毁等原因不能使用的函件;
b)填写错误的函件;
c)未向送交单位提交的函件。

4.3.4法务专员回收函件,应回收情况在《函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登记,有提交人、回收人签字确认,在回收的函件上加盖“作废保留”印章后归档保存。

4.4本规范涉及的审核、审批时效为:收到材料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

5.相关文件

6.记录
《函件清单》
《函件发放/回收登记表》《补函申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