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概要

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概要

文章编号:1671-6612(2008 04-134-04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郑文亨(湖南工程学院湘潭 411104【摘要】论述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的现状,并从建筑节能技术及政策等方面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建筑节能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节能应该依靠政府和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实现节能目的。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现状;对比中图分类号 TU201 文献标识码 A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tras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Zheng Wenheng(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Xiangtan, 411104【 Abstrac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and carries out contrast from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technology and policy etc, pointing out present problem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suggesting tha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ought to depend on the government and policy law and regulation. 【 Keywords 】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policy; current situation; contrast作者简介:郑文亨(1976.7~ ,男,讲师。

收稿日期:2007-11-250 引言我国人口众多, 能源资源相对缺乏。

自然资源总量排在世界第七位, 能源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1]。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 70%左右。

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50%。

我国的能源资源相对短缺, 但是能源浪费情况仍较严重, 一些高能耗的落后生产工艺, 生产技术及工业设备等仍在使用, 高能耗建筑也大量存在。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为发达国家 3倍以上, 因此节能势在必行。

国家“ 十一五” 规划就明确提出到“ 十一五” 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平均能源消耗要降低 20%。

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建筑能耗指的是建筑使用能耗, 即建筑物使用过程用于供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输送、动力、烹饪、给排水和热水供应等的能耗。

建筑能耗主要有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 (是同纬度气候相近国家的 2~3倍左右 ;城镇居民生活用电; 农村居民生活用能; 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和一般公共建筑用电等几方面。

其中, 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 一般占建筑总能耗的 5 0 %~7 0 %。

在发达国家中, 建筑能耗一般占总能耗的 30 % ~40 %[2]。

目前, 我国正处于建筑业发展的鼎盛时期。

十五期间, 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高达 16亿 ~20亿 m 2, 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截至 2005年,全国既有民用建筑面积约 420亿 m 2(不含工业建筑。

其中, 住宅面积约 365亿 m 2(其中城镇约 145亿m 2, 农村约 220亿 m 2 , 占全部建筑的 80%以上; 公共建筑面积约 55亿 m 2(其中,单栋建筑面积超过 2万 m 2、采用中央空调供冷方式的大型公共建筑约 5亿 ~6亿m 2 。

从人均建筑面积角度看, 我国城市人均住宅面积由 2000年的 20.3 m2 增长到 2005年的 26.1 m2, 5 年增加了 5.8 m2; 农村人均住宅面积由第 22卷第 4期 2008年 8月制冷与空调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V ol.22 No.4 Aug 2008.134~137第 22卷第 4期郑文亨: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 ·135·2000年的 24.8 m2增长到 2005年的 29.7m 2 , 5年增加了 4.9m 2[3]。

现在,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 比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

预计到 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 686亿 m 2 ,其中城市为 261亿 m2 。

在既有的建筑中 99%为高耗能建筑, 新建的数量巨大的建筑,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 95%以上还是高能耗建筑。

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面积的迅速增加及采暖、空调、家用电器的普遍应用,建筑能耗必将持续上升。

2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4]2.1 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直到 80年代初期开始,才有一些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陆续出台,而且这些法规、标准中只有总的要求和使用的局限范围, 缺少技术细节和可操作的标准,从而使得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仍然进展缓慢。

2.2 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我国建筑节能难以广泛推广的原因很多, 而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据有关资料测算, 当住宅建筑节能 30%以上时, 要增加造价约3%~6%,当节能 50%时,造价增加可达 6%~11%。

节能建筑造价增加了,却缺乏经济调控的激励措施, 这就使得建设单位缺少了实施建筑节能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而对于在建筑节能目标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更是由于缺乏经济调控的激励政策而导致节能改造资金缺乏。

2.3 节能技术、节能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市场,缺乏成熟、完善、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及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节能产品, 节能检测及评估的市场还不够完善。

多数现有技术还比较低级, 节能率不高, 又多是常规的建筑节能产品, 高科技的节能建筑材料开发应用范围较窄,有的造价成本增加,却需要多年收回成本, 市场难以接受等,这些都影响了建筑节能的进程。

2.4 建筑节能意识有待提高当前, 大多数人对建筑节能事业比较陌生, 其主要原因是:(1 政府对节能工作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大部分人对于我国目前能源的供求现状不了解,缺乏节能方面的相关知识。

(2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节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5 建筑节能缺乏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建筑节能在宏观层面上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多个环节,而政府部门对于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往往重视的是设计阶段, 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的节能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且在体制管理上存在着各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沟通不畅, 从而导致节能流于形式,打造出来的仍然是高耗能的建筑。

3 国外建筑节能现状20世纪 70年代中东战争爆发所导致的能源危机, 以及后来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引起的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 再加上可利用资源日趋减少, 能源短缺的威胁显现, 使西方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能源对一国的稳定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能源作为世界环境发展的重要议题,各国政府都予以了充分重视, 2005年 2月 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签约国必须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而建筑业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产业, 议定书的生效将推动新一轮的绿色建筑浪潮 [5]。

英国在节能建筑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构造措施,提高墙体、屋面及门窗的保温性能; 二是利用太阳能; 三是改进供热系统。

目前英国推广的被动式太阳房, 不需外界机械作用, 以建筑吸热保温材料为媒介, 利用冷热空气的自然交换, 达到对太阳能的利用。

在被动式太阳能住宅中,太阳能供给的能源占总耗能量的 30%。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英国建筑研究部门于 2004年 9月1日宣布英国政府实施百万“ 绿色住宅” 建筑计划,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在今后 10年内建设 100万栋“ 绿色住宅” 。

该计划鼓励居民采用环保技术建造或装修房屋, 建设有益于环保的新型住宅。

这种新型住宅将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洗澡水循环处理装置和无污染涂料等。

凡采用这些方法建造的绿色住宅将享受减免印花税等优惠政策,新建传统住宅则不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6]。

在欧洲国家中, 德国节能的研究与应用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材料的制造能耗、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位热工指标的制订和 CO 2浓度排放量的指标,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围护结构和门·136·制冷与空调 2008年窗的节能、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及从建筑规划设计、朝向以及从阳光和建筑内部的散热来获取能源是建筑节能有效的途径。

在政府的推动下, 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在住宅供暖市场上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另外, 德国信贷机构还推出了“ 二氧化碳减排项目” 和“ 二氧化碳建筑改建项目” , 对节能项目提供低息贷款。

此外, 中小企业在投资节能领域方面也享受政府的特别贷款 [6]。

从节能建筑的内容看, 美国推动建筑节能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建筑物本身的热工性能, 即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密闭性能和充分利用通风、太阳能、自然采光等措施来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二是提高建筑物内的能耗系统及设备的能源效率,包括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灯具、热水器、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等 [6]。

美国在开发新能源、使用无污染能源的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美国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给家庭、学校、公共建筑等部门提供有效的能源,其应用非常普及。

收集的方法,一种是采用蓄电池进行储存能源, 另一种是直接将光电池板所收集的光能转化成电能,用来照明、供应热水、室内空调和给汽车充电等。

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 太阳能供暖降温房屋的建筑条例” 和“ 节约能源房屋建筑法规”等鼓励新能源利用的法律文件;在经济上也采取有效措施, 不仅在太阳能利用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经费, 而且由国会通过一项对太阳能系统买主减税的优惠办法。

因此, 美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极为迅速, 无论是对太阳能建筑的研究、设计优化, 还是材料和房屋部件结构的产品应用, 都已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产业化体系 [6]。

4 国内外建筑节能对比 [6, 7]4.1 政策上差距为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国外发达国家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措施, 以政策扶持拉动建筑节能。

如德国、丹麦、波兰对旧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补助,日本对利用太阳能建筑实行补助 , 瑞典政府贷款支持节能建筑 , 美国采取多样化的政府扶持举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