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第2讲中国的地形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13·广东东莞)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题。
1.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A.①②④⑤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A为青藏高原,B为四川盆地,C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写照;四川盆地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气温比B地低,因为B处为盆地,四周环山,冷空气不易进入;B地为盆地地形,夜间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坡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故该地多夜雨。
(2013·甘肃兰州)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3.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B.700千米C.400千米D.1400千米答案:2.B 3.B解析:本题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第2题,结合经纬度、山脉的组合和走向、山脉剖面的海拔和地势的起伏可知图为东北地区,①、②、③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条山脉;①山脉东侧为东北平原,①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故④、⑤分别是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第3题,由图中可读出①山脉大致跨6个纬度,而经线上一个纬度的距离约为111km,6×111=666千米。
故本小题最优答案选B。
4.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
根据经纬线和年降水量小,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只有山地降水量才会增大,结合经纬度判断,甲所在地区为祁连山,北侧山麓为河西走廊,祁连山南部盆地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
5.如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柴达木盆地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四川盆地东临巫山;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读图,回答6~7题。
6.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量少于西北坡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6.D 7.C解析:第6题,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图中河流的流向,看出分水岭为②④。
第7题,考查流域的区划,考生必须熟悉中国地形概况,了解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甲为武夷山,地处东南部,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南部降水量大于西北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二、三级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读下图,回答8~9题。
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8.图中甲处北部的山脉是( )A.阴山B.天山C.秦岭D.大兴安岭9.甲处地形是( )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江淮平原答案:8.C 9.C解析:第8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第9题,由其经纬度及其北部的山脉即可判断为四川盆地。
(2014·辽宁本溪)读图,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
据此回答10~12题。
10.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南11.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小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12.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答案:10.D 11.D 12.A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甲乙丙丁四幅图代表的高原区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据此判断D选项正确。
或根据图中经纬度也可判断D 正确。
第11题,甲、乙、丙、丁四地点中,丁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因为丁地纬度最低,离太阳直射点最近;丁地地转偏向力最小,同样丁地纬度最低,因为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甲地离地心的距离相差不大最远,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面上的点海拔越高离地心越远;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因为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第12题,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正确。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错误,应对应丙黄土高原。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错误,应对应丁云贵高原。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错误,此描述与我国西北内陆环境相符。
13.(2014·福建龙岩一中)该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各沿两个不同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M、N、E、F四点所在的地形依次是( )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B.山谷、山脊、盆地、鞍部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答案:C解析:只需要相同字母对应的图片按照一个不动,另一个旋转90度,再进行组合即可看出对应的分别是山脊、山谷、鞍部、盆地地形。
14.(2014·沈阳二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答案:C解析:我国的地势第二级阶梯是指青藏高原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故不包括长白山脉、柴达木盆地和武夷山;C项正确。
15.(2014·甘肃省武威六中)该图是“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对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因而森林分布广B.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C.甲地南侧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不易到达D.丙山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判断,甲为天山山脉,其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但其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坡,因为北坡为冬季偏北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丰富,A错误;乙河流位于塔里木盆地,故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流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年际变化小,B错误;甲地南侧为塔里木盆地,由于地处内陆,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正确;丙山脉为准噶尔盆地北部的阿尔泰山脉,D错误。
二、综合题16.读图,回答问题:(1)K山脉名称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F山脉名称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A东侧________;西侧________;G东侧________;西侧________。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M南侧________;北侧________。
(4)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________。
答案:(1)祁连山西北—东南武夷山,东北—西南(2)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3)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7.读图“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表中相应处。
数字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名称(2)(3)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答案:(1)数字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名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2)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另外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3)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不利影响:我国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析地理位置及地形区的名称。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气流抬升,形成降水。
第(3)题,地形多样导致农业生产多样化。
不利影响是山地面积大,耕地不足,同时影响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