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技能实训(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训练习及答案汇编

职业技能实训(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训练习及答案汇编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第 1 题: 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

(对)第 2 题: 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

(不对)第 3 题: 具体形象思维是 3 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

(不对)第 4 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对)第 5 题: 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

(对)第 6 题: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对)第7 题: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 周岁的公民。

(对)第8 题: 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攻击等。

(对)第9 题: 直觉行动思维又叫作手和眼的思维。

(对)第10 题: 见察的目的性较强,不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并能持久。

(不对)第11 题: 视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对)第12 题: 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

(不对)第13 题: 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稳定不变的。

(不对)第14 题: 影响幼儿气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不对)第15 题: 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知识等。

(不对)第16 题: 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对)第17 题: 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老师的关系和与父母的关系。

(不对)第18 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对)第19 题: 具体形象思维是 3 岁前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

(不对)第20 题: 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

(不对)第21 题: 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是幼儿想象的特点之一。

(对)第22 题: 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

(对)第23 题: 婴幼儿阶段,是骨骼、肌肉及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对)第24 题: “他非常讨厌小浩,不愿意与他玩儿。

”这条记录是做了客观描述的记录。

(不对)第25 题: 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对)第26 题: 快乐、兴趣、愤怒、恐惧等属于幼儿基本情绪。

(对)第27 题: 保育员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学会与别人一起游戏。

(不对)第28 题: 保育员的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对学前儿童品德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第29 题: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履行职业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不对)第30 题: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此为生的具有特定职责的专门性活动。

(对)第31 题: 智力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创造性游戏。

(不对)第32 题: 按游戏中创造性的程度分可以把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自由游戏两种。

(不对)第33 题: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与方法是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之一。

(对)第34 题: 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稳定不变的。

(不对)第35 题: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对)第36 题: 性格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不对)第37 题: 快乐、兴趣、愤怒、知觉等属于幼儿的主要情绪。

(不对)第38 题: 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对)第39 题: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之一。

(对)第40 题: 物理降温时体温降至(不对)第41 题: 正确站立姿势是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

(对)第42 题: 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口吃,及时纠正。

(不对)第43 题: 发育性口吃就是口吃。

(不对)第44 题: 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

(不对)第45 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

(对)第46 题: 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对)第47 题: 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不对)第48 题: 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对)第49 题: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不对)第50 题: 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对)第51 题: 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 说成“小狗狗” 、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不对)第52 题: 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不对)第53 题: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

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不对)第54 题: 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丰富词汇,要不断为幼儿提供大量新词,让他们去理解和记忆。

(对)第55 题: 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

(对)第56 题: 儿童一般在 3 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不对)第57 题: 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对)第58 题: 0— 3 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对)第59 题: 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对)第60 题: 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对)第61 题: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

(不对)第62 题: 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不对)第63 题: 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不对)第64 题: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 B. 同治)年间。

第65 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B•反馈一校正系统)。

第66题: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D.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第67 题: 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A. 情景观察)。

第68题: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B.墨子)。

第69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第70题: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D.挑选分类)。

第71题: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B.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72 题: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D.3---4 岁)。

第73题: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A.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第74题:2 岁的孩子和 5 岁的孩子对于玩球话题的谈话有不同的内容,这说明语言话题会受到(A.儿童发展规律的制约)第75 题:在读完一则故事后,教师问幼儿:“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 这种教育行为是为了培养( A.评析性倾听能力)第76 题:与自闭症情感交往障碍儿童相比,一般性情感交往障碍儿童在语言表达上不会出现( A.回声式语言)第77 题:学前儿童先学会一种语言,然后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这种现象属于( A. 双语延时学习)第78题:活动教育观的主要理论依据是(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79题:早期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有机会接触( D.书面语言)第80题: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向儿童展示成熟语言的意义不包括(A.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第81题: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活动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发挥了计算机的(A.集成功能)第82题: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第一步骤是( A.设置游戏情境)第83题:对学前儿童的语言运用技能考察,不包括( C.情感控制能力)第84题:讲述“我喜欢夏天(冬天)”,要说出喜欢什么季节及其原因,这一讲述类型属于( A.议论性讲述).第85题:关于讲述活动如何提高儿童语言交流信息清晰度的调节技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D.讲述活动可增强儿童对讲述内容的敏感性)第86题:谈话活动与日常谈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 D.目的性)第87题:关于谈话活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B.它锻炼幼儿的独白语言)第88题: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C.根据活动结构选择活动内容)第89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包括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B.早期阅读)第90题: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属于( A.前图书阅读经验)第91题:讲述活动为幼儿所提供的语境是(A.相对正式的)第92题:3岁左右的儿童有自说自话的现象,这说明他们语言能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D.倾听)第93题: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三步骤是(C•活动结构的研究)第94题:言语流畅度的三要素包括流畅性、言语速度和( D.言语节奏)第95题:在听说游戏的幼儿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处于( D.旁观者地位)第96题:文学作品本身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的学习是( B.理解语言符号)第97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通过规范去学习( C.规范语言)第98题:某一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C.活动目标)第99题:整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和( D.语言教育观点的整合)第100题:关于计算机辅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媒体可取代其他教学媒体)第101 题:儿童抚养者为儿童提供的、经过简化的语言形式被称为( A. 儿童指向语言)第102 题:儿童对于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是指(A 语言内容的发展第103 题:)10〜18个月儿童的发音在经过音节发声阶段后,一般进入( A.前词语发声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