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docx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docx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案
2014年 3月 10日周会课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怎样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血吸虫的
中间宿主是什么,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血吸虫病的症状是
什么,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教育学生
不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其次通过学
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什么是血吸虫病 ?俗称是什么?
2、国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地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区是哪里?
3、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什么?
4、什么时间易感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怎样发展?
6、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学生外出到血吸虫流行区旅游及外
来学生假期回流行区的老家该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怀疑得了血吸虫
病该如何检查和治疗?
五、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与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出一
期血防知识板报;安排学生课外活动,如参加一次查螺,或向家长宣传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
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让我们知道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
体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区范围广,感染血吸虫病有二种主要途径,唯一
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急性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传染源是得了血吸虫病
的病人和病畜,预防血吸虫病要查治传染源、查螺灭螺、粪管水管、不
接触疫水等。

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教案
2014 年 3 月 24 日周会课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一些血吸虫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哪些地方能够感染上血吸虫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的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血吸虫病的传播“路线图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

寄生于人体的
有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氏裂体吸虫 3 种。

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
门静脉系统,可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造成血吸虫病流行的是日本裂体
吸虫,其成虫雌雄异体。

雄虫体较短粗,体乳白色或微灰白色,常向腹面弯曲而呈
镰刀状;口、腹两吸盘明显,自腹吸盘以后虫体两侧向腹面弯曲,形成沟状,直延
至尾端,称抱雌沟,是雄虫抱住雌虫交配的部位。

雌虫比雄虫明显细长,呈线状。

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静肪末梢,合抱的雌雄虫在此交配并产卵。


卵的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另一部分沉积在肠壁上,还有的游离在阑尾、
胰、胃、脑等器官中。

初产出的卵内含一个受精卵细胞和约20 个卵黄细胞,在肠壁或肝脏内逐渐发育成毛蚴。

由于卵内千周蚴分泌酶的刺激,溶解了周围的组织,虫卵经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这时内含毛蚴的虫卵呈卵圆形、淡
黄色、无卵盖,其一侧有一小刺,如遇清水,即可孵出毛蚴。

毛蚴在水中可活2~
3天,此时若遇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一条
毛蚴可发育成数万条尾蚴)后逸出;如遇人、畜在水中活动,则经皮肤侵入体内;脱去尾问成为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在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童虫,因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

(二)什么人最容易得血吸虫病
不分男女老少、职业和种族,只要接触疫水,人人都容易感染血吸虫。

接触
疫水的次数越多,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也越大。

男女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并没有差别,各地男女两种性别血吸虫感染率的差
异,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生产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缘故。

在湖沼和一些水网流行区,男性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如经常在疫水中捕鱼、捞虾、打草、砍樵、耕
耘、收获和打粽叶等,接触疫水机会多。

妇女较少参加生产,主要是料理家务,
相比之下女性血吸虫感染率往往低于男性。

但在山区和某些水乡小镇,男性多从事副业,女性则经常在疫水中洗衣,这类地区女性血吸虫感染率高于男性。

在一般的流行区, 5 岁以下的幼儿接触疫水的机会较少,因而感染率较低。

5 岁以上的儿童渐渐喜欢在湖边或河、沟边戏水、游泳,感染率迅速增加。

10 岁以后因逐渐参加割草、放牧、捕鱼虾等生产劳动,同时,戏水、游泳者更多,
所以血吸虫感染率上升更快。

成年后因全部投入农业或渔业生产,经常与疫水接触,血吸虫感染率也就高。

老年人因身体衰弱,体力减退,在田里或水中的劳动次
数大大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就职业而言,渔民、船民、半农半渔和农民等职业人群因生产劳动,接触疫
水的机会多,血吸虫感染率颇高。

预防血吸虫病教案
2014 年 4 月 21 日周会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
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
3、让学生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
4、教育学生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5、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生活的荆州市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教育学生成为血吸虫
病知识的宣传者;
6教育学生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血吸虫病的危害
2、懂得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三、教具和学具:
1、放大的寄生虫生活史挂图;
2、有关血吸虫病的录像带。

四、课型:班级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2、放录像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
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传染给人、畜的传染病。

血吸虫卵
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长成尾蚴后又离开钉螺回到水中。

尾蚴接触到人、畜的皮肤后便会迅速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血吸虫病。

人、畜
感染后,再通过其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螺地带水域,造成新的传染性。

3、血吸虫的种类:血吸虫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4、血吸虫病的危害:急性血吸虫病是人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病
迅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

慢性血吸虫病发展较慢,早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5、我国血吸虫病形势严峻
目前,血吸虫病流行于世界 74 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 1.9 亿感染者。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血吸虫病人约 80 多万。

目前血吸虫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
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 7 省的 110 个县(市、区),
生活在疫区的人口约 6000 万。

重疫区主要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沿长
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

6、荆州市是血吸虫的重疫区之一。

7.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指出,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各级党委、政府务必从实践“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依靠科学,综合治理;发动群众,联防联控;完
善政策,增加投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确保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目标
的实现。

8.血吸虫病的预防
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吸虫病的疫情.
预防血吸虫 ,人人有责 .让我们行动起来 ,一起消灭血吸虫吧 !
(八)小结: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或牛、羊、猪与哺乳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
生虫病,其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重新认识血吸虫病、预防血吸虫病而努力。

希望同学们注意预防血吸虫病,并积极宣传有关血吸虫方
面的知识,努力做到维护健康,珍爱生命。

(九)作业:
1、写两条有关血吸虫病的宣传标语。

2、就如何预防和宣传血吸虫病,请你写出自己的行动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