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棕榈科植物总体配置原则

棕榈科植物总体配置原则

棕榈科植物总体配置原则棕榈科植物如何与其它植物搭配,合情合理地表达设计的主题,其实并无定法,这种搭配往往是设计师思维的和手法的体现,也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成败的关键,“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是一个总的原则,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植物的搭配,才会取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棕榈科植物配置艺术同样遵循艺术的原理,造型艺术的基本原理。

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理:1.统一原理的运用:又称变化与统一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也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2.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

在景区与景区之间,调和过度很重要,但大片反复的一致性、近似性,会使游人产生单调感、疲倦感。

故在景区之间,采用叶色、树形对比强烈的树种将它们区分开来,以引人注目。

3.均衡的原则:以植物数量的比例作依据的平衡原则。

4.韵律的原则:即在配置中,将同一种对比反复运用。

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棕榈科植物树型多样、独特,颇具南国风光特色,高大的树种达数十米,树姿雄伟,茎干单生,苍劲挺拔,加上叶型美观,与茎干相映成趣,可作主景树;有些种类,茎干丛生,树影婆娑,宜作配景树种;低矮的种类,株型秀丽,栽种于盆中,作盆景观赏。

棕榈科植物以单植、列植或群植形式,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园、庭院、厂区及盆景绿化。

(一)道路绿化棕榈科植物树型美,落叶少。

常用于市区和国内的道路绿化,与道路附近的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配套。

如大王椰子、假槟榔,董棕、海枣、蒲葵等独干乔木型种类其树干粗壮高大,挺拔清秀,雄伟壮观,且树体通视良好,利于交通安全,可把它们列于道路两旁,分车带或中央绿带上,犹如队列整齐的仪仗队,具有雄伟庄严的气氛。

如华南植物园的王椰路就因路边两排整齐的大王椰子而闻名。

在道路变道外侧,栽种大王椰子,霸王棕,华盛顿棕榈等以引导行车方向,而且这些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也可使驾驶员产生安全感,在道路的回旋交汇处及中央隔离带上,可配植低矮的棕榈植物,如棕竹,美丽针葵等,既不妨碍司机及行人视线,也不会遮挡街景,同时,棕榈植物根系经许多常绿乔木浅,不会危及墙基及地下管线安全。

(二)公园绿化在公园里,棕榈科植物除了作为国中道路绿化树种外,还可种植形成棕榈植物区或棕榈岛,或点缀于公园山石门窗等景观之中。

通常在公园中较开阔的地带,选择适宜生长的棕榈科植物种类,栽植成片具热带,南亚热带绮丽风光的棕榈植物区。

种植时,可以单独群植,也可以多种混植成景,常见选择的种类有假槟榔、大王椰子、蒲葵、海枣、短穗鱼尾葵等。

而在公园的山石,水旁,景墙,门窗前后可以点缀种植少量棕榈科植物,与原来相映成趣,做到即与原景相匹配,又能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这些区域,一般选用较为低矮、秀丽的种类,如散尾葵、棕竹、美丽针葵等。

(三)庭院绿化庭院绿化范围包括居住区游园,宅旁绿地,公用事业绿地,公共建筑庭院及内庭的绿化等。

在庭院绿化中,以短穗鱼尾葵、棕竹、三药槟榔等多干丛生型种类,紧密种植成一道绿色屏障,用以分隔庭院空间,增加景观层次;以隔挡长上厕所、垃圾房等俗陋处所,通过遮和藏,令建筑与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方法简便,效果美观;密植成绿墙,用于庭院中各类雕塑作品的背景,令主景雕塑跃然入目;以美丽针葵等仪态轻盈雅致与各类景石组合配植,别具情趣,植于墙前、廊边;利用不同的造景效果和自然独特的形态来衬托规则式的建筑形体。

可达“粉墙作纸,植物作画”的效果,别具一番留连忘返的情趣。

(四)室内绿化近年来,棕榈科植物在室内绿化,以其特有的装饰美化效果,越来越受青睐,一般地说,凡是有一定耐荫性,树干不过于高大,树形、叶形,叶色等有一定观赏价值者,均可用于室内绿化。

目前,常用的品种有短穗鱼尾葵,富贵椰子、袖珍椰子、散尾葵、蒲葵、国王椰子、棕竹、夏威夷椰子、三角椰子、美丽针葵等,这些品种均可盆栽置于室内欣赏。

但要根据其耐荫性,体积大小,选择适宜的摆放场所。

另外,有些棕榈科植物如散尾葵、美丽针葵,鱼尾葵等叶片富含纤维质,坚韧柔软、,易于弯曲造型,可切取叶片,用作室内插花配叶材料。

(五)水边造景棕榈科植物种类秀丽多资,树干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在庭院设计上,常常被安排在海边,湖边,人们不仅欣赏树冠的天际线,还可以看水中美丽的倒影。

(六)与其它植物搭配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运用广泛,在园林绿化中与其他植物运用必须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方能达到最佳的造景效果,如果只是追求时髦,孤立的选用棕榈植物,甚至将它与其他植物相排斥,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

棕榈植物如何与其他植物搭配,合情合理地表达设计的主题,其实并无定法,这种搭配往往是设计师思维和手法的体现,也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成败的关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一个总的原则,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植物的搭配,才会取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棕榈科(Palmae)亦称椰子科(Arecaceae)。

单子叶植物,隶属棕榈目(Arecales)。

大约分9个亚科,约217属,3000种,主要限于热带、亚热带,大的分布中心在热带美洲和亚洲。

中国有22属,约72种,主要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各省。

棕榈植物在温带趋向于密林或热带海岸,椰子林在热带海岸成为明显的热带景观。

有的种属也生长于沼泽或降雨量少的地区,如刺葵属(Phoenix)。

一般将掌状叶子的叫棕、榈或葵;羽状叶子的叫椰子。

国内的王棕,在国际上叫大王椰子,散尾葵则称黄椰子。

海南岛的食用椰子,在国外名为可可椰子。

棕榈一般是单干植物,叶簇生于干顶,根部属须根系,茎干皆为初生组织,而无次生组织,普遍富有弹性,可弯曲于强风当中。

棕榈植物可分热带棕榈和耐寒棕榈两类。

前者于0℃以下死亡,而后者很多可耐-5℃以下甚至可耐-22℃。

国内的棕榈绝大部分是热带棕榈种……学名:Livistona chinensis R. Br别名:蒲扇、铁刀木、木葵科别:棕榈科,蒲葵属种和品种: 澳洲蒲葵,干细长,光滑,中下部叶片下垂。

产于大洋洲。

圆叶蒲葵,干细长,具环纹,叶近圆形,质薄而平展,两面绿色有光泽,浅裂。

产于马来西亚。

矮蒲葵,干高3-5厘米叶硬,深裂,叶柄有细齿,适作盆栽观赏。

原产于大洋洲。

产地及习性: 原产于华南,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栽培普遍,内陆地区以湖南南部、广西北部、云南中部为其分布北界。

性喜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喜光略耐阴。

侧根发达、密集,抗风力强,能在沿海地区生长。

对氯气、二氧化硫抗性强。

喜湿润、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

能耐一定的水湿和碱潮。

形态特征及用途: 单干型常绿乔木,高达20米。

树冠紧实,近圆球形,冠幅可达8米。

叶扇形,宽1.5-1.8米,长1.2-1.5米,掌状浅裂至全叶的1/4-2/3,着生茎顶,下垂,裂片条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在深裂为2,叶柄两侧距骨支沟刺,叶鞘褐色,纤维甚多。

肉穗花序腋生,长1米有余,分枝多而疏散,花小,两性,通常4朵聚生,花冠3裂,几乎达基部,花期3-4月份。

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熟时亮紫黑色,外略被白粉,果熟期为10-12月份。

蒲葵四季常青,树冠伞形,叶片扇形,在温暖地区适宜庭院绿化布置,或作行道树、风景树。

寒冷地区室内栽培、盆栽观赏。

除观赏外,蒲葵叶可编制扇,叶柄和叶脉可作牙签等。

栽培: 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水涝、干旱和0度左右的低温。

蒲葵喜光照充足,但在北方栽培时,春夏两季切勿放在烈日暴晒,更不要放在建筑物的南侧,以防墙面反射过来的辐射热把叶片烤黄,最好放于楼北侧或大树遮荫处栽培养护。

盆栽夏季要放在荫棚下养护,并注意通风。

10月中旬前应移入温室越冬,室温不低于5度,才能安全越冬。

夏季应经常向植株上盆水来增加空气湿度,盛夏季节如果一天不浇水,叶片就会萎蔫枯黄,甚至死亡。

虽有一定的耐涝能力,雨季也应注意排水防涝。

5月上旬至9月中旬每月施2次液肥,其余时间不必追肥。

生长期施用肥料应以氮肥为主。

盆栽时可使用腐殖培养土作盆土,每2-3年翻盆换土一次,10年生以上的植株应在入木桶。

繁殖播种繁殖,产地多于秋冬播种,偏被北地区可春播。

经清洗的种子,先用沙藏层积催芽。

挑出幼芽刚突破种皮的种子点播于苗床,播后早则一个月可发芽,晚则60天发芽。

苗期充分浇水,避免阳光直射,苗长至5-7片大叶时便可出圃定植和盆栽。

病虫害: 对病虫害抵抗能力强,常见病害有叶枯病、炭疽病、褐斑病、叶斑病、和枯病等。

主要害虫有绿刺蛾、灯蛾华盛顿棕榈【别名】丝葵、老人葵【学名】Washingtonia filifera【科属】棕榈科丝葵属【产地分布】原产墨西哥西北部和美国加利福尼亚至南部科罗拉多沙漠边缘的低海拔地区。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

树可高达27米,树干基部通常不膨大(近基部直径约75-105厘米),顶端稍细。

主干通直,叶梢不易脱落。

叶黄绿至灰绿色,主干暗褐色。

叶片大型如圆扇,形态似蒲葵但叶身裂片间有白色叶须是其差异。

常见枯叶宿存被覆树干,望之如白发苍苍的老人,故有「老人葵」之称。

树干呈灰色,可见明显的纵向裂缝和不太明显的环状叶痕,叶基密集,不规则;叶大型,叶片直径1.8米,约分裂至中部而成50-80个裂片,花序大型,生于叶间,分枝3-4枝,弓状下垂。

树形壮大,成长快,适作行道树、添景树。

叶片可盖屋顶,编织篮子。

果实和顶芽可供食用,叶柄纤维可制牙签。

【生态习性】阳性,生长速度中至快,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不宜在高温、高湿处栽培。

耐热、较耐寒(在-5度的短暂低温下,不会造成冻害)、耐湿、耐旱、耐瘠、抗污染、易移植。

华盛顿棕榈( Washiongtonia robusta Wendland)又名大丝葵、裙棕,原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西北部,为棕榈科丝葵属高大常绿乔木。

华盛顿棕榈是美丽壮观的海滨特色风景绿化树种,宜在庭园和街道栽培,也适宜用作海岸防护林兼景观绿化树种。

华盛顿棕榈为棕榈科植物中抗寒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其成龄树极限耐寒温度可达-8℃左右,较适宜在北亚热带沿海地区的园林绿化及滩涂地绿化中推广应用。

1 植物学特征及生态习性茎单生,高15~27m。

叶近圆形,直径1~2m,掌状深裂,裂片60~80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稀疏、下垂的白色线状纤维;叶柄两侧有棕红色或黄色刺齿。

果卵圆形,直径0.6~1cm,脱皮后,种子千粒重为121g。

在我国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长江流域冬季需稍加遮盖,其植株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且耐热、耐寒性均较强。

1a生小苗适应较荫蔽环境,一般遮阴50%为佳。

成龄树适应阳光充足的环境。

对土质要求不严,耐盐碱且耐贫瘠。

在滨海地带、海岸、沙土、微酸性土壤及石灰质土壤均可种植,但以土质通透性较好、湿润的壤土较佳。

地下水位过高易引起烂根。

2 种子发芽特性与育苗技术2.1 种子发芽特性华盛顿棕榈种子的发芽类型属于远距鞘舌型,即当种子萌发时,子叶柄突出种皮之后,仍继续向下伸长一段距离,在子叶肢茎部形成一个管状鞘或舌状鞘,从鞘内长出叶,从基部长出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