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流学习经验座谈会讲话稿

交流学习经验座谈会讲话稿

交流学习经验座谈会讲话稿Speech draft of Forum on exchange of learning experien ce编订:JinTai College交流学习经验座谈会讲话稿小泰温馨提示:讲话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

本文档根据讲话稿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科教文卫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非常高兴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来和大家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这对我紧接着要进行三年的高中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谢谢大家!我今天来,既不是做报告也不是演讲,传授经验就更谈不上。

我只不过是比大家早毕业一年,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一次成绩的拔尖是偶然的,但里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这必然首先来自于母校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来自于母校强大的师资力量。

(这不是客套,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我三年来真心体会到的。

)其二,这个必然来自于我的学习。

通过中考的验证,说明我学习的方式方法还是成功的。

怎样学?才能学得轻松又学出成果。

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

希望学弟学妹们不拘不束,畅所欲言,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有用的方式方法讲出来,让我受益,让同学们受益。

(相信同学们不会小气,做得到吗?)读了9年的书,我百试百灵的第一法宝就是“睡要睡得好,吃要吃得饱。

”大家听了觉得十分好笑吧!其实不然,晚上睡眠充足,睡得沉,睡得香,是为了第二天在课堂上能够有充沛的精力,不打瞌睡,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秒。

初中三年,每一节课可以说我都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都能够聚精会神,高质量的听好老师的讲课。

(王老师就曾教过我物理课,如果大家不信,可以现场求证,也可以以后问问,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所以,为了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每晚10点准时入睡,这是雷打不动的事情。

其二:在课堂上听课要做到不开小差,吃饱也是很重要的。

有的同学不吃早餐或者随便吃点就奔学校而去,看着来得早,很积极,可效果达不到。

上午第一节课还行,肚子不提意见,第二节课则是捂着肚子扛过来的。

到了第三节、第四节课,那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你们想啊,饿得直吞口水,还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吗?他们想的要么是妈妈在家里煮的美食,要么就想着快点敲下课铃,好去小卖部买点东西填填肚子。

人是坐在教室里,心却早就飞了。

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45分钟的课都上不好,就去奢谈成绩要怎样怎样,这就太天马行空了。

(初中三年,我最惭愧,最对不起的恐怕就是小卖部的老板了,因为我从来没给他捧过场。

)学弟学妹们,我的知识并不比大家多,知识面也不比大家广。

我所学的文化知识中,99%的知识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

在这些.知识里又有99%是重点,是精华。

大家说,上不好45分钟的课行吗?我就是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秒钟,认真吸取老师的知识氧分,课后再认真总结、巩固,紧跟老师的节奏。

因此,知识学到手了,应付任何小考、中考还是大考,根本就不是问题。

同学们,为了课堂上的每一秒钟,吃饭睡觉非常重要。

同学们,我们无法向天再借五百年,只好珍惜课堂上的分分秒秒。

第二就是“问”,学问学问,要学也要问,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同学们肯定会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老师、家长还有谁谁谁都说过。

我也知道这是一个两千多年前就有的老方法,但它管用。

想起邓小平爷爷的那句话:“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学习也是一样,管它新方法老方法,能帮助学习就是好方法。

只要这方法好,哪怕是用了一万年我也还是推崇的。

只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教育学生要不耻下问。

那么现在呢?我们在学习中最需要的是“上问”,也就是问老师。

可我发现有许多同学从不上问。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胆无心”,二是“有心无胆”。

第一类说的是那些没有认识到“问”的重要性的同学。

他们认为根本就不需要问,不就是一道题吗?不就是一个答案吗?不问也不会什么影响。

但我要说,也许现在还没有影响什么,但是小问题多了,终究是会变成大麻烦的。

至于第二种情况,我说的是那些“不敢上问”的同学。

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很不理解。

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嘛!作为一名学生,有不懂的,很自然想到的就是问老师。

为什么不敢呢?很庆幸,我有心又有胆。

我知道问的重要性,我也不认为不懂就问是件丢脸的事,会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好问。

教过我的老师几乎都被我问过。

上课举手问,下课侯着问,有时还要追着问。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问,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解决的问题多了,积累的知识也就多了。

不积硅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我就是靠着一个一个的小问,问到了扎实的基本功。

同学们,即使你还是认为不懂就问是件丢脸的事,那也要厚着脸皮去问,去求解。

丘吉尔曾说“成功不是最终的,失败不是致命的,开始的勇气才是最重要”。

我希望大家能够跨出“问”的第一步,也许问完后,转过身去,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人看到你的脸红。

而你得到了求解的过程,知道了答案,那是多么惬意、快乐的事!第三就是“勤动手”。

学习一定要手脑并用。

熟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上课不仅要认真听,认真想,还要认真把笔记做好。

老师上课时有时讲的内容比较多,讲的速度比较快,课堂笔记很难一步做到位,做得好。

那我们就需要准备一本草稿,课堂上把笔记做在草稿本上,课后再认真回忆整理成册。

做笔记还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忽视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哪怕是一幅图,一个符号,甚至于一个小小的标记,这些都要记下来,它们会成为以后复习时你最好的追忆标识。

课外要认真的做好作业。

做作业是一个练习、提高的过程,要多做。

课内的要不落半点保质保量完成。

基础好的同学要挤出时间去突破重点、攻克难点。

特别是数理化。

多动手,多做题。

我想这也是老方法,但它又是管用的。

不是说华罗庚的解题稿纸能堆几层楼高吗?数理化光凭转眼珠记公式诵经一样背理论是出不了效果的。

语文、英语在理解的同时,也是有许多需要动笔的地方。

对我个人而言,事实是抄一遍胜过念十遍。

一个单词,一个汉字写写就记住了,而且记得很牢。

我们在抄写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这为我们以后的复习能节省很多时间。

同学们,多动手吧!动手真的很重要。

同学们,要想学习、休闲、娱乐都不误,还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做计划表。

每学期开学后,我就以课程表的作息时间为核心,制定一个课外时间计划表。

这对有条不紊地完成课内课外的的作业非常有用。

它让你不会丢三落四,做了这个忘了那个。

它让我学习起来不乱,在学习中不会突然想到要做什么,也不会因为别的事情干扰而打乱学习计划。

我们的课外时间很零碎也不是很多。

鲁迅不是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吗?挤一挤也就有了。

吃饭就餐比别人快一点,走路比别人赶一点,不知不觉中,你就能挤出很多时间用来学习休闲或者娱乐。

一天24小时,扣除上课时间、睡觉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可以拿来详细计划的。

如果有同学相信,那么不妨试一试。

一定会对你大有帮助。

学弟学妹们,即将进入初三,你们是否会感到紧张和压力?其实,适度紧张是好的,它能让每个人动起来;有点压力也好,只要我们把它变成动力就行了。

我们怕的是一紧张就慌,一压就垮。

为了不那么容易就被打垮,首先我们要有刻苦的精神。

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知识,学知识就要扎实,不能今天学明天忘,所以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虚伪。

这就像比赛,平时不刻苦训练,还总想着拿冠军,这就太不切实际了。

同学们,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好好地利用这一年的时间拼一拼,别让机会在不经意间溜走。

其二: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

学习是一个你追我赶的过程,有领先就有落后。

领先的同学要戒骄戒躁,要去问问自己这次为什么领先了,领先在哪里,要继续扬长避短,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落后的同学也不要急躁,更不能气馁,更要上好课,作业认真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步追赶上来。

我们不求速达,只求稳扎。

把学习做扎实。

同学们,请记住下面这句话:“不要去想结果,结果不是想来的,它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东西”。

这句话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当初,[莲山课~件]我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升入初中的,但是也有成绩不理想的时候。

最严重的一次退到了年段第65名,那时,我也急呀,心态平衡不了,面子上也觉得过不去。

是我爸爸发现了我的成绩起伏、情绪波动后跟我谈心时说了那句话。

听了他的话后,我的心态平和了,成绩自然也就稳定了。

记得中考前的两次质检,我都拿了全市第二。

我爸知道后就说:“有谱,只有学习用功了,基础扎实了,成绩才不会像狂风中的海上波浪,大起大落”。

我听了后,心态更平和了。

当我坐在中考考场上时,却依旧心如止水。

其三:不把学习当任务,要乐学。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件事,我本来就打算去做,正要行动时,突然有人命令或指派我去做。

最后事情是做了,也做好了,可我心里真的很不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我想,这就是被动与主动的区别吧。

从那以后,我做什么事都很主动,特别是学习。

而且当我把主动放到学习中时,发现真是其乐无穷。

当老师说要预习时,我已经预习完了;老师布置作业,我也提前完成了。

这种感觉真好!同学们,[莲山课~件]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上主动一点,学习不是苦差事,它是一种享受啊。

我们会越学越快乐,越快乐就越想学。

希望大家对学习也乐此不疲吧!其四:不做专业读书人。

这一点说的是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学习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不能书读得不少,社会上的事情却一概都不知晓。

什么是钢?什么是铁?什么是韭菜?什么是青麦?这一定要能够分得楚。

课余可以多关注一下党政国策、经济、国防、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看看《新闻联播》、《共同关注》、《经济半小时》等栏目。

这些对我们开阔视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很有帮助的。

它还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对事物进行观察,对现象进行分析。

同学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它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学法,也希望我的学习心得及方式方法会对大家有点帮助。

谢谢大家!--------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