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重楼年度工作方案篇一:七叶一枝花(重楼)种植技术七叶一枝花种殖技术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华重楼的根茎。
别名: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紫河车,重台草,白甘遂,金线重楼,草河车、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白河车,螺陀三七(湖南),土三七。
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
主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壮药歌诀中有“外耳道疖疼痛多,重楼配用酒精磨”,“家种七叶一枝花(重楼),毒蛇咬伤不怕它”的说法。
一、选地整地重楼对大气候和土壤类别的要求不严,但力求有生长发育的特殊小气候,选地最为重要。
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和质地疏松,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较强的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种植最为理想。
重楼根系不深,整地后,理成120—150厘米宽的墒,每亩施农家肥或森林腐殖质3000—5000千克,然后捞沟盖肥,翻锄l遍,使耕作层肥土均匀,整平整细待种。
二、种植方法重楼以种子种植为主,亦可用根茎种植。
1.种子种植。
最好采用直播,但为了节省种子和密植高产,可采用种子育苗移栽。
(1)直播。
于5月中、下旬透雨后,在整好的墒面上以行距30—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打3—5厘米深的小浅塘,130厘米的窄墒打4行,150厘米的宽墒打5行。
播种前将种子冷浸24小时后,拌草木灰播种,每塘下种2—3粒,播后覆盖细粪、细土各半的肥土2—3厘米,土干应及时浇水,7—10天萌发出苗。
(2)育苗移栽。
这是节省种子和争取节令的重要措施。
于4月上旬在有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中选择苗床。
翻挖土地前最好用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5—10克拌细土撒施,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反复翻挖表土层,把墒面整平整细后,在墒面上按15厘米的行距开5厘米左右深的播种沟,在沟中按株距5厘米播种,然后覆土3厘米,盖细粪2厘米,浇透水并覆盖地膜,5—7天可出苗。
育苗1月后,按直播规格把小苗移栽大田。
2.根茎种植。
秋、冬季采挖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置于阴凉干燥处砂贮,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发能力的芽残茎、芽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证带1个芽痕,切好后适当晾干并拌草木灰,像播种一样条栽于苗床,并盖薄膜,15—20天生根长芽后,于5月中下旬,按直播规格移栽大田。
三、田间管理1.间苗补苗 5月中、下旬对直播地进行间苗,同时查塘补缺。
间苗前要先浇水,用木棍撬取苗,补苗时浇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证全苗和足够的密度。
2.中耕除草重楼要求土壤疏松。
地上部分长势较弱,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
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易板结,要及时排水、防涝,要勤中耕,浅松土,随时注意清除杂草。
苗齐或移植后,应及时除草松土,做到勤锄、浅锄,避免伤根,影响生长。
平时畦面盖草保湿。
2、施肥: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所用基肥占总肥量的70~80%必须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后期的追肥量只能占总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粪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学氮肥。
3、管水:七叶一枝花喜阴湿环境,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遇旱季要及时浇水,平时间隔喷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诱发病害。
4、打花薹:为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块茎生长,在5~6月份出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花薹时,除留种外,应及时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产量。
3.遮荫重楼喜荫蔽、怕强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为好。
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荫措施。
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阳网;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插树枝遮荫的办法,还可视行间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荫,但要注意密度和间、套种方式。
4.培土重楼通常有上面开花、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规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长最快。
必须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XX—3000千克,加普钙20—30千克,追于根部后结合清沟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须松散,保持墒面、沟底无积水。
5.病虫害防治七叶一枝花尚未发现虫害,这与其有轻度毒性有关。
但遇到低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天气,则较易发病,须及早防治。
1、立枯病:该病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基部周围扩展,致使幼苗枯萎,严重时成片枯死倒苗。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后拔除病苗,苗床用药消毒,并喷代森锌药液。
2、菌核病:该病危害严重,每年5月份雨多高湿时发病,危害基部,先出现软腐状,后可见病部出现白色丝1.(1)黑斑病。
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
防治措施:①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②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2)茎腐病。
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
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
防治措施:①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②移栽前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作为“送嫁药”;③间除病苗;④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灌塘,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3)金龟子。
以成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根茎,影响重楼生长。
防治措施:晚间火把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
四、采收处理以重楼种子栽培的5年收获块茎入药,块茎种植的3年后采收块茎人药。
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获。
重楼块茎大多生长在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
先割除茎叶,然后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切片,片厚2—3毫米,晒干即可。
阴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干。
五、种植效益分析种植一亩重楼需投资种苗款3600元(1XX株)和肥料、农药款共7200元,生长周期为3年,种植管理好的重楼每亩可50千克,按现行价计算,每千克50元,每种一亩重楼可收入22500元,纯收入18300元,投入产出比1:3 以上是第一代重楼栽培技术第二代重楼栽培技术的亩产量是第一代的二倍第三代重楼栽培技术是在第二代重楼栽培技术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每周期以十几至二十几倍的速度增长。
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蚤休、草河车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分布。
由于该药药用价值高,民间滥挖严重,野生资源枯竭,而药用部位生长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医用需求。
因此,研究七叶一枝花的人工栽培技术,加速拓展其繁殖途径和生产规模,迫在眉睫。
笔者从1992年开始进行七叶一枝花的野生变人工栽培试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研究,已基本掌握其生长繁殖规律,人工栽培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一、七叶一枝花生态习性1.地理环境:野生七叶一枝花生长于海拔700~1100m 地带的山谷、溪涧边,阔叶林下阴湿地。
2.土壤:最宜生长于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质壤土,在碱土或粘土中不能生长。
3.水份:喜凉爽、阴湿、水份适度的环境,既怕干旱又怕积水。
4.温度:植株较耐寒,低温无冻害。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5℃,乃至最低气温2℃亦能出芽生长,气温在1~-2℃时对芽头不产生冻害。
5.光照:七叶一枝花属喜阴植物,喜斜射或散光,忌强光直射。
二、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根据七叶一枝花的生长特性,宜选择腐殖质含量高,土壤较湿润或有荫蔽条件的地块栽培,选好地块后于秋冬季将土壤深翻20~25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土杂肥或厩堆肥3000kg,翻入土内作基肥。
栽种前再浅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宽1.2~1.5m左右,畦面呈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
2.繁殖:(1)块茎繁殖:以秋播为宜,10~11月上旬挖起地下块茎,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完整无损的植株,切下有芽头的块茎3cm左右作种,其余部分加工入药。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0~25cm,穴深6~8cm,将芽头向上,1穴1块放入,栽后覆盖土杂肥和细土,如遇天旱要浇一次透水。
(2)种子繁殖:七叶一枝花种子9月下旬成熟,朔果裂开,露出鲜红色浆果,采下置于清水中搓去果肉,捞出种子,随采随播,或拌湿砂贮藏备用,播种时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cm挖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覆土与畦面平,播完浇1次透水,使床土湿润,畦面覆盖厩肥后加盖地膜,保温保湿。
本年秋冬播种的种子要到第三年的春季才能出苗,如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则可提前3个月左右出苗。
幼苗培育2~3年后方可移植,定植以春季3~4月芽萌动前进行为宜。
移植时按行株距20~25cm移植大田,栽后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要求随挖随栽,芽胞向上,根部在沟内舒展,覆土厚4~5cm左右,畦面覆盖杂草或加盖锯木屑,既防冻保暖又可防止杂草滋生。
以上两种方法中,种子繁殖产出时间较长,宜以块茎繁殖为主。
3.搭荫棚:七叶一枝花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怕高温,需搭棚遮荫,或间植高杆作物和藤本作物遮荫,一般应在出苗后或移植后立即搭设。
棚架高度一般分两个阶段,1~3年间的苗,棚高在2m左右,3年以上的苗,高度要在2.5m 以上,棚面以遮荫网覆盖,为便于管理也可搭高棚,以利人工作业。
荫蔽度在出苗成栽后当年以80%为宜,第二年后要70%,4年以后60%即可。
三、七叶一枝花田间管理1.除草:苗齐或移植后,应及时除草松土,做到勤锄、浅锄,避免伤根,影响生长。
平时畦面盖草保湿。
2.施肥: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所用基肥占总肥量的70~80%必须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后期的追肥量只能占总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粪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学氮肥。
3.管水:七叶一枝花喜阴湿环境,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遇旱季要及时浇水,平时间隔喷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诱发病害。
4.打花薹:为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块茎生长,在5~6月份出现花薹时,除留种外,应及时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产量。
四、七叶一枝花主要病害防治七叶一枝花尚未发现虫害,这与其有轻度毒性有关。
但遇到低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天气,则较易发病,须及早防治。
1.立枯病:该病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基部周围扩展,致使幼苗枯萎,严重时成片枯死倒苗。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后拔除病苗,苗床用药消毒,并喷代森锌药液。
2.菌核病:该病危害严重,每年5月份雨多高湿时发病,危害基部,先出现软腐状,后可见病部出现白色丝状物,之后病部周围出现黑褐色颗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后全株枯死倒伏。
防治方法:(1)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及时拔除病株,在发病中心撒施石灰。
(3)用农药托布津或纹枯利连喷2~3次,严重时用百菌清喷雾。
五、七叶一枝花采收加工一般情况下,种子播种5年以后采收,根茎繁殖3~5年采收,每年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份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茎作种用,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