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活动策划
方案
A4
中心小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总结大庆油田教育中心第三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大赛成果,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水平,适应当前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状况,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向高层次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提升,我校决定举行让北
二小第一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
一、大赛目的
旨在提高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
下的从业技能,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教
学信息化再上新水平。
二、组织形式
本次大赛采取培训牵动,分项推进,全面赛评的原则,以”应用”为主题,全方位多形式检测、交流、展示信息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三、比赛及评奖方式
比赛采取个人赛与团体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中个人赛分
单机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师博客大赛。
团体赛以现
场限时测试office及网络教学应用操作为主要形式。
个人赛的成绩计入团体成绩,个人奖与团体奖分别颁发。
四、比赛程序
赛事一:个人赛——教学设计比赛
赛事宗旨:本项比赛旨在考察教师运用新课改理念、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及考察教师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的支撑下合理整合信息资源辅助教学的能力。
赛事要求:全校40岁以下教师均须参赛,参赛教师须上交一份本学期执教的教学设计与相应的上课课件。
参赛教师可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积累,无须特意制作。
评比办法:
1、作品按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创新与实用等方
面量化打分。
2、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按10、7、5分计入团体总分,
分数可累加。
评比原则:
1、教学性原则。
以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为依据,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征与需求,做到教学目的明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选题合理,深度适宜,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能解决本学科中的某些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科学性原则。
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保证学科内容的准确性,
做到阐述准确、数据可靠、内容翔实。
如出现概念性、理论性、逻辑性或政治观点上的错误,不予评奖。
3、技术性原则。
课件启动快捷,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灵敏,容错能力强。
而且课件涉及到的多媒体技术应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还原良好,声音清楚、语言精炼,声画同步,编辑组接流畅,特技使用合理。
4、艺术性原则。
教学媒体的设计应符合美学原理,使课件的内容和形式富于美感。
做到画面精美,对称均衡,比例协调,色彩鲜明,主体突出,生动有趣,音色圆润,音效完美,富于艺术感染力。
5、效益性原则。
在设计与制作课件时,要在发挥最大教学效益的基础上,讲究经济效益,并力求教学媒体过程简洁,时间最省。
6、原创作性原则。
教学课件的设计具原创作性,无侵权行为。
上交方式及时间:作品要求以文件夹(以参赛教师姓名命名,文件夹包括教学设计方案、课件)的方式经过f t p上传到信息中心”信息大赛”文件夹。
上交时间为3月1日至5月15日。
评比机构: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信息中心
说明:40岁以上教师自愿参赛,所得成绩乘以1.5纳入团体成绩计算。
赛事二:个人赛——教师博客大赛
赛事宗旨:帮助教师利用博客这一简单的信息工具建立以网上
教研、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积累、个性展
示等为形式的专业成长模式。
赛事要求:教师经常利用在成长博客二区中申请的个人博客完成网上教研、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积累、
个性展示等内容。
评比办法:
1、该项赛事评比采用教师民主评议(60分)和赛事组织者评
议(40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参与评比的教师和评委应本着客观、公正原则进行评比。
评比依据主要为文章质量、数量、回复量、点击率等。
2、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按10、7、5分计入团体总分,分数可累加。
评比原则:
1、原创性:博客中的文章应以原创为主。
2、叙事性:文章应多积累教育过程中故事、教学后的反思、教
学研究的想法和实践成果。
3、互动性:教师应善于利用博客开展以问题解决、集体备课等
形式的网上教研,积极阅读其它优秀教师的文章,并给予评
论。
总评时间:评比截止日期为6月1日。
说明:40岁以上教师自愿参赛,所得成绩乘以1.5纳入团体成绩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