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讲解
1.说明文及其分类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体裁。
它是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解说或介绍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能、类别、关系等特征的文章。
它具有说明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特点。
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写作方法分为介绍性说明文、描述性说明文、记叙性说明文、阐释性说明文。
按功用范围分为一般说明文、科技说明文、应用说明文。
2.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下定义:是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简明、概括的说明。
(2)举例子:是列举事物,对事物做具体的说明。
(3)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为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
(4)打比方:是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
(5)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
(6)引资料:是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7)列数字:列举数字资料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
(8)画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3.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一般地说,说明某一事物的变化过程或生产程序按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其它静物或事物的构造按空间顺序;阐述事理按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较为复杂,一般有先因后果、先主后次、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到内、由此及彼等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思维规律。
4.几种常见说明文的写法
(1)事物说明文
以事物的外形、构造、产地、价值、功能等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为事物说明文。
它是说明文的主要类别之一。
一篇成功的事物说明文,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准确性
说明事物首先要讲究科学性,即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因此,动笔说明之前,应该先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调查、分析、研究,占有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得出科学的认识。
第二、条理性
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从外观看,有形状、大小、颜色、质料等因素,从深层角度看,有构造、性能、用法、质地、价格等因素。
这些因素先说哪个,后说哪个,必须有一个恰当的顺序。
一般讲,对外观的介绍,可按空间顺序进行,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中心到四周等。
而对构造等不可见的因素,也应本着说完一个再说一个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简洁性
说话、写文章如同用兵打仗一样,话不在多而在精。
能用一句话说清的,不用两句;能一个词儿说清的,不用两个词儿。
唯其如此,给读者的印象才更为鲜明、深刻。
(2)程序说明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生产中,往往有着一定的进程和次序。
生活、工作按着这个次序去做,就会顺利地达到目的;反之,就会走弯路、窝工,甚至会达不到目的。
说明这些进程次序的文章,就是程序说明文,它是说明文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常见的程序说明文有产品使用书、工艺流程说明、工作进程说明等。
要写好程序说明文应注意的是:
第一、要细致、准确地了解被说明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也就是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工作进程、每一道工序,不颠倒,不跳跃,不遗漏。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指导我们生活、工作、生产的程序说明文。
照着这些文章去做,就可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和生产出标准的产品。
了解的方法就是去实地观察,看别人怎样做的。
如有可能,最好是自己去实践一下,体验一下,因为这样才会有切实、深刻的了解,写文章才不会发虚,才能有准确的表述。
如果不能够实地考察,只有第二手材料,那么只好多找些材料来加以比较、研究,这样要可靠一些。
但无论如何,只凭第二手材料来写科学性较强的说明文总是不太好,应该尽量避免。
第二、要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来表达。
因为程序说明文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实验、使用方法和生产工艺之类内容,所以就会用到许多专业性极强的名词术语以及数据等。
这些知识同学们一定要全部掌握,了解其实际含义。
这样,写文章的时候才不会说外行话,才不会闹笑话。
譬如,我们要介绍几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就必须在考察或实践过程中了解菜肴制作的技艺术语,像什么是煎、炒、烹、炸,什么是熘、氽、焯、炖等等,这些都是独特的操作技艺,了解了,表述起来就会准确而方便。
当然,有些名词术语,一般读者也许不能理解,文章中也可稍做解释。
第三、程序说明文要有详略安排。
一个实验可能需要许多步骤才能完成,但其中一定有一个或几个关键步骤。
我们就应该对关键的步骤详写,其余的可以略写。
一种产品的生产会有许多道工序,但其中也有最关键最复杂的工序,也应该详写。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特点来安排详略,不仅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关键所在,还可以避免。
(3)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是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
写好事理说明文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抓住本质,突出科学。
说明文都是以一定的科学依据为基础的,说明时不可以信口开河,一定要根据事物科学性来揭示其本质。
第二、条理清晰,推理严密。
揭示事物的事理时,需要一定的推理过程,这里的推理一定要严密,否则就失去了可信性。
第三、方法适当,注重文采。
由于说明文文体的特点,文章语言容易枯燥,所以,文章语言要做到准确、简练、生动、活泼、富有文采,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4)科技说明文
科技说明文是指以科技活动为说明内容的作文。
写科技说明文,应注意的是:
第一、善于发现问题
科技作文很少是由教师命题的,大多都是作者自己在生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现象,进行认真的钻研后,才萌发了作文的愿望。
所以,应该睁大你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动手钻研问题
发现了问题,怎么解决呢?首先要自己来钻研一番。
当然钻研时,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问老师的问老师,这些也都属于钻研的一部分。
没有钻研,就获得不了知识,科技作文也无法产生。
第三、写清钻研过程
对于科技问题,你怎么做的实验,查了什么资料,问了什么人,遇到什么困难,又怎么克服的等,记下它,就是记下了钻研过程。
只记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或者只记结果,不记钻研的经过,都是不完整的科技作文。
第四、写出钻研收获
一篇科技作文,应该告诉读者一个有用的科技知识。
这个知识是你通过钻研得来的,所以叫做钻研收获。
(5)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与文艺性说明文两大类。
平实性说明文,即一般的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是指以生动活泼的笔法来介绍事物、事理的说明文。
比如可以用自述体、对话体、书信体等来写,也可以用诗歌、快板、相声、剧本等形式来写。
写好文艺性说明文,应注意的是:
第一、介绍的科学原理应准确无误
形式再活泼,也不能影响所介绍的科学原理的准确无误。
比如奥运场馆“鸟巢”的面积,在平实性说明文中的数据,纳入文艺性说明文中也不能变。
第二、努力增加趣味性
平实性说明文由于不讲究形式的活泼,所以,有时给人枯燥之感。
文艺性说明文应运而生,就得克服这一缺陷,努力增加趣味性。
考虑到读者对象的特点,宣传科学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应力求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6)科普性说明文
科普性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科普性说明文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播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科学性很强,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是科学小品文,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语言生动,多用修辞,使人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科普性说明文的写作应注意:
第一、充分表现其知识性
科普性说明文是以介绍、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说明文,知识性是其主要特点。
第二、充分展现其趣味性
科普性说明文完成的是科学普及工作,它的阅读对象大多是普通群众。
为了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使广大群众能愿意进行阅读,科普性说明文应力求生动有趣。
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写作中可以注意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还可使用想象、联想等写法。
第三、充分体现其通俗性
仍是基于普及科学知识这一点,即使是较为尖端、较为高深的科学知识,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力求浅显易懂。
我们应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科学现象、科学道理讲解清楚,使广大读者在轻松容易的阅读状态下学习到科学知识,真正完成科学普及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