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设计
3)交通组织设计
(二) 场地道路的组织
(1)场地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分流式 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合流式
(2)场地道路布局的基本形式 环通式 尽端式 混合式
内 环式
环通式
半环式
尽端式
场地内道路的布置系统
混合式
3)交通组织设计
二、 场地停车系统的组织
按用途可分为自行车和机动车停车场 估算用地:自行车 1.4—1.8㎡,包括通道;临时场地
将建筑物布置在场地中偏向某一侧的位置上,使剩余用 地相对集中,便于安排场地内应布置的其他内容。
2)平面布置
三、空间布局
• 建筑群体在场地中的布局
(1)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 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的方式进行布局,即以 建筑形体为界面,围合成封闭的内部空间 。
(2)建筑与空间相互穿插。 建筑与空间的相互穿插,即在开阔的空间中布置建筑, 形成空间对建筑的包围,建筑融于环境中 。
1)场地条件分析
二、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图) ②气象条件:日照(图)、风像、温度、降雨量 ③地质条件 ④水文条件
1)场地条件分析
三、场地区域环境 ①场地外部区域:建筑环境、特色,交通流量及组织,市政 设施条件
②场地内部区域:既有建筑物、绿化、道路及地下工程及管 线布置
2)平面布置
一、功能分区
房屋建筑学
第4章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第1部分 总平面设计
1、总平面设计的定义
• 定义 总平面设计:又称“场地设计” • 狭义的场地:建筑物之外的场地 • 广义的场地:包含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
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 俗称 总规
2、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 1)场地条件分析; • 2)平面布置; • 3)交通组织设计; • 4)竖向设计; • 5)绿化、景观、广场布置、环境保护; • 6)管线工程; • 7)技术经济分析
功能分区可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
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比如将 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一区;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作为不同内容 布置的用地,比如将用地划分为主体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 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庭园用地等。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两方面问题都要考 虑。
场地中的交通组织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道路流线体系的确定, 二是停车组织方式的确定。
3)交通组织设计
一、 道路布置
(一) 场地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
道路系统包括车行道(含消防车)、人行道和回 车场、人流集散场地等。
道路系统的布置既要与基地周围道路系统妥善 衔接,又要满足基地人流、车流组织和道路自身的技术 要求(宽度、面积、坡度、转弯半径等)。同时也要考 虑环境和景观的要求。
第三种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 集中式绿地是绿地配置最有利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绿地 的多重功能。
二、 绿地的规模
场地绿地指标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有关规定。
绿地组织形式
6)管线设计
一、主要工程管线类型
给排水管、消防管、燃气管、热力管、 雨水管、电力线路、弱电线路
6)管线设计
二、管线布置的原则
4)竖向设计
四、山地地形的设计
当基地坡度小于25%时,可以将房屋平行于等高线 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土方和基础工程量。当房 屋建造在10%左右的缓坡上时,可采用提高勒脚的方 式,使房屋前后勒脚在同一标高或采用筑台的方法, 平整房屋所在的基地
当坡度在25%以上时,可以沿房屋进深方向横向错 层布置结合基地的地形和道路分布,房屋的入口也可 分层设置或采用架空、悬挑等措施。
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建筑物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5)绿化设计
一、 绿地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边缘性的绿地 边缘绿地是绿地配置的基础形式,一般以它作为绿化的背 景,如一些边角用地、道路的两侧边缘等形式的绿地。适 应性强,大多数绿地以边缘绿地的形式存在。
第二种是小面积的独立绿地 一些小规模的绿化景园设施。独立形式的绿地规模较小, 布置起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点缀环境、丰富场地景观 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5
图3-3-6 某小学总平面图
6 4
4
4
1
3
兰州大学总平面图 1-图书馆;2-讲堂群;3-教学楼;4-系馆;
5-行政楼;6-会堂、俱乐部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总平面图
3)交通组织设计
总平面设计中,道路交通系统的布置直接影响着场地 的各地块的使用功能,也影响着场地中各项内容的位置 安排。
道路不仅是场地内人流、货流等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条 件,也是给排水、电力、电讯、供暖、煤气等市政公用 管线设施的敷设通道。
时日所获得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一定距离。
日照围绕地球上的某一定点的运转轨迹图
哈尔滨冬至日7时37分日出,16时20分日落,昼长只有8小时44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15′。夏 至日4时19分日出,19时53分日落,昼长达1 5小时34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7°45′。冬、夏两季
昼长时间相差悬殊,冬至太阳高度不及夏至的1/3。
1.0-1.2㎡ 机动车 小型:20-30㎡,大型40-50㎡。
(一) 停车场的类型 地面停车场、 组合式停车场(停车场与建筑等组合综合考虑)、 多层停车停车楼
(二) 停车场的布置方式 集中式 分散式
(a)平行式停车;(b)斜列式停车;(c)垂直式停车
4)竖向设计
也叫竖向规划,是对场地地面及建筑物的高程(标高) 的设计和安排。
停车
休息厅 庭院 道具
内
4
务
集 散
前厅 观众厅 舞台
广
场
售
休息厅
票
排练
化妆 院
门厅 办公 宿 舍
及 设备 餐厨
5
1
2
5 3
(a)功能分析图
(b)总平面图
某影剧院功能分析图及总平面图
1-剧院;2-广场;3-售票;4-停车场;5-辅助建筑
2)平面布置
二、组合安排
①建筑形体
②建筑朝向
③建筑间距: 通风间距 防火间距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建筑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
日照间距
∠α-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
南
β
北
(a)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H L (b)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α-高度角;∠β-方位角
2)平面布置
三、空间布局
• 单体建筑在场地中的布局
(一)以建筑自身为核心,布置在场地中部 建筑安排在场地的主要位置或中央,四周留出空间布置
庭院绿化、交通集散地等,形成以建筑物为核心,空间包 围建筑的关系。这是一种突出建筑,以环境作为陪衬的形 式。 (二) 建筑布置在场地边侧或一角
一、选择场地平整方式和地面连接形式 平坡式:自然坡度<3% 台阶式:自然坡度>5%,或场地长度超过500m,自然 坡度<3% 混合式 不同高程地面的分隔可以用挡土墙、护坡、自然土 坡,交通联系可以用台阶、坡道、架空廊。
4)竖向设计
二、确定地坪、道路及建筑的标高
三、拟定场地排水方案,划分分水线和分 水区域,合理设置场地的排水设施。
1、地下管线从建筑向道路布置,由浅渐深,依次为通信、 电力、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
2、地下管线一般不设置在车行道路下,尽量放在建筑与 人行道之间
3、管线设计遇到矛盾时,遵循临时让永久、小管让大管、 可弯让不可弯、新让老、压力管让自流管、施工量小
让施工量大的原则。
作业
1.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哪些内容? 2. 什么是容积率、建筑密度? 3. 什么是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 4. 什么是日照间距?如何确定日照间距? 5. 场地中绿地的存在形式有哪几种类型?
1)场地条件分析
一、规划要求: •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 ①红线和建筑线: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线是
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 蓝线、绿线、紫线 • 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总用地面积 • ③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 ④建筑限高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 ⑤绿地率:(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 ⑥交通出入口限制 • ⑦停车泊位 • 其他:建筑形式与色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