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 )。
A.中国人B.古印度人C.古希腊人D.古罗马人2、社会研究就是社会科学对社会中的人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的以(B.经验研究)为主的活动。
A.案例研究B.经验研究C.理论研究D.方法研究3、下面哪种方式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式?(D.社会调查研究)A.方法论研究B.文献研究C.实验研究D.社会调查研究4、(C.文献研究)是依靠第二手的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A.社会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D.案例研究5、(A.社会调查研究)注重通过对第一手的信息的分析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
A.社会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D.方法论研究6、社会研究的(A方法论)是社会研究的一般方法,是社会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
A.方法论B.社会研究的方式C.社会研究的目的D.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7、(B.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
A.恩格斯主义哲学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C.社会科学的学科方法论D.逻辑方法8、社会科学学科方法论主要是指(B B.社会科学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
A.社会科学方法B.社会科学理论C.社会科学思想D.社会科学体系9、普查是一种为了解对象的总的情况而对(B.社会科学理论)进行的调查。
A.全体调查对象逐一B.全体调查对象部分C.部分调查对象逐一D.部分调查对象抽样二、多项选择题1. 社会研究的三种主要方式包括(BCD )。
A.方法论研究B.社会调查研究C.实验研究D.文献研究E.问卷研究2. 社会研究的特殊性主要是由于(ABCDE )导致的。
A.人的特殊性B.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性C.偶然性D.主观性E.干扰性3. 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包括( ABDE)。
A.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B.描述社会的客观状况C.提高人们的素质D.解释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E.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的发展4.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ACE )。
A.方法论B.社会研究的目的C.社会研究的方式D.社会研究的内容E.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技术5.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由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CDE )。
A.恩格斯主义方法论B.演绎方法C.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D.社会科学的学科方法论E.逻辑方法6.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包括(ABD )。
A.普遍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系统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E.对立的观点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是一个(A、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反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22A、理论与研究B、理论与实践C、实践与研究D、科学与研究2、从程序上来看,(A、确定研究课题)是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
23-24A、确定研究课题B、设计研究方案C、资料收集D、资料分析、总结和评估3、(B)是各种社会研究课题的最主要、最丰富的来源。
24A、个人的想象B、现实社会生活C、个人生活经历D、各种文献资料4、确定研究课题是明确研究目的和(C),而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完成目标进行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25A、方案B、预算C、方向D、结果5、确定研究课题是明确研究目的和方向,而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完成目标进行(C)选择和工具准备。
25A、方向B、预算C、道路D、结果6、收集资料这一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资料收集的(D)。
27A、数量B、客观C、全面D、质量7、探索性研究主要收集(A)。
29A、定性资料B、定量资料C、主观资料D、客观资料8、描述性研究主要收集(B)。
29A、定性资料B、定量资料C、主观资料D、客观资料9、(C)是区别解释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关键之处。
29-30A、有无客观依据B、有无主要观点C、有无理论假设D、有无理论结果10、解释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A)。
29A、延续和深入B、开始C、必要条件D、结束11、截面研究是指在某一(B)上,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研究。
31A、时段B、时点C、时期D、时空12、人口普查是典型的(B)。
31A、历时研究B、截面研究C、趋势研究D、同期群研究13、(A)是研究的基本单位。
34A、分析单位B、分析内容C、研究内容D、研究方法14、研究内容是指分析单位的(C)与特征。
34A、数量B、质量C、属性D、表象15、(A)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单位。
35A、个人B、群体C、组织D、社区16、组织是由具有(D)的一群人组成的单位。
36A、共同民族与正式分工B、共同民族与非正式分工C、共同目标与非正式分工D、共同目标与正式分工17、社区是一定(A)的人们生活共同体。
36A、地域B、文化C、民族D、空间18、(B)是重点调查的关键问题。
41A、确定典型B、确定重点C、确定方法D、确定方向19、重点调查多使用于(D)。
41A、社会文化领域B、社会科学领域C、社会政治领域D、社会经济领域20、(A)是典型调查的关键。
43A、选取典型B、确定重点C、确定方法D、确定方向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ABDE)。
23A、确定研究课题B、设计研究方案C、编制研究方案D、资料收集E、资料分析、总结和评估2、获得社会研究课题的灵感通常来自(ABC)。
24A、现实社会生活B、个人生活经历C、各种文献资料D、他人生活经历E、个人的想象3、下面哪些原则是任何一个研究课题的确定都必须遵循的(DE)。
25A、客观性B、系统性C、逻辑性D、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E、选择的课题要切实可行4、设计研究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AE)。
26A、关于研究内容的统筹与设计;B、关于研究方向的统筹与设计;C关于研究时间的统筹与设计;D、关于研究方法的预先规划与安排E、关于研究事务的预先规划与安排5、保证资料收集质量的措施主要有(AB)。
27A、提高调查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B、加强对实际资料收集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纠正C、增加调查员的数量D、加强对调查员的管理工作E、增加资料收集的方法6、按研究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社会研究主要可以分为(CE)41A、探索性研究B、理论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应用性研究E、解释性研究7、按研究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社会研究主要可以分为(BD)30A、探索性研究B、理论性研究C、描述性研究D、应用性研究E、解释性研究8、按研究时间维度的不同进行分类,社会研究主要可以分为(BD)31A、探索性研究B、截面研究C、描述性研究D、历时研究E、解释性研究9、历时研究可以分为哪些具体研究方法(ABC)。
33A、趋势研究B、同期群研究C、同组研究D、非同期群研究E、异组研究10、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ABCDE)。
44A、个人B、群体C、组织D、社区E、社会产物11、在实际社会研究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分析单位不明确、分析层次混乱等造成的错误,主要有(AD现统称层次谬误)。
37A、区位谬论B、单位谬论C、繁化论D、简化论E、简便论12、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ABC)。
38A、特征B、意向性C、行为D、表象E、思想13、按调查对象选择的不同进行分类,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可以分为(ABCDE)39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E、个案调查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理论定义是用(C)说明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
48A、图表概括B、数字概括C、文字概括D、理论概括2、理论定义是用文字概括说明一个概念的(C),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
48A、内涵B、外延C、内涵和外延D、性质3、操作化定义就是对概念从(B、经验事实)方面给予具体的规定,使理论定义转变为可用于实际调查的经验指标。
49A、理论B、经验事实C、研究D、社会4、操作化定义就是对概念从经验事实方面给予具体的规定,使理论定义转变为可用于实际调查的(B)。
49A、理论指标B、经验指标C、研究指标D、客观指标5、我们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从抽象的概念到现实世界的调查研究。
(D)49A、概念→操作定义→理论定义→现实世界中的测量B、概念→操作定义→理论定义→虚拟世界中的测量C、概念→理论定义→操作定义→虚拟世界中的测量D、概念→理论定义→操作定义→现实世界中的测量6、把概念从理论层次逐渐降低到操作化层次就是寻找(A)来说明概念的属性。
56A、一组指标B、一组数字C、一组文字D、一组图表7、把概念从理论层次逐渐降低到操作化层次就是寻找一组指标来说明概念的(A)。
56A、属性B、表象C、特征D、意义8、测量层次分类法是(A )于1951年创立的。
62A、史蒂文斯B、西蒙C、华莱士D、风笑天9、定类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A)的鉴别。
62A、性质或类别B、等级或顺序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D、比例或比率关系10、定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B)的鉴别。
62A、性质或类别B、等级或顺序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D、比例或比率关系11、定距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C)的测量。
63A、性质或类别B、等级或顺序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D、比例或比率关系12、定比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D)的测量。
63A、性质或类别B、等级或顺序C、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D、比例或比率关系13、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计量方法时能产生相同的(B)。
64A、思路B、结果C、信心D、程度14、效度是指测量的( D)。
66A、可信度B、可靠性C、真实性D、准确性二、多项选择题1、对概念定义的做法通常有(AB)。
48A、理论定义B、操作化定义C、实践定义D、系统化定义E、客观化定义2、对概念进行理论定义的步骤有(BC)。
48A、将概念进行归类B、将概念进行分解C、从各类型中抽出它们的共同属性和特征,对概念进行理论定义D、从各类型中抽出它们的表象,对概念进行理论定义E、从各类型中抽出它们的共同点,对概念进行理论定义3、操作定义的设定的方法有(CDE)。
49-50A、用主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操作定义B、用看不见的社会现象来设计操作定义C、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操作定义D、用看得见的社会现象来设计操作定义E、用社会测量的方法来设计操作定义4、将概念转化为若干指标常用的方法有(BD)。
56A、实践的办法B、经验的办法C、感性的做法D、理性的做法E、理论的做法5、根据测量内容的数学特征的不同,可以把社会测量分为四个层次,具体包括(ABDE)。
62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性测量D、定距测量 E、定比测量6、定类测量中使用的类别必须具有( CD)。
62A、客观性B、科学性C、互斥性D、穷尽性E、系统性7、检测信度常用的方法有(BCD)。
65-66A、内容判断法B、重复检验法C、对分法D、标准法E、交互检验法8、检测效度常用的方法有(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