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提升课件第1章

矿井提升课件第1章


翻转式(多用于金属矿)
斜井后壁卸载式箕斗
2、罐笼:
装运多品种货载,人员设备、矸石、材料、煤。其适应 能力强,假如一个矿井品种多,只有用罐笼提升才能把种类 分开。一般小型矿井(年产量An≤45万吨/年)主副井均用, 大型矿井副井用。 单层 立井罐笼 多层 斜井罐笼( 台车)
3、人车:
斜井运人。 使用人车的目的:缩短采矿的非生产时间, 减少矿工的体力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
3、矿井提升的任务
沿井筒提升煤炭(或矿石)、矸石、下放材料、升降人 员和设备。
三、矿井提升的特点及对它的要求
1、特点
1)、运行距离短,运行速度快,往复频繁运转。 2)、是矿山最庞大、最复杂的机械——电气机组。
3)、价格昂贵,初期投资大。
4)运转费用高,电耗大。 2、要求 运行准确,安全可靠。
第一章
C·An· af Tx"· Q= 3600 t· br
(吨/次)
按计算的Q值选择标准容器。箕斗的名义载重量有平计 算提升设备的提升能力,在进行力计算时,应采用箕斗的 实际载重量:Q = v· 。 γ 若采用罐笼提升,首先按运输用的矿车规格决定罐笼的吨位, 其次根据计算的Q值决定罐笼的车数和层数。
Q (1)采用单层罐笼时:每层车数= q
矿井提升设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提升容器 提升钢丝绳 缠绕式提升机 提升机与井筒的相对位置 矿井提升系统的运动规律 斜井提升 多绳摩擦提升 矿井提升机的拖动与控制

一、提升设备的发展 1、国外发展

1827年德国设计出第一台蒸汽驱动的提升机。
1877年生产出第一台摩擦提升机。 1905年制造出第一台电动提升机。 1938年瑞典设计出了第一台多绳摩擦提升机。 2、我国发展
H---提升高度
Hs---井筒深度
H=Hx+Hs+Hz
Hx---卸载高度,箕斗为15~25m;罐笼为 0~20m Hz---装载高度,箕斗为15~25m;罐笼为 0
3)、一次合理提升量的计算
一次提升量Q——矿井提升机一次所提的有益载荷。在经 济提升速度和经济提升时间下,完成年产量An时的一次提升量。 已知:矿井年产量An,年工作日为br,日提升小时数为t, 假设Q已知。 3600 则矿井实际年产量= Q· br t· Tx" 由《规范》知,矿进实际年产量=C·n A ∴ C·n= 3600 Q· br A t· Tx" C·An ·Tx" (吨/次) Q= 3600 t· br C---提升不均衡系数(主井提升设备),与井底有无煤 仓有关。有煤仓:C=1.1~1.15 无煤仓:C=1.20。 新设计矿井br=300天, t=14小时。
正常提升位置
8 dz 8
滑楔开始接触制动绳
dz
滑楔最大垂直行程位置 0.7dz
四、对防坠器的要求
1、任何条件下都能平稳可靠的制动住下坠的罐笼。 2、保证人身安全,罐笼最小载荷时(1人)制动减 速度不能大于5g(最大不超过3g),重罐时不小于1g。 3、结构简单重量轻。(不易做到) 4、动作灵活,便于维护、检查,不能误动作。 5、防坠器空行程时间〈0.25(s)。 6、主要部件的安全系数要满足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
物料的罐笼,必须装设动作可靠的防坠器。
一、防坠器的构成:
1)开动机构——弹簧 2)传动机构——杠杆 3)抓捕机构——工作机构 4)缓冲机构——缓冲器。
1、开动机构及传动机构: 采用四条垂直布置的弹簧做开动机构,分别驱动两组 抓捕器。传动机构由杠杆组成。
主拉杆
3、摇台 它在井口、中间、井底水平均可使用。它的结构便于自动化, 对停罐的准确性要求较高,新设计的矿井均使用摇台。摩擦提 升必须使用。
第四节
一、竖井箕斗
箕斗及装载设备
我国矿山广泛使用固定斗箱底卸式平板闸门箕斗。 平板闸门的优点: 1)结构简单、严密; 2)关闭闸门冲击力小; 3)卸载时洒煤少; 4)由于闸门向上关闭,对存煤有向上捞回的趋势, 产生长箕斗造成断绳的可能性小; 5)改善井架受力。 缺点:需装设可靠的闭锁装置。
2)多绳普通罐笼的结构特点:
A、多绳悬挂,钢丝绳是偶数根,为了克服钢丝绳的旋转。 B、有了张力平衡装置,使每条绳子的出力基本相等。 C、没有防坠器,多绳不可能同时都断安全性比较高。 D、设有加配重的空间。(改善防滑条件) E、有尾绳悬挂装置。 F、内设上下可移动的框架,在框架上有阻车器、轨道。
二:普通罐笼的标记说明:
1)单绳普通罐笼 G L S Y —1×2/2
层数 矿车数
矿车名义载重量(吨)
阻车器形式 绳罐道 立井 罐笼
GLGY—1.5×2/2
刚进罐道
2)多绳普通罐笼
GDSY—1.5×4/90×6
钢丝绳数目
每根钢丝绳悬挂装 置的承受能力
矿车数 矿车名义载重量 多绳(立井)
第二节
防坠器
防坠器装在立井单绳罐笼上,断绳时将罐笼平稳 地支撑在井筒中的罐道(或支撑绳)上。
横梁
连板 制动绳
拨杆 拉力弹簧
2、抓捕机构
采用背面带滚子的楔型抓捕器。 滑楔具有1:10的斜度,正常提升 时与制动绳之间有8mm的间隙;断绳后 滑楔上提消除间隙,并压缩制动绳。
3、缓冲机构:
靠装在井架平台上的 缓冲器起作用。 作用:保证断绳后罐 笼制动过程的平稳性。
滑块 小圆轴 螺 母
4、拉紧装置
第三节
罐笼承接装置
1、承接梁 只用于井底水平,是一种最简单的承接装置,易发生蹾罐事 故。 2、罐座 可用于井底和井口水平,中间水平不允许使用。 优点:停车准确,便于矿车出入,推入矿车产生的冲击负荷, 由罐座承受,钢丝绳不承受。 缺点: (1)操作复杂易过卷 ; (2)下放罐笼时,必须先稍向 上提井口罐笼,罐座才能自动收回,再提升时钢丝绳受到冲击 载荷。
2)、经济提升时间Tx"
Tx " -指以经济提升速度完成An的前提下,提升一 次有益载荷所需的时间。 以立井箕斗提升为例: 为了保护卸载曲轨,而不使运行中的冲击力过大,而 冲击井架,箕斗有一个初加速阶段。
V Vm
t0 t1
t2
t3
t4 t5 θ
t
Tx " =t0+t1+t2+t3+t4+t5+θ
在计算中把速度图简化,其条件为: 1)把初加速,主加速合二为一,令a0=a1; 2)设a1=a3=a 均为匀加、减速运动; 3)爬行阶段的时间与爬行的操纵方式有关,又因t5很短, 一般(t5=1s),把它包括在爬行时间以内,给出μ,箕斗提升: μ=10(S),罐笼提升:μ=5(s).
第五节
容器的导向装置
一、用途 防止容器摆动。 二、罐道的分类 1、木罐道:不耐用,维护量大。 2、刚性罐道: 1)、钢轨罐道——只用于箕斗,并且速度和载 荷均不大的场合。 2)、组合罐道 槽钢组合 槽钢组合 3、钢丝绳罐道:安装工作量小,建设时间短,维 护简便,运行平稳、可靠。但使用中摇动量大,从而 使井筒断面增大。
楔形绳卡
框架 罩子 可调节 溜煤板 斗箱
闸门 连杆 卸载滚轮
钢轨罐道罐耳 套管罐耳
立井单绳箕斗的名义载重量有:3、4、6、8、 9、12 16、20T几种。 立井多绳箕斗的名义载重量有:4、6、9、12、 16T几种。
二.装载设备:
1、定量斗箱装载设备 2、定量运输机械(皮带称) 自动化程度高,寿命短。可大大降低洒煤量,并能保证提升 工作的正常化。
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述
提升容器
普通罐笼 防坠器 罐笼承接装置 箕斗及其装载设备 容器的导向装置 容器的选择计算
一、 提升容器:
指专门用来装运煤炭,材料,人员和设备的工具.
二 、提升容器的分类:
1、
箕斗:
底卸式 立井箕斗 侧卸式
扇型闸 平板闸门 垂直侧板闸门 圆板闸门
(2)采用多层罐笼时:罐笼的层数= 一般优先选用单层单车。
。 Q nq 。
4)、计算一次提升时间Tx'及完成年产量An的提升速度Vmax' 目的:1)为选择电动机提升机提供参数; 2)检查所选容器是否能用。 (A)计算Tx'
Tx'=
3600· ·r· t b Q C·An ·f a
(B)计算Vmax' Vm H Tx" = a + V +μ+θ ∵ m ∴ Vmax'2-a[Tx'-(μ+θ)] Vmax'+aH=0
1953年抚顺重型机器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缠绕式双筒提升机。
1958年洛阳矿山机器厂制造了第一台多绳摩擦提升机。 1971年设计制造了JK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
二、矿井工作及其任务
1、矿井提升工作 沿井筒的运输工作。 是地面 2、提升设备 井下的咽喉要道。
提升机
天轮 架等。
提升钢丝绳
提升容器 井
副井 井底车场 主井
2)如何确定罐笼吨位:
由固定车箱式矿车的吨位决定罐 笼的吨位。 原因: (1)减少中转环节,运输连续性好,提高设备的效率能充 分发恢。 (2)减少煤的块度的破碎,保证煤的质量。
2、多绳普通罐笼: 1)使用多绳罐笼的原因: 随着矿井一次提升量的增大和矿井深度的加深,使提 升钢丝绳的直பைடு நூலகம்d增大, d↑(钢丝绳的直径)→D↑(提 升机滚筒直径)就使得提升机外形尺增加,给运输、安装带来 困难。为避免现以上问题,多用多绳普通罐笼。
V Vm
t1
t2
t3
μ
θ
t
Tx " =t1+t2+t3+μ+θ= a m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