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60分)1、配对比较的假设检验,符合参数检验条件,能否出现t检验结果P>0.05;而非参数检验P<0.05的结果?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解释检验结果?有可能,因为非参数检验检验效能低(具体自己she)2、某市为了解该地居民发汞(μmol/kg)的基础水平,为汞污染的坏境监测积累资料,对238名留住该市一年以上,无汞作业接触史,无明显肝、肾疾病的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表1:238名居民发汞含量(μmol/kg)发汞含量1.5~3.5~5.5~7.5~9.5~11.5~13.5~15.5~17.5~19.5~21.5人数20 66 60 48 18 16 6 1 0 3(1)说明此频数分布的特征;选用何中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较好?分布特征:正偏态分布。
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几何均数;or中位数?(不确定)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四分位数间距(2)计算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正常值范围(只写公式,不必计算)。
因为资料呈负偏态分布,故应使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参数范围,因为发汞过高为异常,应制定单侧95%参考范围。
用公式:P x=L X+i*(n x% —∑f x)/f x3、标淮差与标准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具体答案详见教材75页。
4、某医师对某年某医院的住院病人按不同职业进行分组统计,结果见表2。
该医师得到结论:全体病人中工人占75%,农民占10%。
因此,工人比农民更容易患病,提示工人的健康状况应受到重视。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表2:某年某医院住院病人按职业分组情况职业患病人数百分比(%)工人750 75农民100 10其他150 15合计1000 100为什么?不合理,因为该医师所计算的指标是构成比,只能说明全体病人中,工人、农民及其他所占的比重,不能说明3种职业患病的频率或强度,该医师犯了以构成比代替率的错误。
4、某年级一班、二班各有学生50人。
从两个半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一班平均身高160cm ,二班平均身高154cm ,能否认为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高于二班?为什么? 不能进行此推论,理由如下。
从一、二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一、二班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一、二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
既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
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高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5、某研究探讨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得到r =0.89,同时算得b =-1.35,该分析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理由如下。
YYXX XY l l l Y Y X X Y Y X X r =----=∑∑22)()())((,2()()()XY XXX X Y Y lb X X l --==-∑∑r/b=÷,所以r/b>0,而题中求得r/b<0,所以结果不正确。
6、什么是检验效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果两个总体参数间确实存在差异即H1:μ≠μ0,使用假设检验方法能够发现这种差异(即拒绝H0)的能力被称为检验效能,记为(1—β)。
检验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样本含量,增加样本含量能增加检验效能。
7、为了比较 3种不间疗法的对白血病患者最初缀解期之间疗效是否有差别,一些白血病患者被随机地分入甲、乙、丙3种不同疗法组中接受治疗。
研究者采取了t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这种分析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
不正确,理由如下。
想要比较三组均数是否两两不同,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作多次比较,会增大犯Ⅰ型错误的概率,应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再用SNK法两辆比较。
8、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基本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
9、某地区某疾病连续3年患病率分别为6.0%、9.0%、12.0%,则该病3年总的患病率为:(6.0+9.0+12.0)/3=9.0%。
此算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理由如下。
对于分组资料计算合计率时,不能简单地把各组率取平均数,而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再求出合计率。
二、分析题(34分)1、随机将20只雌体中年大鼠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不接受任何处理,乙组中的每只大鼠接受3mg/kg的内毒素,分别测将两组大鼠的肌酐(mg/L)如下:甲组:6.2 3.7 5.8 2.7 3.9 6.1 6.7 7.8 3.8 6.9乙组:8.5 6.8 11.3 9.4 9.3 7.3 5.6 7.9 7.2 8.2(1)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资料类型:定量资料;研究设计类型:配对设计资料。
(2)试检验两总体均值之间有无差别?请写出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必计算。
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μd=o,两组大鼠肌酐含量没有差别。
H1:μd≠0,两组大鼠肌酐含量有差别。
α=0.05②,计算检验统计量。
首先计算差值d以及d2,再计算∑d,∑d2,d^,Sd,以及标准误(实在是打不出来了,~~o(>_<)o ~~),最终求得t③,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若P>0.05,按α=0.05,不拒绝H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大鼠肌酐含量没有区别。
若P<0.05,按α=0.05,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大鼠肌酐含量有区别。
2、某人欲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血样中某抗体的检出率,将150份血佯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
已知甲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0%,乙组阳性检出率为50%,两种方法共同检出45例。
(1) 将资料整理成合理的表格形式。
甲组 乙组合计+ —+ 45 45 90 —30 3060 合计 75 75 150(2)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 资料类型:定性资料or 分类资料or 计数资料 研究设计类型:配对设计资料 (3) 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无差异?(χ20.05,1=3.84)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B=C ,即两组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相同。
H1:B ≠C ,即两组检验方法的检出率不同。
α=0.05②,计算χ2和自由度。
cb c b +-=22)(χ=3③,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表得P >0.05,按照α=0.05水准,不拒绝H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有不同。
3、下表资料是某药治疗两种不同病情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疗效,表3:某药对两种病情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疗效 单纯型 单纯型合并肺气肿控制6542显效18 6有效30 23无效13 11合计126 82(1)该资料属于何种类型?该研究设计属于何种类型?资料类型:分类资料or定性资料or计数资料研究类型:等级资料(2)该药对两种病情的疗效是否不同?请写出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不必计算。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某药治疗两种不同病情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疗效相同H1:某药治疗两种不同病情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疗效不同α=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T值(1)编秩将两组数据按照等级顺序由小到大统一编秩。
(2)求各组秩和以各疗效等级的平均秩次分别与各等级例数相乘,再求和得到T1,T2(3)确定统计量T值3,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若P<0.05,按照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该药物治疗两种疾病的疗效有差别,若blabla 三、SPSS结果分析题(6分)研究成年男子(尸检)肾脏重量与心脏重量之间的是否有数量依存关系,收集到其10个相关的数据见表4:表4:10名成人男子肾重与心重数据病人编号肾重X(g) 心重Y(g)1 333 2712 357 4393 361 3284 305 3265 269 276 6 340 3057 369 4048 312 2629 268 255 10354350Tests of NormalityKolmogorov-Smirnov(a)Shapiro-WilkStatisticdf Sig. Statisticdf Sig. 肾重 .169 10 .200(*) .892 10 .180 心重.17010.200(*).90610.258* This is a lower bound of the true significance. a Lilliefors Significance CorrectionANOVA(b)Mod el Sum of Squares dfMean Square F Sig. 1Regressi on17843.3401 17843.3408.652.019(a)Residual 16499.0608 2062.383Total 34342.4009a Predictors: (Constant), 肾重b Dependent Variable: 心重Coefficients a-71.890134.545-.534.608-382.151238.3721.204.409.7212.941.019.260 2.148(Constant)肾重Model1B Std. Error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eta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t Sig.Low er Bound Upper Bound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B Dep enden t V ariable: 心重a.(1) 资料是否符合直线回归分析的条件?(线性、独立、正态、等方差)由表1、2、3知,资料满足正态性、线性、方差齐性,所以资料符合直线回归分析的条件。
(可能需要具体说明为什么满足这些,不过我实在是不想写了……虐心)(2) 成年男子(尸检)肾脏重量与心脏重量之间关系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若有写出回归方程,并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
1, 由散点图知,二者有直线趋势,故可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2, 由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由spss 数据可知a=-71.89,b=1.204 3, 所以直线回归方程为:y^=-71.89+1.204x 用t 检验对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β=0,即肾重与心脏重量之间无直线回归关系 H1:β≠0,即肾重与心脏重量之间有直线回归关系 α=0.052, 计算检验统计量由spss 数据可知,t=2.9413,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由spss结果可知,P<0.05,按照α=0.05水准拒绝H0,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肾重与心脏重量之间有直线回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