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岭地区人文经济介绍

铁岭地区人文经济介绍

经济概况农业实力雄厚铁岭素有“辽北粮仓”之称,拥有4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25亿公斤以上,其中玉米20亿公斤,出口量占全省三分之二。

铁岭是辽宁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市肉牛、生猪、鹿、羊和家禽饲养量已分别达到126万头、328.5万头、2.5万只、55.2万只和8660万只。

西丰县、昌图县、铁岭县、开原市为全国桔杆养牛示范县,铁岭市是全国桔杆养牛示范区;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为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昌图黑猪”是辽宁省地方优良品种;昌图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豁鹅之乡”;西丰参茸药材市场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参茸集散地,2008年11月12日,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鹿乡”称号。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17万亩,年产量270万吨。

其中保护地面积达26万亩,年产各类鲜细蔬菜160万吨。

工业存量可观现有机械、电子、冶金、煤炭、橡塑、食品、制革、医药、化工、纺织等35个行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9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7家。

拥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骨干企业。

铁岭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低压大口径阀门生产企业,辽宁国能集团铁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干燥设备科研、实验、生产基地,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复合体橡胶密封条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有煤炭、钢材、铜铝材、阀门、起重设备、化工设备、干燥设备、水泥、橡塑制品、平板玻璃、机制纸、针纺织品等1750多种。

其中有200多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部、省优质产品,有170多种产品打入到国际市场。

水电资源充足全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纵贯境内100多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9条,水库94座。

清河、柴河、南城子、棒子岭4大水库蓄水量均在2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清河水库蓄水量为9.7亿立方米,地下可利用的水资源存量12.9亿立方米。

铁岭不仅水源充足,而且水质好,在全省最优,达到国家规定的2级以上饮用水标准,特别适宜水质要求高、耗水量大的工业用水需要。

境内有铁岭、清河两大发电厂,装机容量达250万千瓦,年发电量113亿千瓦时,是东北电网的骨干电厂。

充足的水电资源为工农业的生产、城乡建设及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矿藏储量丰富有煤炭、石灰石、白粘土、硅灰石、大理石、花岗岩、铜、铁、锌、金等各类矿产29种,已开发利用 20余种。

其中,煤炭储量22亿吨,占辽宁省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铁法煤业集团,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吨。

区域位置优越地处东北亚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吉林、黑龙江两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

在半径百余公里的范围内,有辽吉两省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四平、吉林、长春、辽源等10余个大中城市,总人口近3000万。

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化工业为主,唯有铁岭在区域分工上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

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开发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铁岭市面积12966平方千米,人口302万人(2004年)。

银州区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 34万。

银州区农业优势明显。

全区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上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适合种植各类适时和错季蔬菜,更适合名、特、优、新蔬菜品种的种植和建设观赏农业基地;银州区是辽宁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拥有良好的肉牛、生猪、鹿、羊和家禽饲养基础。

目前,已基本形成养殖、饲料、屠宰、肉禽加工的等产业链条,部分产品面向全国、享誉国际,非常适宜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开发。

银州区工业基础雄厚。

拥有大量存量资产和专业化的生产技术,拥有立足辽北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铸造、橡胶制品、出口服装加工等新兴企业一百余家,产品达一百五十余种,其中十多种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特别是实行与市资源共享后,城区内的百余家大型企业已成为银州区对外招商的有效平台。

区内有中国最大的低压大口径阀门生产基地—铁岭阀门厂,产品远销3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最大的干燥设备科研实验、生产制造和检测中心-辽宁国能集团铁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8个系列300多种规格型号的成套干燥设备,其发行的A股股票已在沪市上市;中国最大的卫星接收天线生产企业—铁岭陆平机器厂,产品覆盖到中国各大军种、银行系统、证券系统、新闻系统,并出口到缅甸、巴基斯坦等国。

全国最大的水泥包装生产企业—铁岭水泥纸袋厂,年生产各类水泥包装袋3亿条。

近年来,银州区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涌现出华银集团、北亚药用油、浩远木业、山竹服饰、归燕防盗门、福香居、喜盈盈食品工业公司等一批支柱企业,粮油与肉禽加工、冶金机械、服装加工和食品工业已成为主导产业,同时,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也正在向规模化、高科技的新兴产业发展。

先后兴建了龙首市场、天兴超市、爱客玛超市、方圆医药等大型商业集团,崛起了一批高中档购物中心连锁店知名品牌专卖店。

由香港雨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人民币兴建的裕路商业城,将成为辽北地区最大的特大型综合商场。

这些工业企业构成了银州工业体系框架。

现在,这些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国内外合作伙伴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改造,合作空间也十分广阔。

调兵山市面积263平方千米,人口 24万。

调兵山市位于辽宁省北部。

中共调兵山市委、调兵山市人民政府设在市中心的调兵山. 1956年,这里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田,1982年成立铁法市因该市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

丰富的资源使这座城市如虎添翼,煤炭工业是这座城市的支柱产业。

闻名全国的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1445万吨的国家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铁法煤业集团就坐落在这里。

2010 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80 亿元,增长 50%,三次产业比为2.9∶68.8∶2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3.5 亿元(原体制为 8.5 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 52.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50 亿元,增长 5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31.3 亿元,增长 25%;实际利用外资 2500 万美元,增长20%;出口创汇 6000 万美元,增长 4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1 入 21600 元,增长 20%;农民人均纯收入 10600 元,增长 24.7%。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1年,调兵山市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在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96位。

在县域经济东北三十强中排名第13位。

开原市面积2825平方千米,人口 58万。

开原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产条件优越,全市年均粮食总产量达到50万吨,是国家重点粮食主产区之一。

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绿色稻米、良种繁育、苗木花卉、优质水果、蔬菜、烟叶六大种植业基地,培育了盛仓绿色稻米、春红草莓、象牙山南果梨、大红石榛子、刘二爷大蒜等8个知名品牌。

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1000万元,地区财政收入30386万元。

引进域外资金1303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104万美元。

出口创汇1609万美元。

工业生产总值684270万元,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5960户,从业人员达到73976人,上缴税金15218万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6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5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亿元。

开原市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实施重调控、抓技改、强服务的工作措施,持续提升了传统产业,壮大了优势产业。

其中,以打造全国著名的起重机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快引进、培育具有整机生产和配套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研发高端产品,形成了以卫华重工、三洋重工为代表的优势明显、配套完善、发展势头强劲的起重机制造产业集群;同时还重点发展了以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德尔环保新材料产业园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益海嘉里、亨泰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哈深液化设备、奇源电力节能变压器、远大科技浸渍炉等专利产品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循环经济物流产业园为依托的再生资源产业;以中小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有效提高了新型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打造了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去年开原人创造了种植12万亩、销售15亿元的纪录,销售网络覆盖了长江以北14个省(区、市)的200多个大中城市。

只有616户人家,私家车超过了100台。

这里,你随便走几步,就可以看见一个百万富翁;随便聊聊天,就可能发现某人的身家已经过千万了。

这里的苗木销路近到东三省,远至新疆,“闯遍”大江南北。

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就业。

据统计,目前开原市苗木花卉产业经营业户已发展到3万户,从业人员近8万人。

随着生意不断扩大,开原市还涌现出了600多名苗木花卉经纪人。

今年以来,苗木花卉经纪人已在网上销售苗木花卉8000多万株。

最近台州巨子有限公司在开原市投资兴建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的塑料模具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塑料模具、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电子及通讯塑料模具及建材塑料模具为装备制造业配套的四大支柱模具产业。

一是汽车模具:我国汽车、摩托车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型号车将被淘汰出局,消费者除追求其性能更为完善、配制更为优良外,对车辆外观也将有更高愿望。

汽车、摩托车只有不间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型号才能适应购买者胃口,而每一型号的汽车都需要几千副模具,价格上亿元。

每一型号的摩托车都要近千副模具,价值1000多万元。

且每种汽车改型时将有八成模具要淘汰。

二是家电模具:现在生产一台电冰箱约需模具350副,价值400万元;生产一台全自动洗衣机需模具200副,价值3000万元;生产一台空调器的塑料模具就有20副,价值150万元。

三是电子和通讯产品模具:这类模具市场中,音像产品占大头,其中尤以彩电模具为主。

生产一台微机需模具30多副,且由于通讯产业发展迅猛,通讯产品也更新得快,对模具的需求也很大。

四是建筑、建材方面:今后五年塑料门窗、塑料排水管和装饰塑料制品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到2010年,塑料门窗的普及率和塑料管的普及率达到30%~50%,对模具的需求会有很大增长。

生产塑料管件、门窗的模具企业,发展前景很好,“入世”后也不会受到冲击。

罗百辉指出,我国模具工业已从过去依赖进口的附属产业走向独立的新型产业,我国已成为模具生产和消费大国,世界模具生产中心也正在向我国转移。

但是,目前我国模具行业发展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继续加以改进。

具体表现为: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还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诸如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电子接插件等电子产品模具等高档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