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梅馆记》练习答案

《病梅馆记》练习答案

病梅馆记·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就是
[ ]
A.梅以曲为美
B.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余船以次俱进
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就是
[ ]
A B .未可明昭大号以天下之梅也之以法
.兼仗父兄之文人画士之祸之绳绳烈烈⎧⎨⎩⎧⎨⎩
C D .汝心之,固不可彻或曰:“梅以曲为美……”也
.助方略文人士固固画画⎧⎨⎩⎧⎨⎩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就是
[ ]
A.以夭梅病梅为业
B.遏其生气
C.纵之顺之
D.必复之全之
4.为下文各句中的“病”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君之病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 ]
(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 ]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 ]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 ]
A.忧虑、担心
B.病、疾病
C.病态的
D.困顿
E.使……病
5.给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答案。

(1)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 ]
A.解开
B.清除
C.解释
(2)既泣之三日
[ ]
A.眼泪
B.小声哭
C.通“气”
(3)予本非文人画士
[ ]
A.本来
B.根本
C.版本
(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
A.不得志
B.尽,竭尽
C.阻塞不通
6.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就是
[ ]
A.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B.人皆得以吏使之
C.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D.安得使予多暇日
二、常识填空
7.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字________,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本文写作方法就是________,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的“________”,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

8.龚自珍曾作《乙亥杂诗》,在诗中她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9.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译:
10.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译:
1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译:
1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译: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C E D A
5.(1) A (2) B (3) A (4) B
6.A、D
7.璱人、思想、文学、托物言志、人才观
8.不拘一格降人才
9.以树身倾斜为美,端端正正的就没有好形态。

10.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种独特的嗜好与隐私明确地告诉卖梅树的人
11.我买了三百盆梅树,都就是病态的,没有一盆就是完好的。

12.我本不就是文人画士,甘愿蒙受羞辱,开辟一间“病梅馆”来安置它们。

综合练习
1、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原因。

开头一句引出议论对象。

接着作者又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
无态。

”这一个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

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忌恨与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的庸才与奴才。

其中,“固也……”一句,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就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与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就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

作者提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从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就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

斫正、删密、锄直,就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就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

她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与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就是委曲、奸邪与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

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她们。

这就就是本文所揭露的斫正、删密、锄直的具体内容,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

2、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在《己亥杂诗》中寄托的理想,在本文得到了体现。

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自己疗梅的行动与决心后,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疗梅的苦心。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局面。

因此,她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然就是积极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明知她的思想行为会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她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3、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

答: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就是托物言志。

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就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

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就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

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