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特点(课堂PPT)
5
(3-7岁)儿童性格的形成期
• 爱劳动:自主力强,穿衣、吃饭 都要求自己做,主动帮成人做事。
• 有同情心:关心老人愿意帮助他 人,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
• 道德感和美感:具有爱人民、爱 祖国的萌芽,喜爱唱歌、跳舞、 朗诵诗等。
• 克服困难的态度:遇到困难努力 去克服,并想出办法去完成任务。
• 独立性逐步得到发展。
• 迟缓的孩子(15%):常常安静地退缩,
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给他积极地接触, 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
9
对儿童性格的培养
• 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 培养独立性:一是日常生活的独立性;二是精神生活 方面的独立性。
• 培养果断性:即在遇到困难时,能明确而及时地作出 决定,这需要有勇敢、沉着冷静的性格,要在要在日 常生活中不断培养
儿童各年龄段的性格特点及分析
1
在童年、青少年甚至成人的身上,我们往往可以 看到幼儿期的生活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如有个二年 级的小女孩,为了让许多小朋友跟她玩,就买了一些 小玩具,并告诉周围的人,谁跟她玩就可以玩这些玩 具。从她妈妈那儿得知,用玩具等新鲜物品来作为结 交伙伴的手段在她上幼儿园时就有。因为这个女孩长 得非常矮小,在班里的玩伴较少,为了和别人有更多 的机会玩,她就经常从家里拿些好的玩具,去贿赂那 些在班里较有地位的孩子……俗话说“3岁看大,7岁 看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22
• 最理想的教养方式是权威型,但即使是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也需要随着儿童的 成长,在具休的教养策略和方式上进行 调整,这样才能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 总体来看,适应性的变化趋势为:在对 儿童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父母赋予孩 子更多的自主权利,而对孩子的直接控 制日趋减少。
• 好奇好问
• 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勤奋好学,不冷漠讽刺
• 易冲动,自制力差
• 教育:引导深入思考
• 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 教育:树立好榜样,不提供错误榜样。不说反话
11
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12
菜花,上酸菜!
不要为孩子提供反面典型教学 13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 1 家庭系统论 • 主要观点:认为家庭是
6
(8-12岁)儿童性格的逐步定型期
• 易冲动,自制力差 • 模仿性强,易受暗示 • 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 • 个性突出,表现自我 • 即将步入青春期,性格叛逆
7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 同”
—— 性格并非天生, 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儿童的性格是在儿童与周围环 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 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 意义。
整要求
21
不同的控制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Brian Barber,1996)
• 行为控制、心理控制 • 行为控制:是通过严格且合理的纪律规范
儿童的行为,并监控儿童的活动。如:收 回特权或停止玩耍或拿走玩具。 • 心理控制:通过心理策略如收回关爱或引 发自责或罪恶感而试图控制儿童青少年的 行为。
8
把儿童分为三种类型:
• 易带的孩子(75%):生理机能活动由规律,
节奏性强,容易适应新环境,总是情绪愉快,爱玩, 对成人的反应较强,积极强化。
• 难带的孩子(10%):总是在哭,不易抚慰。
进食烦躁不安,睡眠不规则。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 化难。不愉快,与成人关系不密切,成人需要花费大 气力才能使他接受抚爱
• 认知易受引导 • 大脑属于空白,全盘接受外界信息 • 没有是非黑白之分
4
(3-7岁)儿童性格的形成期
• 五大天性(好吃、好动、好奇、好胜、 好表现)
• 模仿能力很强 • 思维想象力丰富 • 性格活泼好动 • 求知欲强:爱提问,有各种各样的兴
趣,注意力比较稳定,善于把开始的 事一直做到底。 • 富于友爱感: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 玩时能友好相处,善于把自己的愿望 与集体相结合。
• 培养自制能力:要将其与培养自觉性联系起来,明确 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养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 好习惯。
• 培养坚持性:平时要培养儿童坚持完成作业,坚持为 集体做事的性格。
• 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小孩子和别人相处好,多照顾别
人,要从小训练,认真去做。
10
对儿童性格的培养:
活泼好动
• 教育:组织力所能及的劳动,不过多限制和干涉
2
性格的发展
• 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 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 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 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 2岁:性格萌芽 • 3-7岁:性格开始形成 • 8-12岁:性格逐步定型 • 18岁:成熟
3
(0-2岁)儿童性格的启蒙期
•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 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一个复杂的互动的社会 系统,各系统之间发生
着双向的调节作用,任
一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对 其他子系统发生影响。
14
1 家庭系统论
• 家庭系统的特点:
• ①儿童不是被动的受 影响者,抚养行为与 儿童行为之间之间的 关系是相互的。
• 任何两个家庭成员之 间的交往都会受到第 三个家庭成员态度与 行为的影响。
15
父母关系
儿童的行 为与发展
教养方式
16
• ②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儿童的 个性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决定的。
• 直接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 • 间接因素--家庭关系、家庭结构、
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等
17
• ③ 系统具有调节功能,随着儿童的发 展,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④家庭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并 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
18
2 父母的教养方式
•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 命令/控制:父母对孩子限制和控制的
程度 • 接纳/反应:父母对孩子提供支持、对
孩子的需要敏感的程度
19
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
命令/控制
专制型
权威型
许多的规则和命令
合理的要求
对孩子的需要和要求 一致的强化
的极少解释和不敏感
敏感对待、接纳孩子
接纳/反应
冷漠型
很少的规则和要求 父母不管孩子且对孩 子的要求不敏感
放任型
较少的规则和要求 父母给予孩子很多的 自由
20
• 权威型教养方式总是和积极的社会性、情 感及智力发展相关相联系。
• 原因:
• 权威型父母对孩子是关爱和接纳的 • 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实行控制,他们会在考虑孩
子观点的同时谨慎解释自己的观点 • 权威型父母会根据孩子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