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火作业管理规范

动火作业管理规范

华能国际本质安全体系安全管理规范SHEO S-022动火作业管理规范2010-07-31发布 2010-08-01实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为加强华能国际所属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依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规定,按照华能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华能国际《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手册》,结合华能国际所属企业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华能国际创建本质安全型领导小组提出。

本规范由华能国际安监部组织编制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华能南通电厂、华能汕头电厂。

本规范编审人员:编制:周利庆、石广荣、郑国强、谢松明、邢培新、张跃、陈勇华初审:常仁杰、静铁岩复审:王海明、王加风、江汉斌、保亮、褚永华审定:叶向东批准:刘国跃本规范由华能国际安监部负责解释。

本规范于2010年7月31日首次发布。

动火作业管理规范1.范围1.1.本规范适用于华能国际所属企业范围内生产、生活、行政办公楼及与生产相关联的区域内任何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规定场所除外)。

规定的场所是指满足设计要求、为动火作业设置的固定场所,如化验室、专门的焊接检修场所、锅炉等。

1.2.本规范适用于华能国际所属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运行人员、检修人员。

本规范同样适用于外包工程中从事外包工作业各级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华能集团《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华能集团《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3.1.动火作业:动火作业系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直接或间接方式的作业: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4)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5)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3.2.一级动火作业:一级动火区是指厂内火灾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很严重的部位或场所,在一级动火区域内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动火作业称一级动火作业,以下区域为一级动火工作票使用范围:1)油区、油码头、油管路及设备:油区围栏内油管道设备,即:油区、供油泵房、卸油泵房、污油池、油管道及其油管道连接的吹扫蒸汽管、有污油的沟道、油管道沟、油加热器等设备;2)锅炉燃油系统的油管道、阀门及其连接的表计等设备;3)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及附件、各类油箱、油缸本体动火;4)汽机油系统、油罐、油箱、供回油管道、污油管5米以内;5)高压厂变、高压备变和主变本体大修时5米以内;6)氢区:距离氢冷发电机组、氢管道阀门、法兰及氢瓶周围10米内,以及排氢管道口附近;制、储氢站及氢库10米以内;氢气管路2米以内;有明显“氢区”标志的区域;7)电解海水制氯:电解海水制氯系统,即:制氯厂房内设备及外部2个次氯酸钠储存罐10米内;8)危险化学品库、氧气和乙炔站等动火;9)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煤粉管道等动火;10)脱硫吸收塔内设备焊接动火;11)涂刷防腐材料的箱体、罐、烟道及其他密闭容器内动火。

一级动火票审批人为厂级领导、安监部门和消防保卫部门。

3.3.二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区是指一级动火区以外的所有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

在二级动火区域内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动火作业称二级动火作业,以下区域为二级动火工作票使用范围:1)油区以外5米内的动火作业;2)距油管路、阀门、连接表计等设备5米以内;3)废油箱及其管道系统;4)距氢气管道2米以外,10米以内的动火作业;5)与系统能用盲板隔开的燃油、控制油、润滑油管道的动火;6)升压站、6KV、400V开关室、煤场、煤仓、煤控室、灰控室、脱硫控制室等;7)制粉系统、输煤系统的落煤斗、滚轴筛、碎煤机、输煤皮带上方等动火;8)其它或易燃物上方及附近;9)电缆上方等动火;10)控制室、计算机机房、通讯机房、、档案室、仓库、车库、6kV配电室、蓄电池室、电缆间、电缆夹层及电缆隧道、柴油发电机房;11)脱硫吸收塔内设备打磨;12)其它防火重点区域。

二级动火票审批人为动火部门领导和消防保卫部门4.职责4.1.动火安全措施票审批人安全职责4.1.1.工作的必要性。

4.1.2.工作是否安全。

4.1.3.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4.1.4.必须到现场核实动火方案和现场情况,符合动火条件后方可审批。

4.2.动火安全措施票签发人安全职责4.2.1.工作的必要性。

4.2.2.工作是否安全。

4.2.3.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4.2.4.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

4.3.动火安全措施票许可人安全职责4.3.1.工作是否安全。

4.3.2.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必要时进行补充,协助开展危害识别。

4.3.3.动火设备与运行设备是否确已隔绝。

4.3.4.向工作负责人交待运行所做的现场安全措施已完善和正确地执行。

4.3.5.向工作负责人正确地说明哪些设备有压力、高温和有爆炸等危险。

4.3.6.动火完工后,负责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并在《动火安全措施票》上签字终结。

4.3.7.当发现动火部位与《动火安全措施票》不相符、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或任何异常情况时,有权拒绝许可。

4.4.动火作业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4.4.1.安全正确地组织动火作业。

4.4.2.进行动火前的检查(见附录A 动火作业检查表)4.4.3.完成检修应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4.4.4.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动火过程中,对所有现场施工人员的“三违”行为,均有批评教育、制止或处罚权,发现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有权停止施工,排险后方可重新动火。

4.4.5.始终监督现场动火工作。

4.4.6.办理动火工作票开工和终结。

4.4.7.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4.5.消防监护人安全职责4.5.1.消防监护人指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在作业现场对动火作业过程实施安全监护的消防人员。

4.5.2.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对动火安全负直接监护责任。

4.5.3.检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和正确。

4.5.4.测定或指定专人测定动火部位或现场可燃性气体或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或粉尘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4.5.5.始终监督现场动火作业的动态,不得离开现场,发现失火及时扑救。

4.5.6.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并在60分钟后在《动火安全措施票》上签字终结。

4.5.7.全面了解动火区域和部位状况,熟练掌握急救方法,熟悉应急预案,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

4.5.8.发现有违反《动火安全措施票》、动火作业程序的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待隐患整改后,方准许继续作业。

必要时停止作业,并通知动火审批人4.6.动火执行人安全职责4.6.1.动火执行人员应经培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4.6.2.动火前必须收到经审核批准、许可的动火安全措施票。

4.6.3.按本工种规定的防火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4.6.4.全面了解动火工作任务和要求,动火作业前,核实动火部位、动火时间,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已落实,方可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动火。

4.6.5.在动火过程中,发现不能保证动火安全时有权停止动火。

4.6.6.动火作业人应按规定摆放动火设备,正确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器具。

4.6.7.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4.6.8.在进行电焊作业时严格执行“十不焊”:1)不是电焊工不能焊;2)重点要害部位及重要场所未落实安全措施不能焊;3)不了解焊割地点及周围情况不能焊;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性不能焊;5)盛装过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的容器(如气瓶、油桶、槽车、贮罐等)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能焊;6)用可燃材料(如塑料、软木、玻璃钢、谷物草壳、沥青等)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等的部位,或火星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7)有压力或密闭的导管、容器等不能焊;8)焊接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9)在禁火区内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不能焊;10)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不能焊5.流程与风险分析5.1.管理流程图一级动火作业流程图见附图1;二级动火作业流程图见附图25.2.风险控制点本标准的风险控制点:动火范围及动火作业级别确定、动火工作票的审批、执行安全措施、动火过程安全监护、动火作业结束后的检查和清理5.3.风险分析5.3.1.动火作业定级不准确,动火票安全措施存在漏洞导致火灾或爆炸5.3.2.动火工作票审批不严格或无票作业导致火灾或爆炸;动火票安全措施在执行中存在失误,动火区域没有被可靠隔离导致火灾或爆炸;5.3.3.动火负责人与监护人管理松懈,未及时发现并制止动火执行人的违章作业、动火票过期、作业中随意扩大动火范围等导致火灾或爆炸;5.3.4.动火结束后动火负责人和监护人未检查好现场和遗留火种导致火灾或爆炸。

6.管理内容与要求6.1.基本要求6.1.1.在一级、二级动火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办理《动火安全措施票》。

在抢险过程中动火作业应按应急预案中的规定执行。

6.1.2.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应执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6.1.3.在动火作业准备过程中,有关人员密切配合,进行作业危害分析,识别危险点、制定动火工作方案及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同时将安全措施填入《动火安全措施票》内。

6.1.4.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的原则:即没有经批准的《动火安全措施票》不动火、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动火作业期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严禁与安全作业程序和《动火安全措施票》不符的动火。

6.1.5.动火结束后动火负责人和监护人必须检查现场,做到不遗留任何火种。

动火工作人或负责人或执行人或监护人应在现场留守2小时以上,防止死灰复燃发生火灾事故。

6.2.动火作业许可申请6.2.1.需要动火时,由工作负责人按动火等级申请和履行《动火安全措施票》制度。

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动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动火,凡能拆下来以后动火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严格控制一级动火,尽可能地把动火的时间和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6.2.2.外包项目需要动火时,施工单位(承包商)提出动火要求,由电厂设备或区域责任部门的工作负责人按动火等级申请和履行外包动火安全相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