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材料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材料

教育系统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材料一、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关系的认识。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涉及思想、理论、作风、纪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核心是民主集中制建设。

只有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艺术水平同民主集中制有机的、高度的结合,才能完整的体现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工作。

(一)要坚持集体领导,深化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充分认识集体领导的重要作用,使班子成员自觉地维护集体领导。

只有集体领导,才能出战斗力。

实践证明,集体领导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子成员和集体的聪明智慧,起到推动工作,约束行为,激励干劲,凝聚力量,民主监督,提高效率的作用;只有集体领导,才能出生产力。

不坚持集体领导,在重大问题上就形不成合力,拿不出科学的决策;只有集体领导,才能出凝聚力。

集体领导能够使班子成员思想观念在多元化中求统一,能够使领导行为在差异化中求同步,能够使集体形象在个体化中求整体,能够使领导运作机制在动态中求和协。

(二)要扩大民主范围,创造宽松的民主环境。

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

没有广泛的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在领导班子建设上,一方面要扩大民主范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可能地疏通民主渠道,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把更多的民主对象吸收进来,广开言论,畅所欲言。

另一方面要为民主创造宽松的环境,提高民主质量。

班子一把手要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善于鼓励和引导领导班子成员敞开胸怀、发表不同或反面意见,然后从中吸取提炼有益的东西作为集中的补充。

班子成员同样要做到真心实意,以顾全大局、关心事业的态度,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发表意见和建议。

(三)要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艺术水平。

民主集中制的载体是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艺术水平的载体同民主集中制有机的、高度的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从对基层学校领导班子调查考察和了解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很好,执行民主集中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不排除在个别班子和个别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虽然表象是在具体事、具体问题和具体人上,但根本原因是干部思想素质和民主集中制水平不高的问题。

因此,要通过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艺术水平,使每个班子和每名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达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自主;既严格要求,又心情舒畅;既团结协作,又能开展批评;既敢于决策,又不失民主;既广泛民主,又能科学集中;既多方听取意见,又有各自见解;既开拓创新,又实事求是;既树立威信,又不脱离教职工的效果。

(四)要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水平和质量。

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当二者都较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互相推进,互相补充的情况下,才能使民主集中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

凡是涉及集体领导的重大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其次是严明组织纪律。

凡是经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班子成员必须切实负起认真贯彻执行的责任。

三是强化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凡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每个班子成员都要独立负责地抓好,凡是权限之内的事情,都要善于决策、敢于决策。

四是要建立责任制。

集体决策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该谁干的就由谁干,该由谁负责的就由谁负责,该什么时候完成的就什么时候完成。

(五)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约束力。

实践证明,富有实效的、可操作的制度,是有效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

在制度建设上应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规范性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形式,从而使民主集中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渠道更加广泛畅通,作用更加强劲有力,效果更加明显突出。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对学校班子和于部执行民主集中制状况特别是执行制度状况的考核,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水平。

(六)教育系统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研究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和谐的能力;注重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推动教育发展、服务群众、促进教育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研究广大教职工如何在我县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安心乐教,为民奉献。

要围绕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突出问题,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如何防止和消除学生安全、师德师风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财经纪律安全;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班子配备和干部选拔任用(聘用)的民主质量、如何把干部的德考察准和考察实,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体育局始终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增进领导班子团结、提高领导水平、促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来抓,不断健全落实了党内生活、议事决策等方面的制度,保证了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

(一)主要的做法和经验:1、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

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健全完善了民主生活会、领导成员互相沟通思想、党内外互相监督、定期通报情况、主动联系组织门部参加基层民主生活会等项制度。

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局领导班子都能够以查找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认真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会前班子成员之间能够开展谈心活动,互相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增进理解;在民主生活会上,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全面地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作风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目的,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抓好落实。

2、健全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制度,逐步完善了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机制。

局领导班子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决策前认真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决策中反复酝酿,充分讨论,推动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认真开展和谐班子创建活动。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在局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创建“和谐班子”活动,创建活动中能够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前提,以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基础,以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为目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工作合力,提高了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县高中教育规模不足,幼教、职教刚刚起步,初中(九年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均衡,加之我县山大沟深、各乡镇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等因素制约,因此在学生就近入学、招生政策制定、教职工配备、学校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

因此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校片面强调个体发展,不能很好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有些班子和干强调决策的独立性、个人的权威性,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摆不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有些班子搞极端分散主义,集体领导形不成合力。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班子和干部身上,但是对我县的教育事业发展还是有一定影响,损害了群众利益。

这些问题的整改将是教育系统今后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点。

三、如何通过加强干部德的考核、考察,提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水平。

要实现对干部德的科学考评,应结合干部监督管理和考核,首先要从解决考核评价德缺乏具体尺度、难以把握、不好操作等问题入手,我们以县委组织部建立的干部德的正向、反向测评标准出发,依据组织部门规定的考核评价办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增强干部德的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按标准规范考评内容,增强针对性,形成长效性。

对县委组织部确定的干部德的正向测评内容(1、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能经受住考验;2、工作勤奋努力,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成绩比较明显;3、顾全大局,政令畅通,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执行民主集中制,注重团结;4、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5、慎交友、拒红包、不说情、不吃请、不谋私, 不违规插手工程、不借机敛财),教育系统严格按照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这5个等次进行测评;对干部德的反向测评内容(1、理想信念不坚定;2、组织纪律性差;3、宗旨意识差;4、事业心责任感不强;5、关键时刻表现差;6、缺乏职业操守;7、社会公德意识不强;8、法纪意识淡薄;9、诚信缺失;10、生活作风不端正),在上述各等次测评的基础上还结合教育系统行业特点,科学合理的对相关具体评价指标进行了细化。

在考核评价的操作过程中,还结合考核对象的岗位特点,将具体指标进行细化,对具体细化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考核权重。

即形成了结合教育行业特点、教学岗位特点,有侧重点的量化考察,使考核结果更加直观、更加具体地反映每名干部德的表现,实现干部德的考核由“软项目”变为“硬指标”。

在坚持进行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参照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下发了《教育中小学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方案》,规范了《中小学教职工师德师风评分表》各项评分标准,初步形成了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和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

(二)健全完善考评程序,突出操作性。

我们采取了述、查、评等步骤的测评,对干部的“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考核。

同时,充分联系纪检、信访、审计、检察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广泛征求意见,严格落实干部考核监督措施,保证干部德的考评的全面性。

测评中,学校考核组测评教师、学生测评教师、家长委员会或家长代表测评教师、教师互相测评四项所占比例小学为:35%、20%、35%、10%;其余各级各类学校为30%、30%、30%、10%;幼儿园不含学生测评教师,其余三项比例为:40%、40%、20%。

各项测评依据评分细则进行打分,按各项测评所占比例汇总得出总分。

考核结果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三)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增强实效性。

现阶段,我们已将干部德的考核评价结果、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级别调整以及教职工职称评聘、奖惩、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

同时,对干部德的考核测评结果、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结果,我们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也及时反馈给各级党组织,作为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德育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起到了鼓励、鞭策、警醒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