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脉实验试题三大发展方向

把脉实验试题三大发展方向

备考锦囊:1. 仪器巧妙组合取代启普发生器2. 仪器合理使用防止尾气倒吸好题调研(图片) 举一反三把脉实验试题三大发展方向 实验题在高考试卷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分值越来越高,原因是实验题目不仅能够全面的考查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所以实验试题备受 命题专家的关注。

通过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目不难发现它的几大发展趋向: 、巧妙组合实验仪器,考查学生创新思维 实验仪器的合理组装和创新使用是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验的一个亮点。

一般是在学生已有的实验 基础知识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

母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操作方法不当的是A. B. C. D. £r ▼■ N ■ ==■ ・ '!- 9■ ・ ■ ■1、! ■ 1—=■ 1壬1在实验室制CI 2装置中添加g 导管,目的是便于浓盐酸顺利滴入烧瓶中用该装置制H 2S 气体时,关闭K 可使反应停止,若不行,则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 观察Fe(0H)2颜色与状态:选用新制的 FeS04溶液和经煮沸除去溶解 02的NaOH 溶液用如图装置吸收 HCI 气体,防止发生倒吸现象解析:A 项加入g 导管能平衡漏斗与烧瓶内的压强,使漏斗中的浓盐酸顺利流下,A 对;由于H 2S 有毒性,若把试管从烧杯中移出,会导致 H 2S 逸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 溶液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 Fe(0H)2被氧化,加入有机物苯也是为了隔绝空气, B 错;C 项将滴管插入 C 对;D 项 HCI 在 CCI 4中的溶解性很差,不会造成倒吸,D 对。

答案:这类装置的特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爲■-I ------------- -—▼ — 11 T3. 设计连通装置平衡气体压强变式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甲图中的长导管能够平衡气体实验体系中可能产生的过高压强,保障实验的安全;乙图中所加 的橡皮管则能够使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压强相同,使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滴加到烧瓶中。

变式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一ITli'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些简单仪器的创新使用,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实验的原理,判 断原理的可行性。

A 装置导管应该短进长出, A 项错误;B 项用烧瓶来做喷泉实验, CO 2可以完全被NaOH 溶液吸收,使烧瓶中的压强减小,符合喷泉实验的原理,B 项正确;NH 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因为NH 3可以和硫酸反应,C 项错误;D 项仪器的组合出现错误,本意是先利用产生的氢气排 走氧气,然后再利用氢气产生的压强将硫酸盐亚铁排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失败的原因是左端的导 管没插入液面以下,且支管处无止水夹,D 项错误。

答案: B.Ml—=11| 产A •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 2的反应速率B .探究水的组成及化学式澄淸石灰水D .比较Na 2CO 3与NaHCO 3的热稳定性甲C .验证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巧妙组合,通过一些仪器的组合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解题时要结合实验的目的来判断装置的可行性。

A项,根据产生氢气的体积和时间可以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B项,电解水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根据气体体积的关系能判断H、0的原子个数比,故B正确;C项,滴入水后,NH3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压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气球中,气球胀大,故C正确;D项,碳酸氢钠是直接受热而碳酸钠是间接受热,NaHC03直接受热分解,不能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03的热稳定性。

可以通过交换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两者的位置来比较Na2CO3与NaHC0 3的热稳定性。

答案:D 变式3.下列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r'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简易启普发生器”,要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逐个判断这些装置是否符合。

A、反应一旦开始,就不能随意停止,故A错误;B、能用于实验室制取H2,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以随时增加稀硫酸,具体操作是:关上止水夹,氢气将液体压出干燥管,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液体淹没固体,反应发生,产生氢气,故B正确;C、没有带孔塑料板,反应不能随时停止,故C错误;D、没有带孔塑料板,漏斗伸入试管内太短,反应不能随时停止,故误。

答案B二、实验仪器一器多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高考化学试题在注重学生思维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对这类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化学仪器的多方面使用上。

高考试题中常通过对一器多用”来考查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能力,一般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⑴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 (2)同一用途的多种装置;(3)—种仪器的多种用法。

母题: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安装好仪器,打开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9请填空:(5)实验结束时,量筒I 中有x mL 水,量筒n 中收集到 y mL 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解析:变质的Na 2O 2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当样品与稀硫酸接触后发生如下反应:2Na 2O 2+2H 2SO 4== 2Na 2SO 4+O 2f +2HO 、H 2SO 4+Na 2CO 3==Na 2SO 4+CO 2 f +HO,因而 Q 内产生 O 2 与 CO 2两种气体,其中一个为氧化还原反应。

测定Na 2O 2的纯度,可通过直接测定 CO 2和O 2的体积换算求出。

当把 H 2SO 4加入气球前,关闭 K1和K2,打开K3,反应结束时气球膨胀的体积与量筒I 中所接收的水的体积相等,此为CO 2与O 2的体积之和;待气球中反应完全,关闭 K3,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此时气球渐瘪,气体会经干燥管b 进入量筒n, CO 2被干燥管中的吸收剂吸收,量筒n 中排出水的体积即为 O 2的体积,由题意可知, CO 2和02的体积为x mL , O 2的体积为y mL ,故CO 2的体积为(x-y) mL ,可知 Na 2O 2与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y : (x-y),Na 2O 2的纯度为:w要注意广口瓶的不同用途中,导气管的长短不同。

(1)A 装置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例如,利用 A 装置收集或干燥以下三种气体。

①Cl 2②NH 3③NO(答案均填序号)(a)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 b 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②。

(b)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a 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①。

(C)若集气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③;此时气体由(1) Q 内发生反应生成 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 个氧化还原反应。

(2) 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 H 2SO 4前必须关闭 (填 “ K1、’ “ K2或“ K3;' F 同),打开(3)当上述反应停止时,将 K1、K2、K3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先打开 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 b 中装的固体试剂是 ,为何要缓缓打开K1 ?(Na 2O 2)=2yx78xl00% = 2;rx78 + 106(x-y) ———xlOO%53x+ 25y答案:(1) 21(2) K1、 K2 K3 (3)气球Q 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n 中(4)碱石灰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O 2被充分吸收 (5)7驚 XI00%53x+25y备考锦囊:1.变换思维角度广口瓶的 MlIS■ ■■b 口进入。

一材多用”■ = C(d)若集气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是①③,这时气体由a 口进入。

(2)A装置用于监控气体流速例如:给病人输氧气时,可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从端通入氧气, 端接入呼吸罩,则可从广口瓶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所通氧气的速率(如图)。

3测量气体的体积(B装置)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量筒底部,广口瓶中盛满水,气体短进长出”。

将广口瓶中的水排到量筒中来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

(4)安全防倒吸装置①C装置中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溶液中,气体短进长出”。

②D装置中,两短导管间加一长直玻璃管,气体从两短导管其中一个进,另一个出。

同时还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

2.球形干燥管(如图) 多变的角色(1)干燥管可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①干燥管内盛无水硫酸铜时,可用于水的检验。

②可用于有毒气体的尾气吸收,如内盛碱石灰、可吸收HCI、Cl2、SO2 等。

③可用于定量测定气体的质量。

定量测定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的影响,所以吸收气体的装置后还要另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或二氧化碳等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

(2)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A融爲禅BA B①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来防倒吸,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②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 可净化天然水。

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于活性炭对液体中色素的吸附实验。

③C装置是一微型反应器。

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是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方向,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

铜在该装置中燃烧时, CI2封闭在干燥管内,实验后剩余的CI2也能用水吸收,并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

④D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可用于H2、CO2的制取。

变式1.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变式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 A 〜D 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 气体。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锌的质量分数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强碱; Zn+2NaOH===Na2ZnO 2 + H 2f 。

据此,截取面积为 S 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⑶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 L(标准状况),w(Zn)=(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5) 若装置B 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N02、NO 等C .装置③中X 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防倒吸这一原理的多种不同的装置。

装置①中 HCI 极易溶于水,滴入水后气球膨胀,A 选项正确;装置②中,左边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如 CI 2、HCI 、NO 2等,右边导管进气,可用于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如 不正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H 2、NH 3等,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 选项 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以防止倒吸, C 选项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多余的氨气 可通过倒扣的小漏斗用水吸收(NH 3极易溶于水),D 选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