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GIS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GIS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13级地科A班 20132601076 林颖娴
摘要:数据和信息看似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总是傻傻让人分不清。

本文将整理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定义,重新论述二者关系。

从GIS的角度,剖析地理数据和地理信息的核心重点,理清二者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关键词:数据信息地理数据地理信息关系
1.数据与信息的概念与关系
1.1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定性或定量对事物和环境描述的直接或间接原始记录,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数据,是对客观对象的表示,数据可以以多种方式和储存介质存在,前者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后者如记录本、地图、胶片、磁盘等,不同数据存储接孩子和格式可相互转换。

[1] 所以说数据就是事物最为原始的记录,是未经过加工处理的。

是事物环境最真是现实的呈现。

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未经过加工处理,呈现给大家的最原始的数据。

1.2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系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2]
一言概之信息就是在通过使用介质如文字、图像、数字等和加工把事物的现实和特征呈现出来。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3]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4] 狭义信息论将信息定义为“两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广义信息论认为,信息是指主体(人、生物或机器)与外部客体(环境、其他人、生物或机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

我们认为信息是通过某些介质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它来源于数据且不随载体变化而变化,它具有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5]
1.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与数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信息来源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中包含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算、排序、编码、分类、增强等)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数据包含原始事实,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是把数据处理成有意义的和有用的形式。

[6]
如图一,美森公司通过整合企业的数据,使本来高度离散的企业数据提炼,模拟,加工处理,以点线面,图形的的形式表现出来,汇总得到企业信息之间的关系,把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呈现出来,搭建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2.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2.1地理空间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由系统的建立者通过数据化仪、扫描仪、键盘、磁带机或其他通讯系统输入GIS,是系统程序作用的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的实质性内容。

[7]
要获取地理空间数据,首先要建立地理空间的数学基础,包括地球空间参考、空间数据投影及坐标转换、空间尺度和地理网格。

地理空间的数学基础是GIS 空间位置数据定位、量算、转换和参与空间分析的基准。

通过RS、GPS和测量等技术,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然后建立空间数据模型,通过矢量化数据模型、栅格化数据模型或是矢量—栅格化数据模型对事物环境进行抽象化,并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化抽象化到计算机中进行表示、处理和分析。

地理空间数据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等特点。

2.1.1空间特征
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几何定位,一般用地理坐标表示。

空间位置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

[8]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的空间特征则可以表示是为,占地1220.18平方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地理位置是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东北部,经纬度位置是
2.1.2属性特征
表示空间试题的本身性质的数据或数量或特征,例如变量等级、数量特征
和名称等。

也称为非空间特征,属性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定性属性包括名称、类型、特性等;定量属性包括数量等级等。

例如以广州市为例,其属性特征可以表示为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经济发达,是中国的南大门,其行政区划包括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等10个区等等之类,表现广州特征的属性。

如果这一个属性特征放在人身上就可以表示为小明身高180cm,短发,帅气表示与其他人的区别。

2.1.3时间特征
空间实体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属性是相对于时间来说的,可能会包括空间位置的属性同时变化的情况。

例如,巴西的首都,1763年-1960年巴西的首都是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的东南部,而在1960年之后,巴西迁都到巴西高原的中部,巴西利亚成为巴西的新首都。

又例如,1978年之前深圳只是位于广东省边陲的小渔村,而在1978年以后深圳已经成为了国际大都市,高楼拔地而起,其空间实体的属性甚至是空间位置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1.4空间关系特征
空间实体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着密切的联系,空间关系包括了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度量关系等。

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第一教学楼与华南师范大学在空间上就处于包含关系,而暨南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处于相离的空间关系。

2.2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它同样来源于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各种地
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是指表征地理环境中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等的总和。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位置数据、属性特征数据及时域特征数据三个部分。

空间位置数据描述地理对象所在的位置,这种位置既包括地理要素的绝对位置(如大地经纬度坐标),也包括地理要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空间上的相邻、包含等)。

属性数据有时又称非空间数据,是描述特定地理要素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如公路的等级、宽度、起点、终点等。

时域特征数据是记录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

时域特征数据对环境模拟分析非常重要,正受到地理信息系统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空间位置、属性及时域特征构成了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

[8]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中包含的意义,是关于地球表面特定位置的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地理信息除具备一般信息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区域性、空间层次性和动态性特点。

2.3地理数据和地理信息的关系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通过RS、GPS和测绘等技术将地理事物抽象化、简单化转化为原始的地理数据,进行栅格化、矢量化处理,建立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结构,加载成为地理信息。

例如通过测量或者卫星遥感获得华南师范大学的地理数据,如经纬度位置、建筑物分布、交通路线等数据,然后需要对这些原始的数据进行栅格化或者是矢量化处理,建立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模型,通过GIS的加工处理,转变成地理信息,揭示地理信息的关系、并且可以进行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
[1]汤国安刘学军闫国年盛业华王春张婷地理信息系统教程2007 1-4
[2]百度百科信息
[3]laude Elwood Shannon 通讯的数学理论 1948
[4]Norbert Wiener 控制论 1948
[5]章汉武吴华意胡月明桂志鹏从地理空间数据质量到地理空间信息服务质量 2010.9
[6]王晓明刘瑜张晶地理空间认知综述 2005
[7]叶雁玲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质量探究 2011
[8]孙敏张秀万张飞舟地理信息本体论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