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课外名著阅读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节选)曹文轩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
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
她称呼我为“大孙子”。
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
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
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
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
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
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
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
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
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
”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
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
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
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
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
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
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
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
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
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
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自《阳光新阅读》2009年11月)1.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简要概括。
2.本文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结合此句,说说父亲的话中包含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3.本文这样写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
”请发挥想象,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将这一句话扩充为100字,将老祖母的慈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4.本文结尾一段说“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莎莎的手,被风吹,被日晒,在雪地里、泥巴里抓挠着,跟石头摩擦着,一双小手颜色黑红,掌心厚实,手指短粗,皮肤粗糙,冬天里,被尖利的寒风一吹,裂开一道道血口。
可是,它是灵巧的,有力的。
爸爸到乡下来接她时,抓着她的小手翻来覆去地看,也不知是为这双小手高兴,还是为这双小手伤心。
他蹲下去,抓着她的手,一遍一遍地用他的大手摩挲着。
爷爷说:“莎莎跟了我十年,孩子苦哇。
”爸爸望着莎莎的手:“苦是苦点,可是莎莎能干了,有出息了。
您看看她这双小手,看看她这双小手!”可是现在,我们的莎莎却为她这双小手感到十分苦恼。
她转入这所学校,第一次捏着粉笔在黑板上演算一道算术题的时候,她的手就遭到瑶瑶她们的嘲笑。
开始,她以为下面的嬉笑声是因为自己把那道题算错了,连忙用手掌擦去,没想到这一笨拙的动作,招来了更多的嬉笑声。
“瞧她的手……”下面叽叽喳喳。
莎莎的脸唰的红了,心“扑通扑通”地跳,她把脸紧紧挨近黑板,鼻尖差点碰到上面。
那双会干许多活的手,现在变得很不听话,被汗水浸湿的粉笔,在她的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折断。
①“你的手……怎么回事?”眼睛近视却又不肯戴眼镜的数学老师眯着眼睛问。
②莎莎不回答。
后来,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
瑶瑶就坐在她右侧。
莎莎侧眼看去时,只见瑶瑶的手很优雅地放在桌子上。
那双手薄薄的,十根手指又细又长,又白又嫩,像爷爷屋后春天池塘里的芦根。
那天开联欢会,她就是用这双手,在小提琴上拉出了非常好听的曲子。
当时,莎莎都听得入了迷,并且觉得瑶瑶的手很好看。
③后来,莎莎因为这双手,不止一次地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
当她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当几个女孩子要分成两伙比赛跳皮筋而伸出手去看看手心手背时……她多少次看到了一种让她面颊发烧的目光。
她常常不知道该把这双手往哪儿放。
④这双手甚至使她伤心地哭起来。
——节选自曹文轩《祖父》1.本文主要描写的是()。
A.莎莎B.爷爷C.瑶瑶D.莎莎的手2.“莎莎看看自己的手,慢慢地将它们藏到桌肚里。
”这句话放在文中()处最合适。
A.①B.②C.③D.④3.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描写,写的是______,是为了与莎莎的手进行______。
4.莎莎的手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
5.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爸爸望着莎莎的手:“苦是苦点,可是莎莎能干了,有出息了。
您看看她这双小手,看看她这双小手!”6.选文结尾写莎莎看见自己的手,伤心地哭了。
此时,你会怎么安慰莎莎?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纸灯笼(节选)曹文轩葵花睡不着了,黑暗里(睁着盯着)眼睛,想着奶奶、爸爸、妈妈和青铜。
她已经离家多少天了?她记不得了,只觉得已经很多很多天了。
她担心地想着:奶奶好些了吗?有一刻,她想到了奶奶的死。
眼泪就从眼角上滚下来。
“奶奶怎么会死呢?”她叫自己不要伤心。
“很快就要见到奶奶了。
”她要让奶奶看看她挣了多少钱!她是多么能干!她(希望愿意)大船快一点儿走。
不一会儿,她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
等婶子们将她推醒,大船已在油麻地的码头上靠下了。
天还未亮。
她钻出了船舱,朝前望去,一眼就看到了桥上的纸灯笼。
灯笼的光是橙色的。
她认识,这是她家的灯笼。
她用手一指,对婶子们说:“我家的灯笼!”她朝着灯笼,大喊一声:“哥!”灯笼犹疑地晃动了一下。
“哥!”葵花更(大声小声)地叫了一声。
全船的人都看到了:灯笼在大桥上,一个劲地晃动着,从桥上向码头飞速而来。
青铜看到了葵花。
葵花对婶子们说:“是我哥哥!是我哥哥!”全船人都知道葵花有个特别好特别好的哑巴哥哥。
葵花深情地朝全船人摇了摇手,在一个大人的帮助下跳到了码头上。
兄妹俩跑动着,在码头中间,面对面站住了。
全船的人都看着。
过了一会儿,青铜拉着葵花的手走了。
走了几步,葵花回过头来,朝船上的人又摇了摇手。
青铜也回过头来,朝船上的人摇了摇手。
这之后,他们就手拉着手,一直走进黑暗里。
(选自《曹文轩经典作品青铜葵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_____)地睡着(_____)地晃动(_____)地跑来(_____)地摇手3.葵花在船上担心的是什么,由此你知道她出来挣钱是为了什么吗?4.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你还读过作者的哪些作品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冰项链(节选)曹文轩青铜对葵花的脖子上没有一条项链,当然无可奈何。
甚至是青铜一家,都无可奈何。
天上有鸽哨声,他抬头去看天空时,没有看到鸽子,却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晶莹的冰凌。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冰凌就那样富有魅力地吸引着他。
他就这样仰头看着它们。
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一只青蛙在怀里。
他扛了一张桌子,爬了上去,将冰凌采下十几根来,放在一只大盘子里。
然后,他将盘子端到了门前的草垛下。
他去水边,割了几根芦苇,再用剪子,剪了几支很细的芦苇管。
他又向妈妈要了一根结实的红线。
青铜用一根细木棍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散射着多芒的亮光。
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
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那颗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
吹穿一颗冰凌,大约需要六七分钟的时间。
他将吹好洞的冰凌放在另一只小盘子里。
冰凌落进盘中时,丁当有声。
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觉得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妈妈给他的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细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死结。
这时,他用根手指将它高高地挑起: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辉里出现了!(选自《曹文轩经典作品青铜葵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______________)(2)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这样写能够突出_______。
3.文章介绍了冰项链的制作过程,需要的材料有冰凌、_______和_____,青铜选择和他心意的冰凌,细心而又有耐心地吹出______,每吹穿一个冰凌需要花费_______的时间,吹得_______都麻了。
4.从这篇文章中,你能够看出青铜具有哪些品质?5.请你想象一下,当妹妹看见青铜送给她的冰项链,会有怎样的心情和表现?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铜葵花》(节选)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
然而现在事情明摆着:他和葵花妹妹,只能有一人上学。
夜晚,他躺在床上,眼睛骨碌骨碌地睡不着。
但一到了白天,他好像什么也不想,依然像往日一样,带着葵花到田野上游荡去。
而葵花也显出没有任何心思的样子,一步不离地跟着青铜哥哥。
他们仰脸去看南飞的大雁,去掉只小船到芦苇荡捡野鸭、野鸡、鸳鸯们留下的漂亮羽毛,去枯黄的草丛中捕捉鸣叫得十分好听的虫子…这天晩上,大人们把他们叫到了面前,将安排告诉了他们。
葵花说:“让哥哥先上学,我明年再上学,我还小哩,我要在家陪奶奶。
”奶奶把葵花拉到怀里用胳膊紧紧地将她搂抱了一下,心酸酸的。
青铜像是早就想好了,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爸爸和妈妈:“让妹妹上学,我不用上学。
我上学也没有用。
我要放牛。
只有我能放牛,妹妹她小,她不会放牛。
”这两个孩子就这样争辩着,把大人心里搞得很难受。
葵花将脸埋在奶奶的胸前,一个劲儿地哭起来:“我不上学!我不上学…”爸爸只好说:“再商量吧。
”第二天,当事情然不能有一个结果时,青铜转身进了房间,不一会儿捧出一只瓦罐来。
他将瓦罐放在桌上,从口袋里掏出两只染了颜色的银杏来,一颗为红色,一颗为绿色。
这里的孩子常玩一种有输赢的游戏,输了的,就给银杏。
那银杏一颗颗的都染了颜色,十分好看。
许多孩子的口袋里都有五颜六色的银杏。
青铜比画着说:“我把一颗红银杏、一颗绿银杏放到瓦罐里,谁摸到了红银杏,谁就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