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十四

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十四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十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近期多档文化类节目受到热捧。

冷静来看,这些节目正是在众多浮躁、模仿、抄袭、千篇一律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围,是在反智、游戏、嘻哈氛围中的高标独立。

节目的成功,反映了传播者在文化建设、价值坚守、节目创新上的自信、自觉与自新,为我们找到一把讲好中国故事的钥匙,发现并开掘了观众的真正需求,引领了时代风潮。

传播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持,深知这片土地氤氲成长的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朗读者》,这种别开生面的节目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很多人效仿欧美模式、膜拜韩国风潮的时候,这些节目坚守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而渐入佳境,抵达当下的热度。

创作者们从成语、谜语、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找到了丰沛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底蕴。

诗词书信有乾坤,里面透露出的意境、情怀、神采等等都是我们中国人最富生命力和独特气质的元素。

而这些精髓一旦释放,能量无限。

自信意味着不拿腔拿调,不刻意掩饰。

在这些节目中,节目设计、嘉宾选手的即兴评述和发挥,真实与真诚是关键。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里,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北大博士陈更、初一学生叶飞,即兴真实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嘉宾、主持人也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现场激发与碰撞的真实信息,来自创作者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去发现捕捉这些精彩的细节,而不是刻意去摆设。

一个有担当的媒体不应去跟风、迎合甚至媚俗,而应自觉引领观众。

这种引领是在媒体专业操守与大众需求之间的反复考量、磨合与融合。

尤其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专业性弥足珍贵。

但专业性是正襟危坐?是精深难懂?是曲高和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谓的专业性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文化类节目已经到了讲故事诉情怀的时代。

文化内涵的融入,让节目增添了意趣和底蕴,让观众在娱乐中还能细细品味。

在同质化节目都在浅表的游戏打闹时,这类节目真正触到了观众的共鸣与痛点,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诗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人生、有情怀。

而书信亦如是。

它们让观众领略到了爱到深处的言之切切、情到浓处的低沉婉转、悲到痛处的肝肠寸断。

节目的成功也让传播者看到,原来观众并非都追求低俗浅薄,寻求感官刺激。

一个缺乏故事的节目是没有力量的。

这里的故事不仅指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也指节目设计的叙事环节,更是对故事的核心——人与情感的重视。

《中国诗词大会》经过巧妙设计,冲突、悬念、延宕形成很强的叙事张力。

选手背后的故事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关于选手和主持人的微信推送放大了口碑效应。

文化节目火了,要警惕一哄而上,又形成新的抄袭模仿。

任何题材和形态的产品同质化地推出,生命力都不会长久。

希望它能不喧哗,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而这需要创作者更高的智慧、更大的耐心、更开放的心态,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求滋养,用最好的故事手段,把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东西做到极致,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词、书信等是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透露出的意境、情怀、神采等富有生命力和独特的气质,也包含无限的能量。

B.《中国诗词大会》里,武亦姝、陈更等人真实的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精彩的细节离不开创作者心态的自信与开放。

C.媒体的专业性在当前自媒体纷纷扰扰的时代弥足珍贵,它不是正襟危坐,也不是曲高和寡,而是用专业理念去引领、激发和满足大众需求。

D.任何题材和形态的产品同质化地推出,生命力都不会长久,文化节目火了之后,又形成了新的抄袭模仿。

2.下列表述中,不是近期文化类节目受热捧原因的一项是()(3 分)A.《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是在众多浮躁、模仿、抄袭的真人秀中的一次突围,是在反智、游戏、嘻哈氛围中的高标独立,是嘉宾、主持人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

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别开生面的节目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C.《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发现并开掘了观众的真正需求,真正触到了观众的痛点,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D.《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是有力量的,它们的力量与参赛选手背后的故事、节目设计的叙事环节、对人与情感的重视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类节目里的故事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节目中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中国诗词大会》设计巧妙,通过冲突、悬念、延宕的手段形成很强的叙事张力,尤其是春节期间关于选手和主持人的微信推送赢得了口碑效应。

C.《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成功说明观众并非都追求低俗浅薄,寻求感官刺激。

媒体不应该媚俗,而应自觉引领观众。

D.除了智慧、耐心和心态,节目的创作者还要从自己的文化中寻求滋养,用最好的故事手段,把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东西做到极致,这才是引领时代的姿态。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

(11分)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4.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5.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嫠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①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②。

魏王及公子惠之。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公子与魏王博回,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

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

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复博如故。

王恐,心不在博。

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日:“赵王猎耳,非为寇也。

”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日:“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有隐士日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

为寿候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日:“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

公子愈恭。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

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注释:①魏齐:魏国的相国。

②芒卯:魏国将领。

③博:古代一种游戏,与今天的掷色子赌输赢相似。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肖:不才B.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遗:赠送C.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引:带领D.遍赞.宾客,宾客皆惊赞:赞扬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B.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C.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一组是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②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③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④侯生摄敝衣冠,直上栽公子上坐,不让⑤公子颜色愈和⑥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9.(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分)10.名篇名句默写(6分)(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1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D.然而..不王者(这样却)12. 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赵雷的一首《成都》,唱红了自己,也唱红了成都。

最近,慕名前来玉林西路那家小酒馆“朝圣”的各地游客比肩接踵,不.绝.如.缕.。

B .电子游戏是近年来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娱乐方式,有的人为此起早贪黑、夙.兴.夜.寐.,其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C .正所谓一.叶.知.秋.,一本书的遭遇也颇能反映社会的变迁。

这部几乎为人遗忘达三十年之久的著作今天再版问世,正是我国巨大政治变革的反映。

D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 部署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面貌改.头.换.面.。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 .未来五年,成都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B .无论从佛教因缘说还是从我国儒家学说都可以看出,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