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基础防腐施工工艺

混凝土基础防腐施工工艺

混凝土基础防腐施工
1、混凝土表面防腐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前的检查验收及施工作业条件。

3、梁柱墙表面清理,清理后的表面应干净坚固、无泥土、油垢、松散砂浆等杂物。

4、机械准备电动搅拌机、抹子、托板、计量工具、外接电源设备等。

5、涂抹宜在晴天进行,雨天或五级以上大风不得施工。

6、施工环境温度为10°C~35°C,当施工环境低于5°C时不得施工或采取加热温度等措施。

7、表面处理
对混凝土进行剔除、清理、凿毛,去除表面浮尘、油污等杂质,直至漏出无损的坚硬、密实和粗糙的结构面,无损处结合面混凝土也应凿毛。

用高压水枪清洗修复界面,清楚酥松混凝土。

对有裂缝的混凝土构件要进行裂缝修补,当原构件钢筋有锈蚀现象时应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及阻锈处理。

基础表面处理后,应用高压水枪冲洗并保持面层潮湿住状态,以减少聚合物水泥砂浆在固化过程中的水分流失,有利于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充分固化,使之达到设计强度值。

修复界面的含水率和湿润用水的水质符合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施工要求。

8、配置聚合物水泥砂浆
集中搅拌:按照聚合物乳液:水泥:砂子=0.25: 1: 2将聚合物水泥砂浆搅拌均匀。

聚合物水泥砂浆必须用砂浆搅拌机或手提电钻配以搅拌齿进行现场搅拌,不能采用人工拌和。

搅拌时间比普通
砂浆要延长2~3分钟,最好先预搅拌2分钟,静停2分钟,再二次搅拌2分钟以便充分搅拌均匀。

一次不能搅拌太多,根据抹灰的速度进行搅拌,搅拌好的砂浆要在半小时内用完,如若砂浆出现凝胶、结块现象时,不得继续使用。

施工中因环境温度、风力等因素影响可适量加水,以标准比例拌制的稠度为准。

9、抹面施工
(1)配置好的砂浆应保证在半小时内使用完毕,涂抹施工时,需用力均匀碾压砂浆,以确保结合度,切忌在一处不停的揉搓,防止空鼓。

(2)在立面或仰面施工时,当抹面层厚大于10mm时。

应分层施工,分层抹面厚度为5mm~10mm,待前一层干至不粘手时,再进行下一层施工。

6.2.6养护
(1)砂浆施工完成后,应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防止通风过强或者烈日曝晒造成表面干裂。

(2)在涂抹完6个小时或者表面干至不粘手时,可进行水养护。

水养护采用喷射水雾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当温度低于5°C 时,不宜采用喷水养护,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封保水养护。

10、配置腻子
将腻子粉倒入胶液中,用搅拌机进行搅拌,静置10min左右,再进行搅拌,搅拌均匀,保证浆体中无结块。

腻子搅拌的粘稠度以设计要求为标准。

一次搅拌的腻子2小时内使用完毕,凝固变稠的腻子浆体不能再加水使用。

11、腻子施工
(1)满刮腻子,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即第一遍腻子横向刮,第二遍腻子竖向刮。

注意按搓和收头时腻子要干净,每道腻子干燥后应用砂纸打磨,将腻子磨平后并将浮尘擦净。

(2)腻子刮平后,对墙体的麻点,坑洼、刮痕等用腻子重新挂平,干透后用细砂纸打磨,并把粉尘扫净,表面应光滑平整,达到
验收程度。

(3)腻子验收方法
12、成品保护
(1)施工时首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粉尘飞扬而影响涂饰质量。

(2)不得污染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3)腻子墙面完工后,要妥善保护,不得磕碰、污染墙面。

1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腻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

(2)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有粉化、起皮和裂纹等现象。

(3)接茬明显:涂刷时要按顺序,若间隔时间稍长,容易看出接头。

(4)粘结不牢:腻子发生裂、起皮、脱落主要是由于腻子与基层粘结不牢造成的,如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方法不当,没有彻底清楚基层上灰层,没有涂粘结剂或腻子配方乳液参量不当,会降低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14、涂层施工
涂刷前,对涂料进行调制,根据涂料品种选择合适的稀释剂,对涂料粘度进行调配,
调配完成后一次开始各道的涂刷。

涂刷时应从垂直面从上至下,再过渡到平面,以获得均一涂层。

每道涂层施工完毕后需等到表干后方可涂刷下一道涂料。

每道涂层施工完毕后,干膜厚度需达到下表要
求。

正式涂装前应找10 m2面积的实验区,按规范要求处理混凝土表面,按涂装系统设计的配套涂料的要求进行涂装试验。

涂装试验应测定各道涂料耗用量(L/m。

)和湿膜的厚度,涂层经7天自然养护后用显微镜式测厚仪测定其平均干膜厚度和随机找三个点用拉脱式涂层粘结力测定其涂层的粘结强度,各项测定值都应归档。

当涂装试验的涂层粘结强度不能达到1.5Mpa时,应另找20 实验区重做涂装试
验。

如果仍然不合格,应重新做涂层配套设计和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