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与冠心病
2016年ESC/EAS降脂策略
他汀药物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影响
不同剂量他汀对LDL影响
对于经他汀药物治疗后未达标者,可加用胆固 醇吸收抑制剂或胆酸螯合剂来控制血脂(IIa IIb )
对于经他汀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胆酸螯 合剂治疗后依然未达标者,指南建议应用 PCSK9 抑制剂
降低血脂的“爱心”生活
高脂血症预防
适当运动 良好生活习惯 控制饮食
高脂血症处理
一般先3-6月的饮食疗法 ,控制体重 有些情况需提前药物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及家族
史 他汀类药物:循证医学证据
LDL 控制目标
危险因素 CHD、CHD等危症 多种或2个以上 0-1个危险因素
LDL目标 小于100mg/L(2.52mmol/L) 小于130(3.4mmol/L) 小于160(4mmol/L)
⑥不典型症状: 胸闷、心慌、气短
冠心病检查
心电图 心肌酶谱 平板运动试验 超声心动图 心肌核素扫描 冠脉CTA 冠脉造影(金标准)
冠心病治疗原则
控制危险因素 改变生活方式 药物保守治疗:阿司匹林+他汀 血运重建术: 支架或搭桥
心脏的血管分布
桡动脉入径
支架和搭桥-----血运重建
何谓血脂?
人体血清中所含的脂肪 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质及游离脂肪酸
胆固醇分为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
临床化验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HDL、 LDL(a脂蛋白、B脂蛋白) ● 血脂异常 :
血脂功能
胆固醇的作用 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血脂与冠心病
.
背景
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 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它是一种累及全身血管 慢性疾病 儿童时代就开始缓慢发展。至中年或中老年时
出现临床症状 血脂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 最重要危险因素之
一
冠心病及危险因素
冠心病:血管腔阻塞→心肌缺血、缺氧→心脏病 主要危险因素:
①年龄 ②性别 ③血脂 ④血压 ⑤吸烟 ⑥糖尿病 次要危险因素: 肥胖、高热高脂肪饮食、不运动、遗传因素、 精神紧张、HCY增高等
少油、少蛋黄、少动物内脏; 多粗粮,多水果、多蔬菜; 适量蛋白,清淡低盐(盐 控制在5-6g/d以下)
注意身体,避免熬夜,发现自身出现疾病信号,及时 医院就诊
冠心病者:注意综合治疗,长期治疗
谢谢
甘油三酯作用 是能量储存的场所
HDL与LDL HDL抗动脉粥样硬化;LDL致动脉粥样硬化
健康成人血脂情况(mg/dl / mmol/L)
TC LDL TG
HDL
理想浓度
<200 < 5.18 <130 <3.37 <150 < 1.7
减低
<40 < 1.04
边缘升高
200-239 5.18-6.19 130-159 3.37-4.12 150-199 1.7-2.25
吃得健康 少胆固醇摄入 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多水溶性纤维 摄入 控总热量的摄入
优良生活方式 多动 减重 戒烟 减压
何时该检查
需预防: ﹥ 20岁以上成年人,每5年化验1次 血脂
需治疗: 心脑血管病及高危人群,3-6个月化 验1次
需住院: 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入院时或24h 化验
结束语
冠心病与否 首先,戒烟; 其次,良好生活和运动习惯。 再次,控制饮食
正常范围
40-59 1.04-1.54
升高
≥240 ≥ 6.22 ≥160 ≥4.14 ≥200 ≥2.26
升高
≥60 ≥1.55
血脂与冠心病关系
胆固醇↓ 1%,冠心病事件↓ 2% H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LDL是 CAD高危因素,是CAD降脂的靶目标 轻中度TG ↑与冠心病相关,重度时并发胰腺炎
血脂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至关重要, 人们重视不足
冠心病的分型
无症状型冠心病 心绞痛型冠心病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猝死型冠心病
最凶险 最凶险
典型心绞痛症状(病史?)
①典型症状: 胸痛
②典型部位 : 左侧心前区
③时间 :
数分钟,≤15分钟
④诱因 :
劳累、寒冷、饱餐、激动
⑤不典型部位:上腹部、下颌、左肩胛甚至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