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题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备课时间2018.3.17 课节累计 1 科目历史班级8年1、6、
7、9
课时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

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一)启: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5分钟教师引
导学生
讲述
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读:
导学提纲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和地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拨乱反正的时间?
4.拨乱反正的典型事件?
5.拨乱反正是如何胜利完成的?
(三)议:拨乱反正的典型事件?
(小组讨论)
(四)知: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8分钟
5分钟
20分钟
多媒体
展示导
学提纲
多媒体
展示问
题学生
讨论
教师引
导学生
掌握
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2.教师简要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
提示:可从会议的背景、内容、领导核心的形成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说明两者都是党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

这样,
7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生答、互批
既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二:拨乱反正
1.教师简要介绍: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讲述: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提出问题:“文化大革命”中许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成反革命,遭到迫害,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提示: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迫害致死。

4.教师指出:1980年恢复刘少奇的各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引导学生看课本,简介:拨乱反正的结果。

6.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五)练:达标检测(共10分)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建立
B. “文化大革命”的
结束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
2.倘若要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的邓小平拟定一份发言
提纲,这份提纲的主题思想应是()
A. 继续两个“凡是”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

C. 拨乱反正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
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 顺应经济全球化,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4.“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某次会议上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此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一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
是()
A. 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大
D. 十三大
6.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现代化分三步走的
战略部署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讨论
四、板书设计: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五、教学反思
部编八下历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