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毛樱瑜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毛樱瑜

追问病史:患者家乡有吃鱼生粥的习惯。
从患者胆囊内冲洗出的虫体
六 、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能排出肝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动物 2、感染方式:生食鱼、虾;食未熟的鱼 3、易感者
治疗:吡喹酮
第三节 并 殖 吸 虫( 肺 吸 虫 ) 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课 程 名: 吸虫概论 、肝吸虫、肺吸虫
教学目的: 1、掌握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
致病机理及实验诊断。 2、熟悉吸虫的一般构造及机能;生活史的一般
规律及重要虫种。 3、熟悉斯氏狸殖吸虫致病;实验诊断及与卫氏
并殖吸虫的区别。 4、了解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的流行与防治。 5、了解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生活
史。
学 时: 3学时
第三篇 蠕 虫
吸虫纲: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 绦虫纲: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线虫纲:蛔虫、蛲虫、钩虫、丝虫、旋毛虫、
广州管圆线虫
吸虫纲
(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
吸虫概 述
一、形态 (一)成虫: 1、 外观:舌状、叶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体不分节 2、 具有口、腹吸盘 3、 缺体腔,中间为实质组织。 4、 消化道:不完整,有口无肛门。 5、生殖系统:发达;多数雌雄同体(血吸虫例外)
临床表现 : 消化道症状,分轻、中、重度。
五、诊断
1、病原学:粪检虫卵,集卵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离心沉淀。
2、免疫学 3、影像学:CT
李×,女,22岁,广西人,近一年来右上 腹反复绞痛,加重1天,伴消化不良,疲乏而入 院。
检查:心肺正常,巩膜轻度黄染,肝大肋 下2cm,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
(二)虫卵 1、外形:大小,圆形或椭圆形,颜色 2、卵壳:卵盖 (血吸虫虫卵除外) 3、 卵内容物:
二、生活史
1、有世代交替现象 有性世代在终宿主体内完成:脊椎动物和人 无性世代在中间宿主体内完成:螺体内
2、基本生活史: 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成虫 3、感染期:囊蚴或尾蚴
2、根据损伤部位分: 胸肺型 脑型 肝型 皮肤型 亚临床型
五、诊断
1、病原学: 痰、粪中查虫卵 (痰液检查) 皮下包块中找虫卵、虫体
2、免疫学:皮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六、流行与防治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治疗:吡喹酮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一、形态特点
1、成虫窄长,最宽处在前1/3; 2、腹吸盘,体前1/3处 3、睾丸2个,左右并列;卵巢与子宫并列 4、虫卵:椭圆形,金黄色,卵盖倾斜,壳厚薄
不均匀。
二、生活史
生活史特点
1、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等微小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 终宿主:果子狸、猫、犬
2、人为非正常宿主,在人体内,虫体处于童虫状 态,游走、窜扰导致幼虫移行症: 皮肤型:游走性皮下包块、结节 内脏型:胸腔积液、肺吸虫心包炎、肺吸虫脑病
活豆螺
生活史特点:
1、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2、犬、猫为保虫宿主,人为终宿主 3、生食淡水鱼、虾,经口感染,感染期囊蚴 4、成虫寿命20~30年
四、致病
病因:1 、 成虫夺取营养,发育不良,侏儒 2 、 机械刺激,分泌代谢物刺激,胆管上皮脱落增 生,胆汁淤积,最终可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3、 虫卵,死亡虫体为核心形成胆结石 4、合并细菌感染 5、胆管上皮癌
2、感染期:囊蚴,人生食溪蟹、蝲蛄,经口感染 3、虫卵随痰、粪排出体外,成虫寿命5-6年,可长达20年 4、童虫和成虫贯穿组织的能力强。
四、致病
机理: 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移行、窜扰、寄居、破 坏(机械损伤)以及代谢产物作用
临床表现: 1、 根据病变过程分:
潜伏期 : 急性期 : 慢性期: 肺部病变: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瘢痕期
第一节 华 支 睾 吸 虫 ( 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西汉古尸
一、寄生部位及所致疾病
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胆 管内,导致肝吸虫病。
二、形态
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囊蚴——后尾蚴——成虫

活成虫
活毛蚴
活胞蚴
活尾蚴
活囊蚴
三、生活史
三、诊断与防治
1、皮下包块活检 2、免疫诊断
治疗:吡喹酮
一、寄生部位及所致疾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终宿主的肺内,引起 肺吸虫病。
二、形态
虫卵 毛蚴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尾蚴
囊蚴
后尾蚴 成虫
受精蛔虫卵与卫氏并殖吸虫卵
受精蛔虫卵和肺吸虫卵
活肺吸虫成虫
活囊蚴
三、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1、终宿主为人;犬、猫、虎为保虫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