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塑模具工艺流程简介

注塑模具工艺流程简介

2 用途:在电子、汽车、电机、仪器、电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 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零件所表现出 来的高精度、高复杂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 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的 模具年产值约有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 已超过机床工业产值。
3.顶出系统
• 组成:上下顶针板,顶针(顶杆),复位杆(回针)
• 作用:开模过程中,将塑件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 出。
复位 杆
下顶针 板
上顶针 板
顶针和 顶杆
3.顶出系统
4.温度系统
• 组成:水温、油温或电热棒。 • 作用: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和达到冷却产品减少成
型周期的作用。
5.排气系统
注塑模具工艺流程
目录
一.注塑模具的定义及用途。 1.定义… 2.用途…
二.注塑模具基本结构和基本分类。 1.成型部分… 2.浇注系统… 3.顶出系统… 4.温度系统… 5.排气系统… 6.基本分类…
三.注射成型的过程及注塑材料特性。 1.成型过程… 2.材料特性…
一.注塑模具的定义及用途
1 定义:注塑模具是一种通过模具内各种系统或辅助机构的配合使用, 将塑料粒子通过高温液化填充至模具型腔内,生产出具有特定的形状 、尺寸、功能和质量的工业零件的工具。
• 方式:分型面排气、镶件排气等。 • 作用:将成型过程中的气体充分排出,从而保证产品不会产生
充填不完整等异常状态。
6.基本分类
• 模具按结构可基本分为两板模和三板模,三板模相比两板模区别 有:
• 1.浇口方式采用点浇口。 • 2.三板模比两板模多一块拨料板,结构相对复杂。 • 3.三板模需要有控制开模顺序的机构。
2.浇注系统(浇口)
• 点浇口:点浇口位置限制小,残留小,但是压力损失大切必须使用三 板模,需要有顺序的分模机构。
• 潜伏式浇口:这种浇口一般都在产品的内表面或者侧面的隐蔽处,因 此不影响产品外观,塑件和流道分别设置顶针,顶出时浇口自动切断 ,料头自动脱落。
2.浇注系统(浇口)
• 侧浇口:侧浇口一般选在分型面,浇口截面简单,方便加工,且位置 选择灵活,去除方便,痕迹小;但是易产生熔接痕等外观不良,且压 力损失大。
三板模
两板模
三.注射成型的过程及注塑材料特性。
1.注射成型的过程:
注射成型是通过压力将融熔状态的塑料液体(塑料粒子需经过干燥) 注入模腔而成型。 工艺原理是:将固态的塑胶按照一定的熔点融化,通过注射机器的压 力,用一定的速度注入模具内,模具通过水道冷却将塑胶固化而得到 与设计模腔一样的产品。
2. 常用塑料及其特性: 我们常用的注塑材料有ABS、PP、PA66、POM、PC、PPO、PPS。
二.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
1.成型部分
• 组成:型芯和凹模。 • 作用:型芯形成制品的内表面形状,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
状。合模后型芯和 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
• 作用: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浇 注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塑件的成型质量和生产 效率。
有些会在材料中加玻纤(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这样会使材料的机械性能 大幅度提高,但韧性变弱,材料成型后变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