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眼检查法总结

眼检查法总结

角膜曲率计概念:用于测量角膜曲率半径及角膜屈光力和散光轴位。

类型:Javal--Schiotz角膜曲率计Baush--Lomb角膜曲率计自动角膜曲率计参数分析:角膜曲率计测量范围是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的3mm直径区域内。

正常值:1:国内角膜水平子午线曲率半径平均值为7.674±0.060mm,垂直子午线曲率半径平均值为7.579±0.007mm。

2.角膜屈光力水平子午线平均值为43.125±0.032D,垂直子午线角膜屈光力的平均值为43.531±0.036D.随年龄增长曲率半径也增加,趋向于变长,角膜屈光力趋向于减少。

3.国人生理散光度平均值是0.406,其中90.2%分布在0.25—1.00D范围之内。

检查时的注意事项:1.检查时被检者头部要正确,否则最大角膜屈光力的轴位将出现误差。

2.检查时要注意光学轴线应该穿过被测角膜曲率中心(中央区域)。

3.检查一般在半暗室内进行。

4.令患者双眼睁大,充分暴露角膜。

对上睑下垂或小睑裂者,要充分暴露其角膜并避免压迫角膜。

5.佩戴角膜接触镜者应至少摘镜2周再做检查。

6.角膜曲率计只能测定角膜表面曲率差所致散光,而不能测定整个眼球的散光。

7.不能确定散光是近视性的还是远视性的。

角膜地形图仪(1)概述:作用:1)精确测量分析全角膜前表面任意点的曲率;2)检测角膜屈光力;3)是研究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定量分析手段。

(2)角膜地形图原理:利用镜面反射原理:1)角膜反射像经摄像接收;2)所得数据由计算机处理;3)得到角膜表面各处的曲率半径。

系统构成: Placido盘投射系统实时图像监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3)角膜地形图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测量的区域大,获得的信息量大:-检查面积大于95%以上,角膜曲率计8%; -数据点密度34个环,每个环256个点; -7000-8000个数据点(zeiss)-13000个数据点(AstraMax) -25000个数据点(PentaCam)2) 屈光力测量范围广 3) 精确度高、误差小 4) 易于建立数学模型 5) 受角膜病变影响小 6) 直觉性强 7)一机多用缺点:1)价格较昂贵;2)对周边角膜欠敏感;3)当非球性成分增加时,准确性降低;4.)易受眼眶高度及眼球内陷程度影响;5.)检查参数过多时费时。

(4)操作步骤:1.)输入患者资料2.)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令患者姿势舒适3.)嘱患者注视角膜镜灯光4.)检查者操纵手柄,进行图像摄取5.)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角膜图像(5)参数分析:1)角膜的生理变化、前表面形态及分区:前表面形态:①角膜顶:是角膜前表面的最高点,在角膜镜检查中,此点是影像的中心。

②角膜的非球面形态。

③角膜表面的分区:中央区:此区角膜屈光力变化较小,相对较规则,近似球形,此区直径为4mm(光学区)。

旁中央区:角膜中央区旁4mm至7mm直径处的4mm宽的环形区,该区最为平坦,角膜逐渐变扁平,呈非球面形态。

周边区:角膜7mm至11mm直径处的4mm宽的环形区,该区最为平坦,非球面性表现得更显著且多为非对称形态。

角膜缘区:与巩膜相邻,宽约0.5mm的环形区,常被角膜缘血管弓所覆盖,此区与一些角膜边缘部变薄性疾病有关。

(6)角膜地形图色彩1.冷色(深蓝、浅蓝)代表平坦的角膜部分(屈光力弱)2.暖色(红、橙、黄)代表陡峭的角膜部分(屈光力强)3.中间色为绿色。

(7)定量数据分析1.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 urface Regular Index,SRI✓表示角膜表面光滑性(规则性)✓三个相邻环的屈光度总和运算所得✓反映角膜瞳孔区(光学区)的规则性✓完全光滑 SRI = 0 正常值 SRI = 0.2±0.2(国内)✓与最好预矫视力(PVA)相关(r=0.79)✓SRI高则角膜光学质量差2.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角膜表面等距离子午线上相隔180°对应点的屈光度差值的总和✓完全对应(如球面,Toric面) SAI = 0✓正常值:SAI = 0.12±0.01(国外) SAI =0.3±0.1(国内)✓与最好预矫视力(PVA)相关✓SAI小则PVA好,反之, PVA差✓圆锥角膜 SAI>5.0潜视力(PVA)根据角膜地形图结果提供的预期视力与SAI与SRI相关(8)正常角膜地形图圆形22.6%椭圆形20.8%蝴蝶结形::规则蝴蝶结形17.5%不规则蝴蝶结形32.1%不规则形7.1%(9)临床应用■■圆锥角膜(keratoconus)基础概念: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角膜中央部非炎症性进行性变薄、前突视力下降、不规则散光增加角膜水肿、瘢痕、Vogt线、Fleischer环青少年、女性好发早期圆锥角膜角膜中央屈光力大、下方或上方变陡双眼角膜曲率差值大于正常诊断标准角膜中央屈光力大于 46.5 DI-S值>1.26D同一患者双眼屈光力差值大于0.92 D假性圆锥角膜原因:①角膜接触镜压迫作用或代谢方面影响;②不良注视。

眼压计(1)概念: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

确切的含义是单位面积眼球壁受到眼内容物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部分。

正常眼压范围:10~21mmHg。

异常:眼压>21mmHg,卧位眼压>23mmHg;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8mmHg,双眼眼压差值≥5mmHg。

(2)正常眼压有维持眼球正常形态,为眼内无血管结构如晶状体提供营养和代谢以及保持眼内液体循环的作用。

眼压相关的眼病是青光眼。

眼压与房水生成、排出和上巩膜静脉压有关,房水生成是眼压形成的主要因素。

(3)测量眼压的方法:指测法,眼压计。

(4)指测法:■最简单的定性估计眼压方法,需要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

■测量时嘱咐患者两眼向下注视,检查者将两手食指尖放在上眼睑皮肤面,两指交替轻压眼球,像检查波动感那样感觉眼球的张力,估计眼球硬度。

■初学者可触压自己的前额、鼻尖及嘴唇,粗略感受高、中、低3种眼压。

记录时以Tn表示眼压正常,用T+1~ T+3表示眼压增高的程度,用T-1~T-3表示眼压稍低的程度。

(5)眼压计分类:压平式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

(6)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国际公认的标准眼压计;■固定压平面积、调整压力■与角膜接触直径3.06mm,面积7.354mm2■测压头、测压装置、重力平衡杆组成。

■对眼球容积改变很小,不受眼球壁硬度的影响, Pt=P0■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到两个半圆环内缘相切时,刻度鼓上所显示的压力数值乘10即为测量结果。

(7)影响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因素:■患者配合不佳,注视方向不对。

■泪液过多使读数偏高。

■瞬目、挤眼。

■仪器不能与眼球接触。

■角膜表面要光滑。

■角膜混浊、高度散光、固视不佳不应使用。

(8)影响眼压的因素年龄;性别;环境、种族和遗传眼压的昼夜变化;季节性变化;心血管因素运动;体位;神经系统影响激素;屈光不正;食物和药物眼球运动和眼睑;炎症;手术裂隙灯显微镜构造及使用方法(1)结构:照明系统观察系统机械支持系统(2)照明系统:直接照明、临界照明、柯拉照明(主要)。

观察系统:低放大率 (7X – 10X):大体眼部结构:眼睑、球结膜、巩膜、角膜、角巩缘、泪液、前房、虹膜、晶体。

低放大率也用于隐形眼镜的配适评估。

中等放大率 (20X – 25X):结构:上皮、基质、内皮、镜片配适/镜片、表面。

高倍放大率 (30X – 40X):细节:上皮改变、基质条纹,皱褶、内皮皱褶,内皮细胞多、形变。

(3)裂隙灯显微镜工作原理:裂隙灯显微镜发出光线通过聚光镜由裂隙选定光束形态,经投射镜反射将裂隙光投照在被检眼上,被检眼发出的反射光可通过双目显微镜进行观察。

(4)临床上常用六种方法:1、弥散光线照射法;2、直接焦点照射法3、镜面反光照射法;4、后方反光照射法;5、角膜缘分光照射法;6、间接照射法1、弥散光线照射法光源斜向投射并充分开大裂隙,光线和观察系统成大约40度角,使眼表处于一种弥漫性照明状态。

一般采用低放大倍率。

此法主要用于眼前部组织的快速初步检查,常用于病灶定位。

优点:形态完整、具立体感弥散照明的用途:总体观察:眼睑和睫毛、结膜、角膜、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

2、直接焦点照明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方法均由此方法衍化而来。

基本特点是裂隙灯和显微镜的焦点重合检查时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宽光照射:裂隙光线1mm宽,光线投照角膜形成光学平行六面体。

2、窄光照射:裂隙光线缩小至0.5mm,形成薄的光学切面。

3、圆锥光线:将光线调节至极小的光点检查前房的透明度。

扫描:眼睑/睫毛、结膜、角膜、虹膜、晶体。

3、镜面反射法用于观察:内皮细胞层、泪膜碎片、泪膜脂质层厚度、晶状体囊膜镜面反射法应用:检查角膜上皮水肿、检查角膜上皮剥落、检查角膜疤痕、检查晶体前囊的皱纹、检查晶体后囊的反光或彩色反光、检查镜片的破损、沉淀情况4、后照明法将裂隙光线的焦点投照在后部不透明的组织上,如虹膜或混浊的晶状体,而将显微镜的焦点对准被检查的组织,观察的物体通过其后面反射光线照亮后照明法:检查角膜后沉着物、检查角膜深层异物、检查角膜深层血管、检查角膜血管翳、检查隐形眼镜沉积物。

5、间接照射法本法是把光线照射在组织的某部分上,借光线在组织内的分散、屈折、和反射,对在被照射处附近的遮光物加以辨别。

应用于:上皮空泡、上皮糜烂、虹膜病理、虹膜括约肌。

6、角巩膜缘分光照明法适合于检查角膜细微变化过滤照明:钴蓝片,无赤光片观察:泪膜、角膜染色、RGP镜片配适。

(5)临床应用从外向内基本检查流程眼睑→睑缘→睫毛→泪器→结膜结膜囊→角膜→角巩膜缘→前房→前房角→虹膜→瞳孔→后房→晶状体。

检查顺序: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并记录检查结果■眼外观:眼球突出度、眼位、眼睑形态及瞬目情况■眼睑■泪器及泪液■球结膜■睑结膜■角巩膜缘■角膜■前房和房水■虹膜和瞳孔■晶状体(6)正常睑裂高度7—10mm晶状体核硬度分为以下5级:I级:透明、无核、软性II级:核呈黄白或黄色,软核III级:核呈深黄色,中等硬度核IV级:核呈棕色或琥珀色,硬核V级:核呈棕褐色或黑色,极硬核检眼镜(1)眼底:眼球内位于晶状体以后的部位,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与视神经。

眼底检查方法: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扫描激光眼底镜、视神经乳头分析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2)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所见视网膜本身(正虚像)眼底镜形成的视网膜像(倒实像)角视野 10°~12°60°放大倍数 15倍2~3倍功能高倍下观察较小范围的眼底像低倍下观察较大范围的眼底像(3)直接眼底镜结构:■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照明系统包括灯泡、聚光透镜和反射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