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部分相关条款解读1986年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走完20年的施行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施行,新法中规定的违法种类由旧法的73项上升到238项,像站街拉客、偷窥偷拍动手打人等很多行为,都被明确定性为违法行为。
本文将较为详细地解读这部法律。
头条亮点:卖淫螵娼交5000元走人行不通了防止警察乱用职权"创收"从3月1日开始,警方在查获卖淫嫖娼违法人员时,一律要对违法人员进行拘留并通知其家人,情节轻微的可以不拘留但要处以500元以下罚款!”省公安厅法制处副处长张兰青介绍,在此之前,一些民警在办理这类案件时,一般都是采取统一罚款5 000元,这样会造成民警为了罚款而办案。
“罚款对卖淫嫖娼人员起不到惩罚作用,因为他们可以交钱走人。
”张处长说,以前警方只是对一些多次卖淫嫖娼人员作拘留,但他们一般要求警察不要通知其家人和单位,有的家属还以为他出差了,有的还到派出所报案说失踪了。
而现在则规定,卖淫嫖娼一经查获,就必须拘留并通知其家人。
只有是情节轻微的,才可以不处拘留但要处500元以下罚款。
“什么叫情节轻微?我们现在正在准备出台详细的指导意见,初步是卖淫嫖娼违法人员年龄不满14周岁并且是第一次;谈好价格但还没有实施;在桑拿和其他娱乐场所异性之间手淫等。
只要进行并实施了具体行为,那就不属于轻微范围了。
但具体区分以及处罚标准我们正在酝酿。
”张处长解释说。
(南京晨报)这些情况要罚(部分相关条款解读)强行乞讨可处五日以下拘留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解读:市区新车站周边,一度出现许多乞丐们蹲点在固定范围内“守株待兔”。
其中有一名双手残疾的老人,用手撑着一个布袋,冷不防伸到行人面前要钱。
如果没有得手,便紧跟着行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以上规定,只要行人报警,警方即依据规定对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偷窥偷拍严重者可拘留10天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解读:市GAJ治安支队认为,由于取证难、偷拍行为界定难等原因,目前对于偷窥、偷拍他人卧室、浴室等隐私场所,或者窃听他人隐私的行为,一般是以教育为主。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此类行为制定了具体的处罚措施,可操作性较强,能更为有效地遏制此类行为。
强迫加班至少拘留5天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两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解读:林先生是市区田安路某公司的一个员工,每到节假日,公司都要求他加班。
一旦林先生拒绝,老板就会给他“冷脸”。
本报法律顾问林晓阳律师认为,像这种情况,应该是一种强制他人劳动的行为。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强迫他人劳动,不仅侵犯了劳动关系,而且侵犯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但是,强迫他人劳动,如果对人身未造成伤害,时间短又构不成非法拘禁,就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即将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对强制加班的处罚措施,弥补了这个空白地带。
医院门外摆花圈不仅遭拘还罚款前不久,一居民到某医院看病,结果在医院突然死亡,家属认为是医院抢救不当造成,于是将花圈摆放在医院门口,并打出标语对医院进行攻击,警察制止了这一行为。
律师解读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肇事者一般处以2 00元以下的罚款。
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家长私拆娃娃信小心罚款500元某中学的高二学生果果非常苦恼,只要朋友把信寄到家中,他的妈妈总是在他没有回来之前将信拆开先看。
像果果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律师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后就不再是这么回事了。
按照该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冒领、隐匿、毁灭、私自开拆或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将被处以5天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孩子对私拆自己信件的家长动真格,家长也会被拘留。
”购买假学历证拘留罚款并处年前,成都某公司查出一刚来不久的员工,应聘时其提供的大学毕业证竟是买来的假证,他当即被公司开除。
如今,各种办假证的“牛皮癣”到处都可以看到,办假证者也在暗中不断活动,虽然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限制假证,但买卖假证仍难以杜绝。
律师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改变了这一状况,该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买卖假证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一般是处10天以上15天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也要被拘留5天以上10天以下,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出租房不看证件罚款200元以上位于东二环路的张先生把自己的房子出租给一家讨债公司,结果该公司在帮客户收了一笔款后悄然搬家了,客户找到张先生查找讨债公司负责人的身份资料,可是张先生在出租时根本没有看对方的身份证。
律师解读按《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仅讨债公司违法,出租房屋的张先生也违法了。
该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家中打麻将噪声扰民也违法昨天,家住万年场的周小姐告诉记者,她楼上的邻居经常邀朋友到家中打麻将,“哗啦啦”的麻将声每次都要持续到凌晨3点多,严重影响了她家人的休息。
记者在采访中,一些娱乐场所附近的居民也反映,噪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宠物惹祸主人处500元以下罚款本报经常接到小区业主打来的投诉电话,反映个别居民的宠物狗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律师解读从3月1日起,受到影响的居民可以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装修砸墙先问问邻居如果你家正在装修,砸墙之前最好先征求一下邻居的意见。
因为如果装修发出的噪声,干扰了邻居的正常生活,你的邻居便有权到辖区的派出所请求民警出面,对你的扰民行为提出警告。
如果你不理睬,那么就有可能受到200—500元罚款。
租出房子常去看看,别以为把房子租出去,出什么事都是房客的事。
现在,如果你明知道房客用你的房子从事赌博、传销等违法活动却不告,那么你同样会被罚款。
恶作剧制造恐慌要严罚喜欢和公安机关开玩笑,搞“某地有炸弹”之类假举报的人注意,不管你扬言实施恐怖活动只是吓唬人,还是放置的“危险”物质是假的,今后都要为这些唬人的恶作剧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罚款是轻的,制造恐慌,怎么也得拘留严惩。
“黑客”逮着就罚随着电脑日益普及,资历深浅不一的“黑客”越来越多,对此,新法也做出明确规定,只要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或者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系统功能,造成计算机“瘫痪”,甚至制作和传播病毒等行为,至少要拘留5天,情节严重最多可以拘留10天。
强行服务不行了今后,如果你在车站遭遇强行拉客;在商业街遇到强行擦鞋,都可以严辞拒绝,因为对方的行为是违法的。
七大变化和特点特点一:处罚范围广了阅读要点:发黄段子可处拘留《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受治安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原来的73种增加到238种。
将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计算机黑客,强迫交易,传播淫秽信息等行为列为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新法律剔除了违反交通法规、消防法规和违法使用居民身份证三大类行为。
特点二:处罚种类多了阅读要点: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可以吊销其许可证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只有警告、罚款、拘留三种处罚方式,新法律增加了“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和“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两种新的处罚方法。
在保留“涉黄、赌、毒违法行为可处罚5000元”的基础上,对其它行为罚款数额上限由最高200元增加到1000元。
特点三:人情味浓了阅读要点:四种人不能拘留一人有多个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原《治安管理条例》没有上限,新法规定行政拘留合并执行最多不超过20日(旧条例可能超过30天)。
对于70周岁以上,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法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但这些人的违法经历要记录下来。
特点四:申诉渠道多了阅读要点:自己选择申诉方式《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做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2000元以上罚款决定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取消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先复议后诉讼的规定,被处罚人是提请行政诉讼还是申请行政复议,由当事人自由选择。
特点五:拘留时间规范了阅读要点:该拘留几天自己心里有数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一般拘留为15日以下,《治安管理处罚法》把行政拘留处罚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细分为三个档次:1至5天、5至10天、10至15天。
避免了行政拘留处罚自由裁量幅度过大的问题。
特点六:民警现场处置权大了阅读要点:可以现场拿下足球流氓公安机关在现场处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可以采取取缔、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禁止进入特定场所等措施。
如“足球流氓”扰乱比赛秩序,警方可以当场强行带离现场,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特点七:监督民警的条款多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不及时出警、徇私舞弊、虐待、侮辱当事人等十一种禁止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原条例对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没有明确规定,新法规定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天,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可延长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