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

思想政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

前言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

曾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即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在历练中弥补不足就成为了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因此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方式展开了调查,并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调查问卷来分析其重要意义。

调查方式我们将小组的任务进行了细分,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上网查找资料,利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获得数据,以及对武汉科技大学校内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获得全面、正确、理性的分析。

调查对象我们将一份网络上的关于社会实践的问卷投入问卷星调查平台,样本数是44份,以下是关于调查对象回答的基本情况。

第1题大学期间你参加过社会实践吗?[单选题]90.9%9.1%第2题对于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行为,你的看法是: [单选题]65.9%2.3%6.8%25%他们中的60%都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另外25%则认为是必修课。

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与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3题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实践的信息的[多选题]47.7%18.2%29.5%84.1%11.4%第4题你喜欢做哪类社会实践[多选题]40.9%50%31.8%29.5%29.5%20.5%11.4%34.1%38.6%第5题社会实践你最想去的单位是[多选题]43.2%70.5%45.5%25%13.6%40.9%单位,而实践的主题则是由家教,促销,小生意,调研等组成。

第6题你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选题]34.1%15.9%9.1%88.6%第7题你所选择的社会实践内容与你的专业:[单选题]11.4%38.6%50%第8题你经常在什么时候参加社会实践?[单选题]4.5%6.8%65.9%22.7%第9题你参加社会实践通常会做多长时间[单选题]22.7%36.4%40.9%第10题你认为社会实践能否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单选题]61.4%38.6% 61%的同学认为能够学以致用,体现出实践的现实意义。

第11题在做社会实践之前,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多选题]68.2%50%88.6%29.5%第12题你认为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单选题]84.1%4.5%0%11.4%第13题你希望社会实践的日薪是多少(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单选题]25%31.8%34.1%9.1%第14题你觉得大学生应该在什么阶段进行社会实践[单选题]11.4%9.1%15.9%0%63.6%第15题你在社会实践中想学到什么[多选题]88.6%63.6%93.2%31.8%第16题你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多选题]77.3%84.1%56.8%90.9%63.6%25%29.5%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强工作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增长见识为就业做准备也是大多数人最主要的目的。

第17题你认为当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困难在于[多选题]84.1%43.2%38.6%34.1%61.4%第18题你认为当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何问题[多选题]59.1%68.2%63.6%25%45.5%从上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网友都在大学期间做过社会实践,并且认为社会实践很有必要,而实践内容主要则在于同学朋友的介绍,大多数人实践的方式主要是促销,但这不排除他们想在企事业单位实习,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实践单位较为难找。

他们认为实践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尽管社会实践的内容与专业并不相干,但是也能锻炼心理素质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这些都是以后工作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

绝大数人都会选择在寒暑假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社会实践,这也能使学习更为平衡。

当代大学生接着我们准备了100份调查问卷,对校内的同学做了另外一份自拟的类似问卷调查分析,考虑到刚步入大学的大一同学可能社会实践经历比较少,因此我们问卷更主要体现在大二以上的同学们,下面大学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是我们的年龄组成。

经我们的调查结果,80%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利于大学生更好融入社会,这也与网络的调查分析结果相吻合,也看出了同学们对于社会实践的肯定。

12%的同学认为在如今找工作难的趋势下意义不是很明显,这也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状,也因此让社会实践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主要体现在朋友老师的介绍,其次是自己找的,而网络也发挥出其媒介作用。

这是网络问卷与我们调查方式的类比,介绍的占绝大多数,而自己找的也为数不少,这也看出当代大学生自力能力已经出现端倪。

自己找的主要途径便是网络资源,报刊杂志,这也容易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上当受骗,在前面的调查中,就有很大一部人认为某些社会实践没有安全保障,较容易上当受骗,这点也是我们从社会实践中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

53%的同学认为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摆在重要位置,这也看出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成功案例,接着我们调查了社会实践对于同学们的意义。

你觉得社会实践对你哪方面的影响最大?A知识方面的拓展B实践能力的锻炼C步入社会的准备D其他意义调查ABCD大部分同学认为这能够锻炼实践能力,接着有人认为这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一部分认为能够为步入社会做准备,最后一部分则觉得兼而有之。

可以看出,社会实践对于锻炼同学们的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也能为将来的工作作准备,即使实践内容与专业无关,也能很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我们调查了一些同学们的社会实践内容,作为资料的汇总。

我们发现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涵盖了很多方面,有道企事业单位作些小工作的,有做图片编辑的,有做家教的,有调研公司的,有做兼职的,等等。

经过一些分类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企事业特别是自己的专业方向的很干兴趣,接着会有一大份人做比较简单找的家教促销之类。

另外,做产品代理、服务员、小生意的也不乏少数。

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觉得实践有很重要的作用,并意识到了对于自身的影响,当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同学比较倾向于有偿的实践内容,这也体现了不同的同学看待实践的一些小的分歧,大多数人都会将锻炼自己、学习知识作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基本经验意义通过分析数据与查资料,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1、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2、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

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形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判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己,也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己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己探路。

3、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

这同时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4、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在于能够推进其职业生涯的建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

然而,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必须深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价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

这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

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方法入手,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以“规划”促“合格”。

首先,通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

至此,大学教育便成为实时调整以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一种“液态”教育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社会需求与高校在在教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常与现实脱节的局面,促进高校办学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其次,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

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兴趣、个性等,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合理定位。

以上几点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内在表述,此外,大学生实践从以后走入社会来看,社会实践大多数人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途径方式1、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出发,可以把其分为有偿性与无偿性。

这也是主要的区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

有偿性包括商品促销,家教,翻译员,家政员,商业贸易,校园代理人,文化演出,打杂工,文化宣传员,广告张贴发布等等;无偿性包括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义务劳动者等等。

大学生的个人倾向不同,对实践客体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普遍希望获得报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对于义工来讲,体验不同,意义自然不同,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鼓励,没有功利性,完全是自愿,精神上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

下面针对上述的几种方式加以阐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