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选择题
如图是当今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煤、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的能源名称是( )
A ①煤炭、②石油和天然气、③水电和核电
B. ①石油和天然气、②煤炭、③水电和核电
C. ①石油和天然气、②水电和核电、③煤炭
D. ①水电和核电、②煤炭、③石油和天然气
2.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能源开发前景最广阔的是( )
A. 水能
B. 风能
C. 核能
D. 太阳能
3.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较小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③人均能源消费量过高
④水能开发比核能开发快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②③
读下图,回答4-6题。

4. 西气东输一线管道没有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 补充气源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5. 图中反映出我国天然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 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天然气消费西多东少
D. 天然气消费东西平衡
6. 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
①进一步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京杭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7~8题。

7.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渍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减少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

下图是我国特高压输电“三横三纵”线路规划图。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有关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及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电力输出区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有利于电力输出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的改善
C.有利于减轻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
D.雅安地区地质灾害可能增加
10.在我国北方,特别是经常受雾、霾天气困扰的地区,特高压输电被称为“治霾利器”。

下面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特高压输电可减少煤炭消费量,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②特高压输电可减小东部火电规模,减少东部地区的“霾”源③特高压输电可以加快西部、北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④特高压输电可大幅度降低电价,推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包括1条主干线和8条支干线,主干线西起霍尔果斯,南到广州,分东、西两段,其中西段是龙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省级行政区。

下图示意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图示意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据此回答 11~13题。

11.关于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共同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能起到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大气环境的作用
②主要供气源地都是新疆
③都跨越了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和三大自然区
④穿越的东西走向山脉都是南侧降水比北侧的多
⑤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12.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西段都经过了甘肃,且在甘肃的走向基本相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与兰新铁路平行,便于铁路与管道两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
B.取道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工程量小
C.途经河西走廊,人口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D.甘肃境内天然气田多,可为管道提供充足的补充和调峰气源
1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有很多支线管道,其作用是( )
A.都是为了便于获得补充和调峰气源
B.都是为了扩大天然气的销售市场
C.西段的支线管道是为了获得补充和调峰气源,东段的支线管道是为了扩大天然气的销售
市场
D.东段的支线管道是为了获得补充和调峰气源,西段的支线管道是为了扩大天然气的销售市场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新疆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D.促进资源开发
15.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二、综合题
16.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
(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

(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
17.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 B 2. A 3. B4. C 5. A 6. B7.D 8.A 9.B 10.D 11.D 12.B 13.C 14.C 15.D
16.(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 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

(3)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经济发展潜力大;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17.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由水电构成;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