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第四章习题

操作系统第四章习题

一、选择1. 可变分区存储器管理系统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可按( A )顺序排列。

A.长度递增B.长度递减C.地址递增D.地址递减2. 虚拟存储技术是—B—。

A. 扩充内存物理空间技术B. 扩充内存逻辑地址空间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技术D. 扩充I/O缓冲区技术3. 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A—。

A.分页存储管理方法B.分段存储管理方法C.多重分区管理D.可变式分区管理4. 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B—引起的。

A.交换的信息量过大B.置换算法选择不当C.内存容量不足D.请求分页管理方案5.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C—理论。

A. 全局性B. 虚拟性C. 局部性D. 动态性6. 分页系统中页面是为( B )的。

A、用户所感知B、操作系统所感知C、编译系统所感知D、连接装配程序所感知7.下列—A—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

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8. 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内存和外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地调度,尽可能避免—D—。

A. 碎片空闲 C. 多重中断 D. 抖动9.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

A. 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 要求扩充内存容量C. 不要求作业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D. 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入内存10. 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的页。

A. 最近最少使用B. 最近最久未使用C. 最先进入内存D. 将来最久使用11.虚拟存储器实际容量受—B—限制。

A.物理内存大小B.计算机的地址结构C.磁盘容量D.数据存放的绝对地址12. 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B. 若干地址不连续C. 若干连续的页D. 若干不连续的帧13.页面置换算法中—A—不是基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理论。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B. LRUC. LFUD.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14.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

A. 节省内存空间B. 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C. 提高CPU利用率D. 实现内存共享15. 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内存,内存已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内存的块时,—B—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A. 地址变换B. 页面调度算法C. 对换方式D. 覆盖技术16.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B—。

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结构D.目标程序17. —D—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的清晰和页式在存储管理上的方便之优点。

A. 分段B. 分页C. 可变分区方式D. 段页式18.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回收其内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始址改变但空闲区数不变的是—C—。

A. 有上临空闲区也有下临空闲区B. 有上临空闲区但无下临空闲区C. 无上临空闲区但有下临空闲区D. 无上临空闲区也无下临空闲区19. 可变分区管理中,首次适应分配算法可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栏目按—A—顺序排列。

A. 地址递增B. 长度递增C. 地址递减D. 长度递减20. 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

A. 随作业的长度变化B. 相同C.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 内存储器系统区21. 存储管理主要管理的是—C—。

A. 外存存储器用户区B. 外存存储器系统区C. 内存存储器用户区D. 内存存储器系统区22. 下述—B—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 lady现象。

A. 最佳置换算法B. 先进先出算法C. LRU算法D. Clock算法23. 作业执行中发现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C—指令。

A. 被中断的前一条B. 被中断的后一条C. 被中断的D. 启动时的第一条24. 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内存分配算法中,—A—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小空闲区分配。

A. 最佳适应算法B. 首次适应算法C. 最坏适应算法D.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二、填空1. 在存储器管理中,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页面大小由系统确定,段的大小由用户作业本身确定。

2. 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中物理地址的过程为地址重定位。

3. 为了解决碎片问题,可采用一种方法,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进行移动,使原来分散的多个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这种方法称为紧凑。

4. 覆盖技术的关键是提供正确的覆盖结构。

页表的作用是实现页号到物理块号的映射。

6. 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体现在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

7. 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8. 可变分区中为提高内存利用率,采用紧凑技术,但这样做花费处理机时间,增加系统开销。

10.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内存预先不分区,作业装入时,在内存用户空闲区内划分出一块与作业大小适合的连续区域装入。

11. 段页式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

12. 页面调度算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如果选用了一个不合适的调度算法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淘汰的页面又立即要用,把它调入不久又被调出,调出不久又再次使用,如此反复,使调度频繁发生,大部分时间花在来回调度上,这种现象称为抖动,又称颠簸。

三、问答1. 试述缺页中断与一般中断的区别。

缺页中断作为中断,同样需要经历诸如保护CPU现场环境、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缺页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和恢复CPU环境等几个步骤。

但缺页中断又是一种特殊的中断,它与一般的中断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 一般中断是在指令执行完后检查是否有中断产生,缺页中断是在指令执行期间产生和处理中断信号。

[2] 一条指令在执行期间,可能产生多次缺页中断。

2. 交换扩充了内存,因此,交换也实现了虚拟存储器。

这句话是否正确不对。

交换是把各个进程完整地调入内存,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放回磁盘上。

虚拟存储器是使进程在只有一部分在内存的情况下也能运行。

交换是把整个进程换入换出内存。

而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思想是程序的大小可以超过物理内存的大小,操作系统把程序的一部分调入内存运行,而把其它部分保留在磁盘上。

故交换并没有实现虚拟存储器。

3. 采用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的系统,接收了一个共7业的作业,作业执行时依次访问的页为1,2,3,4,2,1,5,6,2,1,2,3,7,6,3,2,1,2,3,6。

若采用LRU调度算法,作业在得到两块内存空间和四块内存空间时各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采用FIFO调度算法时各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4.某采用分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物理地址占20位,逻辑地址中页号占6位,页大小为1K,问:该系统的内存空间大小是多少每块的大小是多少逻辑地址共几位,每个作业最大长度是多少若0页放在3块中,1页放在7块中,2页放在9块中,逻辑地址0420H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内存空间大小为1M。

每块的大小为1KB。

逻辑地址16位。

每个作业最大长度为64KB,逻辑地址0420H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C20H5.某采用分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物理地址占20位,逻辑地址中页号占6位,页大小为1K,问:该系统的内存空间大小是多少每块的大小是多少逻辑地址共几位,每个作业最大长度是多少若0页放在3块中,1页放在7块中,2页放在9块中,逻辑地址0420H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6.简述页和段的区别。

[1]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系统管理内存的方便而进行的,故对用户而言,分页是不可见的,是透明的;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段是作业逻辑上的要求,对用户而言,分段是可见的。

[2] 页的大小是固定的,由系统决定;段的大小是不固定的,由用户作业本身决定。

[3] 从用户角度看,分页的地址是一维的,而段的地址是二维的。

7.内存保护是否可以完全由软件来实现为什么若每次检查完全用软件来实现,则执行每一条指令,都要增加若干条指令去执行越界检查,这无疑将降低程序的执行速度,因此,越界检查通常由硬件来实现,并使指令的执行与越界检查功能并行执行,从而不使程序运行速度降低。

当然,对发现越界后的处理需要与软件配合来完成。

因此,内存保护功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来完成的。

8. 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时,假定内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此有5个空闲区,其大小分别为32K 、10K 、5K 、228K 、100K 。

现有5个作业J1、J2、J3、J4、J5。

它们各需内存11K 、10K 、108K 、28K 、115K 。

若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5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内存吗按怎样的次序装入这5个作业可使内存空间的利用率最高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装入这5个作业时,J1、J2分割第一个空闲块,剩下11K 的空闲块;J3、J4分割第四、第五空闲块,剩余92K ;J5无法装入。

按照第一次装J3到第四空闲区;第二次J5装到第四空闲区;第三次J4装到第一空闲区;第四次J1装到第五空闲区;第五次J2装到第二空闲区的办法,效率最好。

序段共用同一个内存区。

交换是指系统根据需要将内存中暂时不运行的某个(某些)作业部分或全部移到外存,把外存中某些需要的作业移到内存,使其投入运行。

覆盖技术要求程序员必须把一个程序划成不同的程序段,并规定好它们的执行和覆盖顺序,操作系统根据程序员提供的覆盖结构来完成程序之间的覆盖。

覆盖主要在同一个作业或同一个进程内进行。

交换主要是在进程或作业之间进行。

覆盖只能覆盖那些与覆盖程序段无关的程序段。

10. 对一个将页表放在内存中的分页系统:[1] 如果访问内存需要μS ,有效访问时间为多少[2] 如果增加一个快表,且假定在快表中找到页表项的概率高达90%,则有效访问时间又是多少(假定查找快表需花时间为0)[1] 有效访问时间为:2×=μS ;[2] 有效访问时间为:×+×2×=μS 。

11. 某系统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2K ,拥有物理空间1M 。

[1] 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

[2] 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项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3] 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1] 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每页2K ,页内地址必须15用11位来描述,如此得到下列逻辑地址格式。

[2] 每个进程最多有32个页面,因此,进程的页表项最多为32项。

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则页表中只需给出业所对应的物理块号,1MB的内存空间可分成1MB/2K=512块,每个页表项至少要9位。

[3] 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中的表项数不变,每项的长度减少1位(512K/2K=256=28)。

12. 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的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4K,现有一逻辑地址为2F6AH,且第0、1、2页依此存放在物理块5、10、11中,问相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由题目所给条件可知,逻辑地址结构如下图所示,1512110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