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论文资料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论文资料

目录一、项目来源及背景 (1)(一)项目来源 (1)(二)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二、同类项目调研及分析 (1)(一)国内设计现状分析 (1)(二)国外设计现状分析 (2)三、设计思路 (2)(一)自然与人相互共融 (2)(二)现代景观设计风格 (2)1.视觉简约整洁 (3)2.设计构成感极强 (3)3.尊重场地偏向自然 (3)4.重视科技与空间 (3)四、设计内容 (3)(一)地区现状 (3)(二)主要景观节点 (3)(三)研究条件 (4)(四)功能分区 (4)(五)道路分析 (5)结论 (6)参考文献 (7)后记 (8)附录 (9)附录一:设计作品 (9)附录二:展板 (10)一、项目来源及背景(一)项目来源吉林省广电中心位于长春市净月技术开发区,北邻卫星路,东邻生态大街。

是吉林省和长春市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通过分析该地段现存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该地块的景观设计。

作为大学四年的毕业成果项目。

吉林省广电中心位于长春市净月技术开发区,北邻卫星路,东邻生态大街。

地处经济开发区,城市发展现代化程度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休闲游憩的需求强烈。

(二)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设计目的本课题在合理的景观设计前提下,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吉林省广电中心景观环境设计相结合。

文化上,拉近人类文明社会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距离。

功能上,完善各类功能设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审美上,运用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提高城市的环境面貌。

尊重自然、感受自然,打造人与自然共融的景象。

2.设计意义当今时代背景下,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却渐行渐远。

所以,结合广播电视文化元素,创造出自然与人文共存的健康的融入自然的环境。

生态自然元素的设计运用,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同类项目调研及分析随着时代的更迭变迁,城市的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进步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原先的山川江河变为现代的城市环境。

人工对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加深,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国内外设计现状分析1.国内设计现状分析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拥有十四亿人口的人口大国。

在国内的大环境之中,自然环境元素的规划与利用应适应景观设计的需要。

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业,从起步到兴起,虽然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仍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

不过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园林文化,是无法替代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其中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以及前人的造景手法,都有利于我们现在的研究和创新。

国内的景观设计也要不断立足实践,协调国土规划,保护自然环境,改变人们生活。

对于自然与景观的协调,上海张家浜非常值得一提。

上海张家浜项目是上海拟建的8个“楔形绿地”之首,以提升上海浦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水平为目标,整体规划了复杂的生态结构,为国内的景观市场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

张家浜公园展现了大面积的湿地景观及林地生态圈。

促使高现代化程度的上海市进行了全新的定义。

改变了城市的自然风貌。

该项目致力于改善人工干预的运河生态环境状况,从而达到提高运河流域水质,改造运河流域水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2.国外设计现状分析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发依赖生态自然环境。

西方发达国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楼林立,人们生活在钢筋与混凝土的环境之中,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城市中的绿化景观设计犹如沙漠中的绿洲一般,一些在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景观,深受大众们的欢迎与热爱。

位于纽约53号街的佩雷公园,由Zion&Breen事务所设计。

该设计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设计者泽恩在42×100英尺大小的基地的尽端布置了一个水墙,潺潺的水声掩盖了街道上的噪音,花岗岩小石块铺装的广场上种植着密刺槐树,树冠限定了空间的高度。

给人们在喧嚣的闹市中,一片净土之地。

人们来到这里仿佛来到了自然之中,放松身心,感受自然。

三、设计思路(一)自然与人相互共融随着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地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生活,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的的距离却渐行渐远。

人们对待大自然不是“征服”而是去适应。

人们习惯了现在城市中的喧嚣弥漫,现代产物层出不穷,却忽略了这个世界本身的美丽。

所以,本次毕业设计我们将自然气息带入吉林广电中心,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的风格,创造出自然与人文共存的健康的融入自然的环境。

(二)采用现代景观设计风格对于设计风格的考虑,本方案决定采用现代景观设计元素与风格,这更加符合现代人们对景观审美的需求,简洁大方的设计表达方式给人以清净清洁的感觉,以简明的设计内容,繁而化简,精细安排空间结构的设计,从而达到少而精,简而美的设计效果。

1.视觉简约整洁现代景观设计在视觉感官上给人简约整洁的感觉,大多运用比较整洁大方的设计手法。

以最少的景物来简明概括出景观的主要特征,省去繁琐的造景。

利用材质的样式,材质的颜色等元素给使用者带来整体简洁的感受和印象。

增强景观的整体感,风格更加精炼。

2.设计构成感极强现代景观设计以设计硬质景观的方式为主,所有的设计元素都归结于最初的点、线、面。

利用几何构成,设计平面,所以这样的设计风格具有极强的设计构成感。

3.尊重场地偏向自然这是我之所以选择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景观设计主要保留场地原有的特点形式,更加倾向于考虑场地原有的性质特点,不去大肆修改,尊重场地的特性,结合自然环境的因素进行设计表达,减少对场地的要求和干预,加强周围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

4.重视科技与空间看似简约的的设计风格却极其注重创新,采用新的材质,如隔音材质,合金材质,复合型材质等等。

技术加强与空间的联系,达到不一样的设计效果,别出心裁。

利用技术上的创新思维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

四、设计内容(一)地区现状文化上,广电中心的文化元素和景观的设计上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整个地块景观元素的设置并没有很好的贴和主题。

在本次景观设计中需要参考吉林省当地地域条件,自然景观的特点与当地广电文化的特点相交融,加强文化与景观的联系。

功能上,便于人们生活的基础功能设施不是很完善。

规划功能分区,完善各功能设施,便利人们生活。

审美上,设计风格方面需要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观,提高生活水平,改变城市风貌。

运用现代景观设计风格,简洁的设计手法进行项目设计。

(二)主要景观节点设计内容从草图阶段开始,运用几何线段构造的方式分割地块的功能分区,主次节点及道路系统。

加强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使整个设计表现更加完整统一。

从主入口进入,入口水景部分设置了供人们活动的基础设施,水池中心立有简约设计风格的水景墙,两边则设立了玻璃廊架。

“理想乡”部分是一块较大的广场活动区域。

该区域的设计以三角形元素为灵感,整个区域呈“Z”字型分布,彩色的景墙和雕塑搭配植被绿化与各式各样的活动设施相结合起来,可供人们放松身心,感受自然。

广电大厦前方设计了大片的镜面水景观,水景中央有“我爱吉林”样式的的景观小品。

另一侧则是探出镜面水中央的亲水平台,视野宽广。

北侧轻轨前广场连接仙台大街轻轨站与吉林广电中心,两者进行连通设计可供路过搭乘轻轨的人们休息娱乐,也可以由此进入广电中心。

整个地块主要景观节点的设计,更倾向于为人们感受自然的同时提供使用景观的需求。

(三)设计项目研究的条件1.通过查阅与吉林广电地块环境和设计工作关联的相关资料和文献,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和国内外优秀的成功设计案例,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

2.指导老师的经验指导和所学软件技术能力在本方案中的运用。

3.吉林广电中心的地块线稿及地块的建筑文本,设计方案的任务书。

4.设计工作中所需要的图形处理软件及模型制作软件。

(四)功能分区概况合理规划功能分区,目的是满足人们对各功能区域的需求。

该方案大致分为九个功能分区,对空间进行了合理细致的划分,各部分既有着独立的功能区分,又相互衔接,使地块的设计内容更加清楚完整。

从主入口进入,入口处水景直入主题,现代风格设计映入眼帘;“理想乡”区域为主要功能区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区域;镜面水景观配合小品展现出广电中心的地域风采;中心广场为另一个主要功能区域,亲水平台的设置增强了景观的观赏性,同时中心广场也衔接着各功能区域;轻轨前广场是人流较多的一个区域,联系着内外交通,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便利与人们的生活;停车场与环岛的设置也便于人们交通工具的停靠与换行。

功能能区域的划分加强了空间结构,使空间的规划设计更加合理清晰。

图1 功能分区图(五)道路分析概况该方案道路总共分为三级,出入口分为一个主要出入口和三个次要出入口。

一级道路为主要的道路分级,连接各主次入口,也是主要的人与交通工具的行驶路线,连接另外两级道路及各个功能分区。

二级道路连接“理想乡”、停车场及轻轨前广场,通向东南方向的次入口。

三级道路则是主要分布于中心广场,连接中心广场、静谧道及后广场,通向南方向的次入口。

道路分层便利了交通,也使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整体化。

图2 道路分析图结论本方案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亲水的区域,放松身心,游憩休闲场所的功能。

合理安排项目地块的空间结构,细化功能分区分区分布,增加区域与功能多样化尊重场地本身特质。

使人们能更多融入自然环境,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增强景观的美感,起到自然与人类社会连接的重要作用。

丰富了城市内容,展现吉林广电中心的风采,美化城市环境,改变城市风貌。

打造一片具有自然美、现代美的城市广场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