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桥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号
构件尺寸(m) 吊装重 钢丝绳规 吊 装 高 度 吊机类型 备注
高×宽×长 量(t) 格(mm) (距水面 m)
1 桥面板 0.9×0.36×4.6 3.88 2×φ28
15
200T 浮吊
2 中横梁 0.99×0.9×8 18.5 4×φ32
15
200T 浮吊
3 拱肋横撑 0.8×0.9×8 15 4×φ32
2.4、根据调查的航道通航条件情况和设计单位的航道勘察资 料,与航道海事部门进行沟通,办理相关手续。
2.5、与供电部门沟通协商,就近接入用电线路,做好配电房 和施工电缆的布置工作。
2.6、对施工地段进行疏浚,确保施工船舶在施工中顺利把拆 除物清理干净,同时对桥墩位置进行清理,确保拆除工程顺 利施工。
蝶式切割机
3.2.2临时支墩、拱肋支撑架施工
(1)钢管桩验收加工: 钢管桩采用受力性能较好的螺旋管桩,采用Q235B钢板。进场后 应按现行标准进行抽检、复验,表面不得有裂缝、气泡、起鳞、 夹层等缺陷。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采用与 主材相匹配的材料。
(2)钢管桩下沉施工: 为防止打桩过程中对既有桥梁的影响,规避不可控风险,钢管 桩插打时,采用浮吊船配合DZ120打桩锤施工,船位置停在岸 边施工,岸上及水中各设置两个锚。
5.1通航影响
5.1.1施工措施 根据老桥拆除施工方案在拆除施工时需占用航道,在拆除 前对现有航道标高测量,作为拆除后航道验收标准(不低 于老河底标高50cm)。为防止拆除下来的碎渣会影响通航 安全,主桥拆除后立即开始清理,清理完毕后向海事及航 道部门申请验收,并使用两艘船对航道进行扫床,确保恢 复原样航道,以保障航道通行。
5.3.1用火用电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发现事故后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由项目部对事故作出初步判断,项 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 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 火灾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参与灭火,抢救人员、 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并配合项目部保护事故现场。根据项目部 指令采取相应的人员疏散措施和警戒治安措施。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根据触电者伤势情 况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关键是“快”。
3.2.2临时支墩、拱肋支撑架施工
(3)钢管桩间联接系、桩 顶分配梁施工: 钢管桩施工完成后,进行 该墩钢管桩间连接系、桩 顶分配梁施工。 在钢管桩上进行连接系位 置的测量放样。实测桩间 平联长度并在后场下料, 同步进行连接系、桩顶分 配梁的加工。
3.2.3吊杆放松拆除
放松系梁的吊杆,然后将其割断。吊装时注意防止吊杆下端摆动 伤人,切割前用钢丝绳将吊杆下端拉紧。
2.7、项目部组织拆桥有关人员进行老桥竣工图会审,认真阅 图,了解老桥的基本概况及各部分构件的工程量,掌握桥梁 的结构及受力特点。对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 全培训。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对老桥的相关技术数据进行详 细测绘,并对相关参数进行验算,制定详细的拆桥方案。在 拆桥作业前项目部组织所有参加拆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将拆桥作业流程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交底到每一个施工人员。
4.2拆桥起重吊装作业
包括起重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等:在进行起重吊装过 程中违规操作,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或施工人员高处坠落, 触电等。
防范措施:规范用电,加强对起重设备的维修保养,在 吊装过程中严格遵守“十不吊”制度。司索工在吊装前要做 好钢丝绳等起重设备的检查。在吊装时要有信号员进行 指挥作业。
4.3水上作业
高空坠落、淹溺: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未系安全 带或未做好临边防护造成人员坠落至水中后发生淹溺事 故。
防范措施:临水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穿好救生衣。 施工平台及时焊接临边防护栏杆。发生不慎落实时要及 时利用栈桥上悬挂的救生圈进行救助,并及时向其他人 求救或拨打报警电话,严禁盲目跳入水中进行施救。
5.2海事安全措施
5.2.3水上施工应设专用救生船,并有专人值班,各施工作 业点应配备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在舱面作业时必 须穿好救生衣,人员上下通道应挂设安全网,跳板要固定 ,水上工作平台四周要安装符合标准的栏杆和安全网。 5.2.4施工船舶要与项目部昼夜保持通讯畅通,并按规定显 示有效的航行、停泊和作业信号。 严格按核准吨位转运货物。载货不得超高、超载,并须进 行有效绑扎,防止因货物移动发生意外事故。
3.2.7河道管桩的拆除
主体结构拆除完成后,搭接处切割分离,利用200T浮吊船拆除河 道中的管桩。
3.2.8河道清理
桥梁水中主跨全部拆除结束后立即用挖泥船清理拆除的废渣, 用泥驳船运至指定地点,清除后使用扫船对主航道进行扫测,满 足航运要求后恢复航道正常通行。
3.2.9主桥各块段吊装数据表
序 拆除部位
5.1通航影响
5.1.2航道管理措施 (1)施工前办理在航道施工的相关手续,遵守航道管理规 定,施工中与航道管理部门加强协调,服从组织,加强配 合,在不影响河道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施工。必要时请航运 管理部门配合,要求过往船舶遵守有关规定,加强联系, 协调和管理。 (2)夜间设航标指示灯。 (3)航道上拆除施工时照明灯具应加装遮光设施,防止眩 光干扰船舶的航行。
5.3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3.2高处坠落伤害事故抢险措施
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发生后,要分清轻、重、缓、急,在事故现场处理 受伤人员时,要沉着、果断、准确、细致,保护好事故现场,由有经 验的人员要立即对受伤人员作出诊断,对伤势情况作出简单处理或拨 打120,项目部派车由相关人员陪同立即送往医院。
3.2.4拱肋拆除
拱肋切割前,先切割中间拱肋对应部分风撑,再向两侧依次对 称切割拆除,5道全部吊除后,切割拱肋,顺桥向分成共3段。 其中中间拱肋长度32.6m,重87.3t,钢丝绳吊点放在两端7m位 置,单个边拱肋长度约24.4m,重65.3t,钢丝绳吊点放在两端 4m位置。
3.2.5中横梁拆除
中横梁按照由跨中向两端对称分阶段拆除。内横梁尺寸: 0.99m(高)×0.9m(宽)×8m(长),重18.5t,拆除时用 4×φ32钢丝绳在距系梁1m的位置将内横梁捆绑,中间的用 200T浮吊船将内横梁吊紧,用绳锯切割中横梁。吊点处中横梁 切割时与系梁连接处预留30cm,做好钢丝绳的防滑工作,以防 钢丝绳捆绑时滑动,吊到两岸后破碎。 拆除过程中时刻监测老桥的沉降与变形,发现老桥沉降变形过 大立即停止施工。
5.1通航影响
5.1.3航道通航安全预案 在跨河施工期间,每天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内容如下:标 识,标牌是否齐全,防落物网绑扎是否牢固,安全值班人 员值班情况,落实施工人员岗前安全教育,人员安全带, 安全帽的佩带,施工用电安全等。 正常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员配合航政管理部门进行航道 安全管理。
5.2海事安全措施
3.1.引桥拆除
引桥距离地面高度约5m,引桥及人行步梯采用镐头机直 接破除的方法进行拆除施工。
3.2.主桥拆除
施工流程
桥面 板及 护栏 拆除
临时支 墩、拱 肋支撑 架施工
河道 清理
河道管 桩的拆
除
吊杆 放松 拆除
拱肋 拆除
系梁 拆除
中横 梁拆 除
3.2.1桥面板及护栏拆除
拆除护栏时在系梁外采用钢管搭 设防护支架,悬挂安全网,然后 用风镐将防撞护栏砼破除,砼破 除后,钢筋采用氧炔焰切割。人 行道板拆除时,先找出道板填缝 和湿接缝接头,采用蝶式切割机 将桥面沿道板接口切开,再用镐 头机逐条破除湿接缝内填充混凝 土,再有氧炔焰割除钢筋。利用 浮吊逐块吊除。
5.2.1拆桥作业期间,拆桥作业队需每日关注气象预报,并 做好记录,随时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和水情动态,以便及 时采取应对措施。 5.2.2参与施工的各种船舶(包括配合施工作业的交通船、 运输船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施工作业前应向当地海事 局申请办妥《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按规定配齐各类合 格船员。船机、通讯、消防、救生、防污等各类设备必须 安全有效,并通过当地海事局的安全检查。
4.1拆桥作业队高空作业
高处坠落:高空作业时未按照要求系好安全带、临边防 护不到位及雨雪等恶劣环境下,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物体打击:在进行施工双层作业时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或 高空作业人员随意抛掷物件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防范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 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临边设置护栏或安全网,桥面上作 业穿着救生衣;原则上不得进行双层同时作业,如有需 要必须做好隔离防范措施,禁止随意向下丢弃物件。
5.1通航影响
5.1.2航道管理措施 (4)在航道上下游各200m处设置警示牌,告示船舶减速慢 行,施工作业期间需安排专人值班。 (5)拆除施工期间过往船舶临时待泊区上游选择塘田桥较 宽水域临时停泊,下游船舶待泊区选择位于新农桥附近较 宽水域进行待泊。 (6)施工期间的水上交通组织在主跨拆除时进行封闭禁航, 委托地方海事部门对过往船舶进行交通管制;边跨拆除时 采取管制通行,施工期间不予通行,停工时放行船舶,每 日按实际通行量由海事部门进行交通管制。
28
200T 浮吊 采用
4 拱肋(中段) 1.3×1.1×32.6 87.3 4×φ65
41
200T 浮吊 捆绑
5 拱肋(边段) 1.3×1.1×24.4 65.3 4×φ65
36
200T 浮吊 吊装
6 系梁(中段) 2.2×1.1×35.2 146.4 8×φ65 31.4 200T 浮吊
7 系梁(边段) 2.2×1.1×17.9 74.5 4×φ65 32.6 200T 浮吊
5.2海事安全措施
5.2.7严格执行《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及水上 航运安全管理规定,谨慎操作,确保安全,做到“十分把握 七分开,留下三分防意外”。发生水上交通和污染事故应立 即向项目部报告。
5.3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组 长:卞有斌
副组长:代现志、蔡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