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讲话稿【篇一:合作演讲稿】合作演讲稿中国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人的力量,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谱,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这就是合作的力量,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首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地狱与天堂牧师请教上帝:地狱和天堂有什么不同?上帝又带着牧师来到另一间房子里。
这里的摆设与刚才那间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都把汤舀给坐在对面的人喝。
他们都吃得很香、很满足。
上帝说,这里就是天堂。
同样的待遇和条件,为什么地狱里的人痛苦,而天堂里的人快乐?原因很简单:地狱里的人只想着喂自己,而天堂里的人却想着喂别人。
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
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
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
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
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提出。
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
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是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
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人签着一头驴和一匹马,驴身上装满了货物,它对马说:“马,我快累的不行了,你帮我背一些吧。
”马没有理它。
等驴死了以后,马不仅背着货物,还背着驴的皮。
如果马选择与驴合作的话,后果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从这篇小故事看来,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你用筷子吃饭,如果你不用筷子,那么就是你不和筷子合作,那么你就只能吃“手抓饭”了。
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响遍天。
由此看来,合作是多么的重要呀!从以上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产生1+1〉2的效果如果你学会了合作,就是获得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如果你是独来独往,不好与人合作。
可能是因为你的虚荣心太强。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合作才能做出来的事。
一个人盖不了房子,必须许多人合作才能盖。
一场世界杯足球赛,一个人是踢不了的。
所以说,个人是小,成功是金。
只有掌握了合作,学会与人交往,你才能掌握成功,所以俗话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
我想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这篇作文所要代表的含义。
雷锋叔叔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永远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有时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学会合作就是学会做人的道理。
个人是小,合作是金,任何人都需要与别人合作。
比如:一幢房子,一个人建不了,一场球赛,一个人打不了;一家企业要书展,一个人做不了??合作是成功的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必须。
我们吃饭时,如果只用一支筷子,什么也夹不起来,而用两支筷子,恰恰相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雨果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个人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两个人交换,每人就会有两种思想。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合作的确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成功的的合作呢?①首先:团队成员要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想法上要达成一致,这是相互协作的前提。
②其次:彼此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团队成员之间只有真诚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团队目标。
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忠诚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因个人私利而置企业和他人利益不顾。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都想单打独斗,凸显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根本不从整个集体发展的高度看待问题。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力量都好比大海中的一滴水,只有彼此真诚协作、动用大家的智慧,才能使团队的力量得以充分发挥,组成一支强而有力的团队。
③再次:加强沟通。
老师与老师的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老师与家长的沟通。
【篇二:合作发言稿】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四年前,我来到了这所美丽的学校泾干镇中学,她如一位彬彬有礼的智者,成绩傲人,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庆幸我能成为泾干镇中学这个优秀团队中的一员,身处这样优越的坏境中,我感受到了泾干镇中学团队精神的无穷魅力。
下面我先谈谈“团队精神”对我的触动。
第一、相互包容是合作的润滑剂。
包容才有和谐,和谐才能共事,才能干事。
俗话说: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在一个办公室共事难免有发生矛盾和误会的时候。
特别是我这个人,性子直,脾气暴,说话又不会拿捏分寸,难免会伤到大家,好在姐妹们不但不和我计较,还能对症下药指出我的毛病,让我感觉到大家对我的好,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抱怨就会越来越少,服务意识就会越来越强。
第二,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在一个备课组中,要让团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信任是基石。
我们要信任备课组长的领队能力,要信任每个成员的工作能力。
面对不同的想法,交流是协调的最佳方式。
即使你各方面都很优秀,即使你认为自己以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眼前的工作,也不要显得太自信,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对姐妹妹说,肯定会把这件事解决好。
当然,更要虚心接受批评,这样才不会遭到同事的孤立,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为备课组服务。
第三,相互补台是合作的金钥匙。
一个好的团队就像一部设计精密的机器,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
只有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团队这部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在尴尬、危机面前要善于主动解围、圆场。
有时那位同事请假或有事,一时难以完成教学工作或备课组长下达的任务,作为组员要主动出面,承担工作;在生活上要适当地关心、问候,必要时也可短信安慰或集体上门拜访等,这已经形成我们组的文化特色。
只有摆正自己在备课组的位置,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好备课组长的参谋,在困难时勇于为他人“挡驾”,才能搞好与姐妹妹的关系。
对备课组同仁的尊重、支持和配合,要从有利于备课组开展工作的高度来考虑、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姐妹妹之间的友谊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经得起任何考验而保持其关系纯洁、真诚和长远。
以上是我做为一名备课组成员的感悟,如今自己身为备课组长,如何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紧密配合,互相支撑,完成既定的目标,还需要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照。
接下来和大家谈谈如何命制好一套试题。
周考、月考在我校已成为一项制度,要考试就要命卷,一般来说,命题大都经历三部曲:拿来、模仿、创造。
先是从众多的试卷中,筛选自以为满意的部分试卷,用于日常练习与考试中。
其次,把若干他们试卷中的试题按照自己的需要重新整合,拼凑成一份试卷。
这样做省时省力。
最后,就是自己独立命制试卷。
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题型模式,以语文学科为例,其题型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板块:积累运用、综合实践、阅读与写作。
这个模式就相当于一个五线谱,接下来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谱曲,也是最磨脑子的事。
备课组所有成员得静下心来,议一议,圈一圈,明确思路以后这才叫定曲。
这一步很重要,靠的是集体的智慧,期末练考题的出炉这个环节的工作尤为关键。
曲定好了,填什么词,这是最耗费人精力体力的事。
我通常采用的办法:1、建立自己的试题库。
学校上学期为我们开通了第二教育网,这个网上的资源挺不错,内容新鲜,紧扣时代步伐,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上学期期末考试,我选用了期中的一部分题,竟然压个正着。
还有无忧无虑、学科王、百度文库上面的题都很不错,大家可以通过注册的方式登录,强调一点,必须用真实的邮箱信息,要想资源共享,还得上传文件,否则,没有相应的点数,也无法下载。
除了网络资源,学校也为我们购买了相关的书籍,我们也可采纳,为了让版面美观,大家可在资料上选定后,然后通过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也挺方便,这个办法可能对理科不好使。
有时也可以在文印室顺手牵羊拿两张其他年纪的试卷瞧瞧,学习学习,收获还不错。
2、选题填卷。
这个一定要按照备课组敲定的曲子来完成,最要不得的是随便在网上拉一套题草草了事,结果花了时间,累了学生,忙了教师,却没有什么收益。
有时候,出一套周考题,要翻阅十几套单元测试题,出一套月考题或期末练考题,要翻阅几十套期末测试题,为的就是突出考点,提升能力,减轻学生及备课组姐妹们的负担,经常夜深人静,我还在电脑前忙碌,累了,就勉励自己“辛苦我一个,幸福一个备课组”。
在座的每位教师,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感触。
3、自我创造。
字词、古诗、文言文这一部分知识是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内容,网上搜集到的材料未必系统全面,若要遍地撒网去找,费时又费力,找到的资料也不一定是你中意的。
不如教师自己将其知识点按考试的模式进行罗列,或手写或打印,既方便又快捷,还能一网打尽,不留漏洞。
4、发动学生。
对于一些靠抄抄写写来识记的知识。
也可发动学生编制试题,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抄抄写写的烦躁变成乐趣。
不过,对学生要要求到位,多大的纸张,几道大题,按什么模式布局,一行几个,共几行,内容来自何处,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可要求学生用蓝色笔出题,红笔写答案,最后再分小组展示,评优加分。
也可让学生以空白试卷的形式呈现,让其他学生做答。
这样,出题人觉得幸福,答题人觉得新鲜。
每次大型考试前用这种办法让学生押题,效果甚好。
特别声明一下,这个方法的原创并不是我,而是我们的教研组长许老师。
总的来说,“出一套题,脱一层皮”,出好一份试卷是件十分严肃且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脑力活,决不能马虎了事,轻易为之,如果随便弄份试卷来“忽悠”学生,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灵性。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份高质量试卷的“出炉”需要精心“打磨”,更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出卷、考试、分析试卷中去反思总结,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