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一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考试单元考点考试要求考点在各版本中的分布浙江版思想政治人教版思想政治人教版思想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4、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五册第二课第1、3课三年级第三课2、3、4课第四课第一节3框九年级第三课第1框第四课第1、2、4课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包括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从前者来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从后者来看,众多的人口、相对短缺的自然资源、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者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考点24、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包括两层含义:从社会性质看,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从发展程度看,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2、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总体上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1)从历史过程看: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落后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生产力水平、商品经济远远落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从现实状况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3)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要缩小与他们的差距更需要时间。

4、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现代化(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5、长期处于这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国情。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1、划生育是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1)原因: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才能保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要求: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实施晚婚晚育的含义:晚婚,是指男女青年在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是基础上,推迟3年以上结婚;晚育,是指妇女在24周岁以后生育第一胎。

实施晚婚晚育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提高子女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延长生育周期,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2、解决资源问题对策:保护和合理、科学地利用资源(1)最好办法是坚持开发和节流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依靠法律和管理。

(3)崇尚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依靠科学技术,作到开源和节流并举,既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又能保持天然生态的平衡,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3、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是保护和改善环境:(1)针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意识的教育,提高全体国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3)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4)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作到发展生产要搞好环境保护,保护环境要促进生产,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统一。

(5)我们中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树立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一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3)制定科学发展观的依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尊重保障人权。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立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正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实现良性循环。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抓好生态建设,切实搞好环境保护,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以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4)2005年9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后,今后五年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经济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这表明,“十一五”将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划。

会议强调: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就、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会议强调:在2006年起的五年里,中国能否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将决定到2020年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到本世纪中叶能否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传统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教学方法运用:1、本课讲的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们党制定的额路线方针政策,包括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基本路线、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涉及内容多,有一定理论难度——采用点拨启发式:讨论和研究性学习方式。

有条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2、本课与时政联系密切,内容与学生比较近,有些讲的就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和生活中的事情——采用联系法、比较法、参与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实效性。

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表述正确的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这一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我国处于并将长期相互于这一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3)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决定了我们只能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一历史阶段(4)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2)(4)、(2)(3)(4)、(1)(2)(4)、(1)(2)(3)(4)3、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4、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的基本国情是——()(1)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2)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3)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形势(4)我国面临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1)(4)、(2)(3)、(1)(2)(3)、(1)(2)(3)(4)()()()()()()()()()()()()()()()()()()()()()()()()()()()()()()()()()()()()()()()()()()()()()()()()()()()()二、非选择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