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分析运用举例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2012年天津卷)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它揭示了(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1.(2012年江苏卷)宋代徐于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2012年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存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1.(2012年福建卷)图1、图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③图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④图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13海南卷)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
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
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近年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答: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改善民生是部分,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要重视民生问题的改善,从而推进和谐会建设。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的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民生问题的改善离不开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改善民生置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中,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
2.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联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答: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好企业的知名品牌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1.(2012年广东卷)“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进世界的转变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2.(2011年上海卷)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利落。
这告诉我们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B.实现创作主体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C.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D.恰当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的整体优化3.(2011年重庆卷)画家通过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出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子孙、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全局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随意破坏。
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子孙、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要加强环境保护。
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2012年上海卷)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这表明(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1.2012年重庆卷)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
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猎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
这说明( )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3年上海卷)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
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3.(2013年北京卷)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 )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和困难为从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下图所示( ) A.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B.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2.(2013年江苏卷)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
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当前,我国农民工总量超2。
5亿。
在这一庞大的群体中,相对一部分是“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
相比过去,这些“拖着拉杆箱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很多,但受制于经济、心里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文化消费与他们的实际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并且农民工群体文化消费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低俗、庸俗、媚俗文化“颇有市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破解农民工文化之渴仍然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满足仍然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接受挫折,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我们要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