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 课件
整体感知
面对盛气正旺的太后,触 龙是怎样一步一步说服太后的 呢?
饮食起居 • 触龙一问___________ ,太后 缓冲 色少解 _________ ,采用的________ 法 幼子之事 ,太后 • 触龙二求___________ 笑 诱导 _________ ,采用的________ 法 王位继承 ,太后 • 触龙三论___________ 诺 直入 法 _________ ,采用的________
答案:①派遣 ②使者 ③使命 ④出使
扩展阅读
2.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的意义 ⑴使者不说 ⑵威后曰:“不然” ⑶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⑶根本的;不 3.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齐王派使者拜问赵太后,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 “年成没有灾吧?百姓也没有祸吧?齐王也没有病吧?”使者 不高兴,说:“小臣奉命出使拜见威王,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 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是卑贱的在前,而尊贵的在后吗?”威 后说“不对。如果收成不好,哪里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 哪里会有国君?所以,有所问,能舍弃根本的而问不重要的事 吗?”
老妇必唾其面
性 格
固执任性 蛮横专断 慈爱 善良
太后
一个气盛 偏执、溺 爱幼子, 但也深明 大义的女 统治者形 象
必勿使反
太后笑曰
妇人异甚
溺爱幼子 自私
然 诺
深明大义
结合实际生活,
谈谈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
古今异义 1、年几何矣 古:多少
今:数学的一门学科
2、丈夫亦爱怜少子乎?
古: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今:妇女的配偶
阅读训练
⒈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疾走 曾:曾经 C约车百乘 约:大约
D
)
B妇人异甚 异:不同 D恣君之所使 恣:任凭
⒉下列句中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太后明谓左右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近者祸及身
A
)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C不若长安君之甚 D必以长安君为质
君美甚 约车百乘,质于齐
恃辇而行 niǎn 少益耆食 shì
不肖 xiào 沟壑 hè 媪 ǎo zhǒng 持其踵 祭祀 sì 膏腴 yú 挟重器 xié shèng 恣君之所使之 zì 约车百乘
•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 王也哉?
课文串释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 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 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 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阅读训练
⒌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定要用长安君当人质,援兵才出。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
C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难道减少了一些。 D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
⒍《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据历史资料整理编订而成,全 书共 册, 篇,是一部 体的史书。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战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 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 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主要记述了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 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 册。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它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强谏 qiǎng 唾其面 tuò 最少 shào 盛气而揖之 yī 曾不能疾走 zēng 太后玉体之有所郄 xì
整体感知
1、触龙为什么说服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加紧进攻, 向赵国求救,条件是要长安君做人 质,赵太后不肯。大臣极力劝谏, 遭遇挫折。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 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 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 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 以由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 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 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 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 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 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 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 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 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刘向 十二 三十三 国别体
扩展阅读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 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臣奉使 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1.解释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使”字的意义。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使①: 使②: 使③: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④
阅读训练
⒊比较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C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③媪之送燕后 A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②至于赵之为赵 ④恣君之所使之 B 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
C 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D ①④不同,②③不同
)
⒋与“没死以闻”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A赵氏救于齐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封之以膏腴之地
整体感知
经过触龙的一番劝说,最终结 果如何?
长安君质于齐,齐兵乃出。
结构思路
秦急攻之
前因
求救于齐
太后与大臣
三对矛盾
一问饮食住行
说
过程
二求舒祺之事
三个方面
三论王位承袭
结果
长安君质于齐
矛盾解决
人物形象
触 龙
一个忠心为国,富 于生活经验,善于 进谏的老臣形象
动作神态
盛气而揖之 持其踵 为之泣
语 言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 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 至而自谢,曰:“老臣病 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 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 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 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恃粥耳。”曰:“老 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 身也。”太后曰:“老妇不 能。”太后之色少解。
词类活用
1、日食饮得无衰乎?
名词作状语,每天
2、赵王之子孙侯者
侯:名词作动词,封侯、称侯
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形容词的使动,使…尊贵)
词类活用
4、其继有在者乎?
(动词作名词,继承人)
5、质于齐
(名词作动词,作人质)
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而恐太后玉体有郗也
通“隙”,病痛
2、必勿使反 通“返”,返回 3、少益耆食 通“嗜”,喜爱 4、奉厚而无劳 通“俸”,俸禄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 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 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 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 “敬诺。年几何矣?”对曰: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 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 子乎?”对曰:“甚于妇 人。”太后曰:“妇人异 甚。”对曰:“老臣窃以为 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 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 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 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 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 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 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 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 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 “无有。”曰:“微独赵,诸 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 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 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 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 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 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 自托于赵?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 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 “诺,恣君之所使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齐兵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