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物权法》法制宣传活动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于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和施行,极大地扩大了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范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大事,对于保护公民基本权益,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弘扬物权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联合发文提出在我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法制宣传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对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全面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大对公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把法律靠近群众、深入人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此,我所认真贯彻上级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XX镇法制宣传活动工作方案,把工作落到实处。
对《物权法》学习宣传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物权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学习宣传《物权法》,建设和谐东莞”为活动主题。
通过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
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将法律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干部群众依法行驶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基层干部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提高群众依法自治和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活动时间。
XX年06月至XX年12月
三、活动内容。
(一)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大众传媒,拓展宣传教育辐射面。
我所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易被群众接受的优势,组开展一些有规模、有影响、有深度的宣传活动,并结合实际,采取公益广告、条文讲解、实用问答等方式,广泛宣传《物权法》立法背景、立法意义、具体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积极抓好重点对象《物权法》教育,深化学习宣传活动。
一是结合市司法局和普法办的活动,安排物权法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集中开展物权法学习。
二是各部门组织本系统的公职人员深入学习准确把握《物权法》,树立正确的物权观念。
三是结合“法律六进”活动、“一学三讲”主题教育活动等载体,加强对社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对象的《物权法》宣传工作。
(三)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学习宣传活动,使物
权观念深入人心。
各单位在继续利用各类宣传阵地,采用张贴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传统形式的同时,通过举办法律知识问答、法律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报告会、《物权法》辩论会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宣传活动,寓教于乐,激发群众学习参与积极性,使干部群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活动步骤。
全镇《物权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月中旬):宣传发动。
认真召开有关部门和各村干部工作会议,各单位、村组召开群众大会,传达、贯彻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同时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向社会群众发放《物权法》的相关资料,使群众对物权法有所了解。
第二阶段(6月中旬至9月底):组织实施。
围绕这次活动确定的目标任务,组织工作组,进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拟定在XX隆泰公司举办有关《物权法》的法律知识问答、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第三阶段(10月前后):在《物权法》实施前后,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宣传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报告会、《物权法》辩论会等。
第四阶段(11月至12月):搞好总结上报工作。
以各村、各单位搞好活动开展情况专题材料,上报镇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及时归总写书面材料上报市司法局、市
第 3 页共4 页
普法办。
五、活动措施和要求。
围绕活动主题,本着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好这次宣传教育活动,使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真正进村入户,进校园、进企业、进出租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这系列的活动,更好地宣传《物权法》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从而更好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进一步推进依法治镇工作,为建设经济强镇,文明城市,法治社会,和谐平安XX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