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 (1)1.1 项目背景 (5)1.2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过程 (6)1.2.1编制依据 (6)1.2.2编制过程 (6)1.3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程量 (7)1.3.1 项目范围 (7)1.3.2 项目建设规模 (7)1.3.3 项目建设内容 (7)1.3.4 项目建设工程量 (8)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8)1.4.1 项目投资估算 (8)1.4.2 项目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 (8)1.5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 (9)1.5.1 项目经济评价的结论 (9)1.5.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9)1.5.3 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 (10)1.6 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 (10)1.6.1 组织领导 (10)1.6.2 管理机制 (10)2、项目区基本情况 (12)2.1 自然概况 (12)2.1.1 地理位臵及范围 (12)2.1.2 地形地貌 (12)2.1.3 气候 (13)2.1.4 土壤种类与种植结构 (14)2.1.5 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现状 (15)2.2 社会经济情况 (16)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8)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3.1.1项目区现状主要问题 (18)3.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1)4、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3)4.1 项目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23)4.1.1 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23)4.1.2 项目区作物需水量计算 (29)4.1.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0)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及节水工程技术方案 (31)5.1 项目建设内容 (31)5.2 示范项目渠道灌溉流量计算 (31)5.2.1 设计灌水率 (31)5.2.2 渠道灌溉流量计算 (33)5.3节水灌溉工程配套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34)5.4灌溉制度的制定 (34)5.5 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34)5.5.1渠道衬砌防渗设计技术方案比较 (34)5.5.2 渠道水力计算 (35)5.5.3主要渠系建筑物设计 (37)5.6项目建设主要工程量 (40)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6.1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41)6.2基础资料 (42)6.3估算成果 (43)6.4资金筹措方案 (44)7、项目建设管理 (44)7.1 组织机构 (44)7.2 工程建设管理 (45)7.3 建设资金管理 (47)7.4 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 (49)7.4.1 施工组织 (49)7.4.2 进度安排 (49)7.5 工程建后管理(管理机构、运行机制) (50)7.5.1 项目竣工后工程管理机构 (50)7.5.2 项目竣工后工程运行机制 (50)7.5.3 水费征收改革措施 (52)8、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53)8.1 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评价 (53)8.1.1 水环境评价 (53)8.1.2 生态环境评价 (54)8.1.3 社会环境评价 (54)8.2 环境方面的潜在负面影响与对策 (54)8.3 水土保持方案 (54)9、工程招标初步方案 (55)9.1 序言 (55)9.1.1 施工条件和天然建筑材料 (55)9.1.2 招投标编制原则和依据 (56)9.1.3 本可研项目工程土建施工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56)9.2 招标范围 (57)9.3 招标组织形式 (57)9.4 招标方式 (57)9.5 招标初步方案 (58)9.5.1 标段划分及发包数量 (58)9.5.2 资质等级 (58)9.5.3 各标段工程情况及工期 (58)9.5.4 招标工作计划草案 (58)9.5.5 评标专家特长和专业水平 (59)10、效益分析 (60)10.1灌溉节水及经济效益 (61)10.2经济效益分析 (62)10.3国民经济评价 (63)10.3.1评价依据 (63)10.3.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63)10.4 社会效益 (64)11、结论及建议 (65)附表 (66)1、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XXX位于大巴山南麓,XXX盆地北缘,嘉陵江干流上游。
东连XXX、XXX;南邻阆中;西抵XXX;北接XXX、XXX。
XXX幅员面积2030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711个村,4924个组,87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7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84万人,耕地面积51.75万亩,其中田32.47万亩,地19.28万亩,农村人均纯收入2744元。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XXX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因此,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决定从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建设项目建设。
XXXXXX水库北支渠所在灌区是全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每遇旱情,农业减产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节水示范项目对该地区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传统农业向节水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巨大示范作用。
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模式,实现区域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为我省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整个XXX的重要经济支柱。
农业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事关XXX经济建设的全局。
因此,节水灌溉作为一种高效用水模式,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支持和县领导的高度重视。
1.2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过程1.2.1编制依据1、《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5、《节水灌溉工作手册》;6、《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2版)7、《水利部水利工程概算定额》8、XXX《农业区划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电力志》等报告及文件;9、XXX气象资料。
1.2.2编制过程本报告由XXX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水利丙级)具体编制。
根据群众自愿、效益明显、管理得力的基本原则,选择了XXX水库北支渠所控灌部分作为本次项目区。
该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发展节水灌溉效益显著,且农业生产条件具有一定代表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较好、土地相对集中,能发挥较好的示范效益。
示范项目区确定后,设计人员从节水灌溉规划设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期管理等方面对基础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深入示范区现场研究勘测,形成该报告。
1.3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程量1.3.1 项目范围按照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区的原则和建设任务要求,选择XXXXXX北支渠所在灌区作为示范项目区,此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灌溉效益,当地政府和群众都有搞好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受益区域在XXX鸳溪镇古楼村、浩口村、新庙村,包括6个社 359 户,农业人口 1258人,牲畜2768头,耕地面积2370亩,人均耕地1.88亩。
该项目区属于小(一)型XXX水库灌区,条件优越,符合试点项目选点要求。
1.3.2 项目建设规模示范区建成后可使该项目区359户农民直接受益,实现节水灌溉面积 2370亩,受益面占该项目区总耕地面积的90%。
1.3.3 项目建设内容1、重点整治、改建、维修、衬砌防渗北支渠总长4.5km和其下2条斗渠长1.5km,并对渠系建筑物52处,进行整治、配套。
2、在田间上实施先进节水、输水、灌水技术,改造田间工程。
3、实现项目区计量用水。
1.3.4 项目建设工程量渠道主要工程量统计表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1.4.1 项目投资估算该项目开挖土石方12420 m3,填土方8473 m3, M7.5浆砌卵石11990 m3,砌砖159 m3。
本项目投资151.78万元,其中土建142.30万元,其他费用9.57万元。
1.4.2 项目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XXX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按照《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新修订) 第十四条规定“示范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多渠道筹集,中央与地方配套的比例为:东部地区1:2,中部地区1:1,西部地区1:0.5”的要求,本项目总投资168.79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时申请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00万元,其余68.79万元由地方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解决。
其中,申请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的100万元,全部用于大宗材料设备的购臵等费用。
此方案能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建设的根本保证。
1.5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1.5.1 项目经济评价的结论通过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四项评价指标都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13.6%大于社会折现率12%,表明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达到或超过了要求水平。
经济净现值367.53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546大于1.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9年也能满足规定要求。
1.5.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本身对环境就是有一种美化作用,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田园化建设,使整个工程成了自然环境的装饰物,美化了自然景观,同时对水土保持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当地群众对水的需求日趋合理,灌溉用水量的减少,可以减少灌区农田淤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节约的一部分水量还可以用于生态用水,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1.5.3 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本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重点采用渠道防渗处理技术,同时配以先进的农艺措施,经财务分析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技术上可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在我县的农业节水示范作用明显。
因此,该项目是合理可行的,建议立项支持。
1.6 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1.6.1 组织领导为了XXX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县政府成立“XXX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领导小组”。
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环保局和项目区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该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建议县政府将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与项目区所在的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列入干部工作业绩的年终考核。
1.6.2 管理机制本示范项目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节水灌溉材料设备选购积极推行政府采购的方式,做到质优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