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中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我校“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

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文辞优美且蕴含人生哲理、处事智慧的经典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诵读内容诵读篇目选择原则: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

诵读篇目以包钢九中语文教研组编写的《包钢九中经典诵读》手册为主。

四、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15分钟:由班干部或语文课代表领诵或自行看书吟诵。

2.语文课前3分钟:由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两周一节诵读课:由语文老师组织,班主任配合,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具有班级特色的诵读活动。

4.课后每天10分钟诵读活动:由家长督促,学生坚持每天自由诵读。

五、活动要求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

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我校师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

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

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祖国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

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

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

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

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包钢九中“经典诵读”活动展示方案为了检验、展示我校“经典诵读”活动成果,引领、督促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健康长期开展,激发全校师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我校将组织初一师生进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此次展示活动也是我校语文学科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展示时间:初步定于6月13日二、展示人员:初一师生三、展示形式:本次展示活动以“竞赛”和“表演”两种形式同时进行。

四、诵读篇目:竞赛篇目来源于包钢九中语文教研组编印的“经典诵读”手册;表演内容由表演者自行选择健康向上、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

五、展示安排:(一)展示形式及要求:展示由“竞赛”和“表演”两部分内容构成。

竞赛部分由三个比赛项目组成:经典诗文必答、经典诗文抢答、经典诗文朗诵。

经典诗文必答及抢答题,先由各班根据我校编印的“经典诵读”手册,按比赛要求命制试题30道(每组10道题),组成试题库。

比赛时,由其它班级选手来回答,本班选手不答本班试题。

经典诗文朗诵分为自选篇目和指定篇目。

表演部分由每班自行选定,每班出一个学生表演节目,每个年级的语文备课组出一个教师表演节目。

表演形式可以是经典诗文的吟唱,经典诗文的软笔书法,诗文意境绘画,由经典诗文改编的话剧,评书,相声,绕口令等。

要求:1.在五月底之前,各班组织本班的“经典诵读”活动,并选拔出各班的参赛选手。

在6月8日之前把各班参赛选手名单(每班三人),朗诵篇目,表演节目名称等上报教务处。

此项工作由语文教研组及初一年级组负责。

2.在展示前一天,各班抽取比赛顺序号。

此项要求由赵景萍老师负责落实。

3.参赛选手要着装整齐。

展示用配乐、道具等自行准备。

此项要求由各班班主任负责落实。

4.展示当天,除参加展示活动的学生外,每班另派五名观众到现场。

由班主任组织观众纪律。

5.除参加展示活动的人员外,每班另派一名学生评委到场。

由初一年级组长张彩萍老师负责安排落实。

6.各班在五月底上交比赛试题。

由语文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审核是否有错误或不当试题。

由老师负责落实。

(二)展示活动流程及要求:1.竞赛之经典诗文必答:由初一每班选派三名参赛选手,进行三轮经典诗文的必答背诵。

每轮为10分。

每班三轮选手全部答对,可得30分。

答错或答不出不扣分。

必答试题由参赛选手在现场主持人的组织下,先选定其它班级的试题库和试题号,再按要求进行回答。

形式:(1)指定古诗文的上(下)句,由每班的一号参赛选手答出对应的下(上)句。

如题目为:“长河落日圆”,选手答出“大漠孤烟直”。

每题由两个不同篇目的诗文组成,选手思考时间不得超出30秒。

(2)设定一个情境,由每班的二号参赛选手背诵出相应意境的诗文。

如题目为“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句”,选手答出“两只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每题要求选手至少答出两句不同篇目但相同情境的诗文,思考时间不得超出30秒。

(3)设定一个故事或指定一名作者,由每班的三号参赛选手说出相应的诗文内容(或简介作者),背诵其中的一段,并说出该诗文的主旨。

2.竞赛之经典诗文抢答:题目形式与必答题目形式相同。

共计20题,每题10分。

由主持人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取题目并读题,主持人说开始后,参赛三名选手抢答。

答对加相应分数,答错、答不出或主持人没说开始前抢答,扣掉相应分数。

选手抢答后,思考时间不得超出30秒。

3.竞赛之经典诗文朗诵:由每班推选选手上场(鼓励多人朗诵,有适当加分),按展示前抽签顺序依次上场朗诵自选篇目,朗诵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可以配乐,必须脱稿。

由教师和学生依据评分表各自打分,满分10分,取所有评委的平均分数计入总成绩。

指定篇目由主持人当场抽取,指定篇目朗诵时间不超过1分钟。

每班推选一名选手参赛,选手拿到篇目准备3分钟后朗诵,脱稿者加分,不脱稿不扣分。

由教师和学生依据评分表各自打分,满分10分,取所有评委的平均分数计入总成绩。

4.表演项目:各班学生表演节目,在展示前各班进行初赛,由教师和学生评委依据评分表打分,满分50分,取所有评委的平均分数计入总成绩。

总分前三名的节目在展示当天进行表演。

教师表演节目在展示当天表演。

表演节目原则上不得超过3分钟。

六、奖励本次展示将表彰奖励“经典诵读”优秀班级及个人。

1.优秀班级:奖励总分前6名的班级。

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2.优秀学生:根据现场情况,奖励优秀答题选手前6名;优秀朗诵者前6名;优秀表演节目前6名。

每项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3.优秀指导教师:根据展示情况,奖励优秀指导教师三名。

计入当月记效工资考核中。

中学 201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