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1、建筑材料发展的趋势?答:轻质、高强、利废、环保及多功能化。

2、什么是密度?计算公式是什么?常用的计算单位?答: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公式为ρ=m∕v;常用单位g/㎝3.3、如何理解绝对密实状态?答:是指材料体积内不含孔隙的密实状态;通常将材料磨成细粉,通过0.08㎜方孔筛,筛余量不超过10%.就认为这样的细粉堆积是绝对密实的。

4、什么是表观密度?如何理解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答: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实体积和孔隙体积在内的体积。

5、如何确定材料的表观密度?答:对形状规则的材料,直接量测体积,代入公式计算求得;对形状不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后用排水法测其体积,再代入公式计算。

6、材料表面用蜡封和不用蜡封有何区别?答:蜡封过的材料体积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体积;不用蜡封的材料体积仅是材料的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之和;即不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孔隙体积。

7、材料的表观密度按照含水状态有哪些?答:有烘干至恒重状态——干表观密度;表面气干状态——表观密度;吸水饱和面干状态——湿表观密度。

8、孔隙率的概念?计算公式?答: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P=1-ρ0/ρ9、孔隙特征包括的内容?根据孔隙特征材料的孔隙率又可分为哪两部分?答:孔隙特征包括孔隙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根据孔隙的形状孔隙率又分为开口空隙率和闭口空隙率。

10、什么是润湿角?如何用它来判断材料的亲、憎水性?答:在材料、水、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滴引切线,切线与材料表面的夹角叫润湿角(θ);当θ≤90°时,材料表现为亲水性;当θ>90°时,材料表现为憎水性。

11、吸水性的表示方法?根据吸水程度的不同,吸水率又分为——和——?二者存在的关系?答: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又分为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二者的关系为W体=W质ρ012、含水率的概念?答:含水率是表示吸湿性大小的,它是指材料吸收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比。

13、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软化系数大于(0.85)的材料为耐水材料。

14、什么是冻融循环?答:材料吸水饱和后,在-15℃环境中结冰,再在20℃环境中溶化,为一次冻融循环。

15、某一块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115g,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44㎝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37㎝3,试计算密度、表观密度和孔隙率?解:密度ρ=m÷v=115÷37=3.1g/㎝3表观密度ρ0=m÷v0=115÷44=2.6g/㎝3孔隙率P=1-ρ0/ρ=1-2.6÷3.1=16.1%。

16、某一混凝土的配合比中,需要干砂680㎏,干石子1263㎏。

已知现有砂子的含水率为4%,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计算现有湿砂、湿石子的用量各是多少?解:湿砂用量S=680×(1+4%)=707㎏;干石子用量 G=1263×(1+1%)=1276㎏。

17、用直径为12㎜的钢筋做抗拉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的拉力为42.7KN,求此钢筋的抗拉强度?解:钢筋的受拉面积A=πr2=3.14×62=113㎜2;钢筋的抗拉强度f=F/A=42.7×1000÷113=378MPa。

18、何谓材料的强度?常作用于材料的外力方式有哪些?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常作用于材料的外力方式有拉力、压力、弯力和剪力。

19、何谓气硬性胶凝材料?答:仅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发展并保持强度的胶凝材料统称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20、何谓水硬性胶凝材料?答:不仅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而且在水中也能凝结硬化,保持并发展强度的胶凝材料。

21、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钙);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

22、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其对工程质量有什么影响?答:由于煅烧温度过高或煅烧时间过长以及石灰石块体大小不均,导致过火石灰产生;会使工程出现裂缝、鼓包等严重质量事故。

23、新竣工的内墙石灰抹灰工程出现鼓包、裂缝现象,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原因:过火石灰的存在。

由于过火石灰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其在工程竣工后才开始与水缓慢发生反应,此反应过程不仅放热而且体积膨胀,因此易导致已竣工后的工程出现鼓包裂缝现象。

解决措施:将石灰在使用前放在化灰池中陈伏2~3周或再久一些。

24、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

25、石灰的硬化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是(结晶作用)和(碳化作用)。

26、石灰硬化时体积(收缩),而石膏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27、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半水硫酸钙。

28、为什么石膏制品是多孔体?答:生产制品时,石膏的理论需水量为16.8%,而实际需水量却为50~70%;硬化后多余水分的蒸发给石膏制品留下很多的孔隙。

29、水玻璃模数:在水玻璃组成中,氧化硅与氧化钠的分子比。

30、在水玻璃的硬化过程中常用的促硬剂是(氟硅酸钠),加入量为(12~15%)。

31、何谓硅酸盐水泥熟料?答: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具有一定水化硬化特性的黑色球体。

32、何谓硅酸盐水泥?其常见的两种类型是什么?如何定义的?答:硅酸盐水泥熟料加上0~5%的外掺料,再加上适量的石膏共同磨细即为硅酸盐水泥。

Ⅰ型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加上适量的石膏共同磨细;Ⅱ型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加上不超过5%的外掺料,再加上适量的石膏共同磨细。

33、水泥的生产概括为(两磨一烧)生产工艺;具体为:①生料的配制与磨细;②磨细的生料高温煅烧并使之部分熔融形成熟料;③熟料充分冷却后加石膏共同磨细即得水泥。

34、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其中,水化放热量最大的是(铝酸三钙),提供水泥早期强度的是(硅酸三钙),而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是(硅酸二钙)。

35、何谓水泥石?其结构成分主要有哪些?其中哪些属于凝胶体?哪些属于结晶体?答:水泥浆体硬化后即形成水泥石;其结构成分主要有: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水化铝酸钙、氢氧化钙和钙矾石;其中属于凝胶体的有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属于结晶体的有水化铝酸钙、氢氧化钙和钙矾石。

36、水泥石常见的腐蚀类型有哪些?答:有淡水腐蚀、酸的腐蚀和硫酸盐腐蚀。

37、水泥石腐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答:内因:水泥石结构中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的存在;外因:环境中腐蚀性介质的存在以及水泥石结构不密实。

防止的措施:①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相适应的水泥品种;②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增加结构密实度;③水泥石表面防腐处理。

38、水泥的三大性能指标指的是(细度)、(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三者缺一不可。

39、国家标准对细度的规定是:每千克水泥的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或者是0.08㎜方孔筛筛余量不超过10%;凡水泥细度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40、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而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小时);凡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41、国家为何要对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做硬性规定?答:国家标准规定初凝不宜过早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运输和浇注;而终凝不宜过迟,是要求混凝土成型后,尽快硬化并产生强度,以利于下一步施工工作的进行。

42、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安定性良好:指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均匀;安定性不良:指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不均匀。

43、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检验的方法?答:原因有三:①游离氧化钙的存在;②游离氧化镁的存在;③加入的石膏量过多。

针对不同的原因,检验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检验时将待检水泥做成试饼并养护28天。

然后用煮沸法检验的是游离氧化钙;压蒸法检验的是游离氧化镁;做成试块长期观察检验的是石膏是否过量。

国家标准规定,体检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为(废品)44、水泥的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一般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

一般规定龄期指的是(3天)和(28天)。

国家标准规定,若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时,可以(降级使用)45、何谓水化热?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如何?答: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叫水化热;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大而且集中,所以它不宜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46、为什么要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加入混合材料?答:是为了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调整水泥强度等级,增加水泥品种,扩大水泥适用范围,综合利用工业废料,节约能源,降低水泥成本等。

47、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粉煤灰)48、什么是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常用种类有哪些?答:凡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一定量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均属惨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常用的种类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

它们与硅酸盐水泥合称通用硅酸盐水泥。

49、水泥贮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使用过期水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①防水防潮;②不同品种、标号及出厂日期分别存放;③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以十袋为宜。

如果水泥过期应先鉴定其体积安定性是否合格,不合格为废品;合格的要重新鉴定强度等级,并按实际鉴定的强度等级使用。

50、为什么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低,而后其强度高?答:早期强度低是因为在水泥熟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混合材料,使熟料的矿物成分含量相对减少,水化硬化速度减缓,故早期强度低;但到了后期,由于混合料中活性氧化硅、活性氧化铝在加入的石膏以及一次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的激发下,参与水化热合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及钙矾石,填充结构孔隙,使结构密实度增大,所以后期强度高。

51、普通混凝土定义?答:是由水泥、普通的砂、石和水以及外掺料或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得到的干表密度为1950~2500㎏/m3的混凝土。

52、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作用有哪些?答:⑴水泥加水形成水泥浆,其作用是:①胶结作用;②润滑作用;③填充作用。

⑵砂、石为骨料,其作用是:①在砼结构中起骨架作用;②抑制收缩作用。

53、普通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其中水泥的技术要求是指要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在后者的选择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是避免强度等级的(不足)与(浪费);一般定为水泥强度等级为砼强度等级的(1.5~2.0)倍。

54、混凝土用砂的原则是(总的空隙率)小,而(总的表面积)也小;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