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6月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用沿斜面的力F1=2N把物体甲拉上斜坡,用沿斜面的力F2=3N把另一物体乙拉下斜坡,两次运动距离相同,F1、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A.W1=W2B.W1>W2C.F2做功比F1快D.F2做功的时间比F1长2.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右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则能描述测力计示数F与θ关系的图像是A.B.C.D.3.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 .C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 .C 点是支点,物体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4.如图杠杆AOB 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 、B 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1m 、2m 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 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 BO =,不计杠杆重力,则1m 、2m 的关系为A .12m m >B .12m m =C .12m m <D .无法判断5.如图,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铅块、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A .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进入水中的深度最大B .铅块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C .铅块、铜块、铁块受到浮力一样大D .因素太多,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 ,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 的水,需要做功为W 。
现将小孔打开,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使容器内的水面相对地面始终保持原有高度,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 )A .(M+m )gH+WB .(M+m )gHC .(M-m )gH+WD .(M+m )gH-W7.一颗重0.2N 的子弹从长60cm 的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 ,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1200m ,则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A.0.12J B.360J C.7.2×105J D.720360J8.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满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甲、乙、丙中的水面下方之后,溢出水量最少的是()(ρ铜>ρ铁>ρ铝)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三杯一样多9.甲、乙两个集装箱质量相同,先用起重机将甲集装箱以的速度提升,再将乙集装箱以的速度提升,那么起重机()A.第一次做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功多,功率大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10.如图所示的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在拉着弹簧测力计的提环,从图中的A位置缓慢地移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11.如图,等臂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若杠杆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则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是:( )A.F>G B.F=G C.F<G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A.80% B.62.5%C.125% D.20%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渡轮之一“海洋魅力”号,长361m,宽66m,满载时排水量达22.8万吨,满载时吃水深度达30m,可以搭载6320名游客,则满载时水对船底的压强为______Pa,此时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当客人下船后,船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10N/kg,ρ海水=1×103kg/m3)14.用手将一重为10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12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N。
15.如图,重为3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A的底面积为100cm2,A受到的摩擦力为5N,则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是______Pa,拉力F=_____,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
16.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G=20N。
要使杠杆平衡,F N=______N。
此杠杆属于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若将重物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F B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如图甲所示为吃核桃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碎核桃杯”,只要轻轻用力握下手柄,核桃坚硬的外壳就会被压碎,“碎核桃杯”的手柄相当于一个_____(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分别用图乙、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乙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图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
18.杠杆调节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杠杆A 、B 处受到的力的力臂 l A _____l B ,则G A _____G B ;(两空皆选填“>、<、=”)(2)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两重物受到的浮力F A ______F B (选填“>、<、=”).则杠杆是否保持平衡?答:________.若保持平衡,请说出理由,若不能保持平衡,请说出哪端下沉,答:________.19.如图甲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
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 =1000N ,运泥土时从A 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 ,F 的大小至少是_____N ;如图乙所示,物体重600N ,当人在绳端的拉力为400N 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N 。
20.起重机械在四川汶川的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吊臂上的滑轮组,可用4 10N F 的拉力将重为2.4×104 N 的吊板提起,如果吊板被匀速提高10 m ,则拉力F 做功__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1.在水平地面上,用100 N 的力在2 s 内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200 N 的小车前进了2 m ,则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J ,物体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J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W 。
22.如下图所示,斜面高为1m ,长为4m ,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 的拉力F ,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则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23.小金将长为0.6米、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 挂一个40牛的物体,肩上支点O 离后端A 为0.2米,他用手压住前端B 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牛,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____牛.(g=10N/kg )24.如图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________N。
请你提出使用的提高手摇晾衣架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2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 m时,重物升高了0.5 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26.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_________;(2)如图所示,轻杆O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转轴),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_________。
27.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的绕法.28.下面图是一杠杆图,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_____)四、实验题29.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______。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一种可以直接测出速度的仪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序号l钢球撞击速度v/cm.s-1木块滑行距离s/cm18102164032490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cm110010220020330030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依据是______.30.小林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图中、、、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3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为了方便测量力臂,调节时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F、L数据,画出F和L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F与L成________比。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___。
32.斜面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力G的困难。
几名同学围绕斜面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研究均忽略空气阻力):(1)小华同学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的特点及受力情况,如图甲,他将处于斜面底端A 的木块用力一推,木块离开手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B点,最终停在C点。
①画出当物体处于B,C两个位置时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________)②“用力一推”这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③小凡认为“物体具有惯性,所以物体离开手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
物体最终静止在C点也说明运动过程中惯性会逐渐减小。
”如果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请写出判断依据。
如果你认为这个观点是错的,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_____________(2)小花同学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