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1. 下面是《昆虫记》中的三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一)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二)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
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
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
这一点,人们都知道。
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三)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
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
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
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
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妈妈,我想送您康乃馨(xīn)记得小时候,所有和母亲有关的节日,我都会很诚挚地为妈妈送上用彩笔绘制的贺卡,写一句“妈妈,我爱你”。
每次,妈妈都搂着我,亲亲我,笑得很开心。
很快,我长大了,一眨眼比妈妈还高了。
可妈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
工作压力,我的任性,种种原因,她常发火,有时发得有些莫名其妙,倔强的我不甘示弱地抵(dǐ)抗着。
5月10日,母亲节,我本想拿出一个月的积蓄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然而妈妈不知因为什么又冲我发了一通脾气,我很生气,当天我在花店门口,犹豫着,到底买不买,说实话,我还在生她的气。
当时看来,要对她说声“妈妈节日快乐!”似乎就代表“屈服”,我不愿意。
最终,我用一枚硬币作出了决定,正面买,反面走,硬币从指尖弹了出去,跃上半空。
就在它即将落地的一刹那间,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妈妈的笑脸,突然很想送她康乃馨,哪怕只有一朵。
可惜,硬币稳稳当当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做这决定真有这么难?我问自己。
既然让硬币做了决定,就听天由命吧!临睡前,我的书桌上又放着一杯牛奶,不用说,妈妈默默地做了这一切。
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难过,忽然体会到我对妈妈无形的伤害;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妈妈对我的爱!忽然非常想……(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莫______其______ ______甘______弱(2)读读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3)根据短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______,忽然体会到______;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______!忽然非常想______。
3. 改写童话《陶罐和铁罐》。
原文题目是《陶罐和铁罐》,内容是“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改写题目《铁罐和陶罐》,内容就应该改为“骄傲陶罐的常常奚落铁罐”。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落叶一______流云一______绸子一______小鱼一______波纹一______火(2)将可以搭配的词语连一连。
扬起______ 宝物挺拔的______ 草甸子捧出______ 锦缎茫茫的______ 高粱抖动______ 豆荚透明的______ 锦缎摇动______ 脸庞五彩斑斓的______ 蓝绸子(3)和“银灰、橘黄、血红”的构词方式一致的词语是()(4)“燃烧”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①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②形容某种感情、欲望高涨。
短文中的“燃烧”应选择第______种解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6)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第四自然段的总起句是______。
围绕总起句,作者具体写了原野上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7)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北大荒______的美丽景象。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春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国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的糯米 ______的枣又______又______(2)用短文中划线的词造句。
一…就……(3)将文中写粽子煮熟后的样子煮找出来。
(4)短文表达了“我”对______节的美好回忆和对______的怀念之情。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乌鸦爱妈妈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成了一只又大又壮的乌鸦。
小乌鸦的妈妈渐渐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天天飞出去给妈妈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
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妈妈。
妈妈吃饱了,它才自己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妈妈啊!(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口一口、______、______、______(2)小乌鸦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是为了______。
(3)你来夸夸小乌鸦吧。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爱护小青蛙,好让禾苗不生病。
(1)选文共有______句话。
(2)比一比,来组词。
青______ 晴______ 请______清______ 睛______ 情______(3)你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8. 读儿歌,回答问题。
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下列词语的韵母都是鼻韵母的是()。
(2)它们的家在哪里?根据儿歌,连一连。
(3)我们是祖国的______,祖国就是我们的______。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争吵一棵梨树被虫咬伤了,两只啄木鸟看见了,讨论怎么给树治虫。
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尖治起,因为树尖是发芽成长的部分,很重要。
”另一只啄木鸟说:“应该从树根治起,树根是根本,没有根,怎么能使树发芽呢?”两只啄木鸟争执不下。
争论一天,没有结果;争论两天,还是固执己见。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还是僵持着。
而病树呢,已被虫蛀空,风一吹,倒了!这时,两只啄木鸟还在争吵,不过,争吵的不是怎样治,而是责任应该由谁担负。
(1)组词。
应 yīng______ yìng______倒 dǎo______ dào______担 dān______ dàn______(2)根据短文填空。
两只啄木鸟争吵,一只啄木鸟认为______,另一只啄木鸟认为______,结果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_______的,草地也是_______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______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_______的了。
(1)认真按原文填空。
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观察下面的图片,试着判断一下吧。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可以______、______。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______的,草地也是______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______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______的了。
草地的颜色:______时间:______草地的颜色:______时间:______总结:草地在一天中变色的原因是______。
(2)这段话是按照______的顺序展开叙述的。
先写“我”发现______、______时草地的颜色和______时不同,然后产生了______,最后经过______找到了原因。
(3)你从选文中的“我”身上学到了什么?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这一段写的是______。
(2)在这段话里,作者写了______等几种小动物。
作者之所以写这些小动物,是为了______。
(3)你觉得这是一所______的学校。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蛙是有名的捕虫能手,它能捕捉的害虫有二三十种,有蝗虫、蚜虫、蚊子等。
青蛙的食量很大,一只青蛙一年就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
这个捕捉害虫的小行家,对保护农作物生长,功劳不小吧!(1)短文有______句话,用“/”标出来。
(2)青蛙能捕捉______种害虫。
(3)找出写青蛙食量很大的句子。
(4)青蛙是______。
(5)从短文中找出四个不同的整体认读音节写下来:______。
13. 快乐阅读。
小露珠早晨,聚在鲜绿的叶片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撒在那翠绿的操场上。
叶片轻轻地摇动一下,几颗小露珠调皮地躲进了草丛,再也寻不着它了。
(1)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2)请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14. 阅读,完成练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一段共______句话。
(2)找出第1句表示颜色的词。
(3)找出第2句中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民族团结故事多新疆和硕县苏哈特乡,居住着900多户人家,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