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推断方法(2)解读
(一词多义)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
③所“举应应答法”,得其罪辜
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 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 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
殚精竭虑。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类
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
①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不期而遇 约定)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知劲草,强 )
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改天变成) 、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 事……异日,(公权)与周樨xī同对,论事不 阿,樨为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 有诤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 转工部侍郎。
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奉承、 迎合奉承) (公权)议论政事
时不迎合奉承皇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项是
1.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济:同舟共济,渡江。
2、薄而观之
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 的意思。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
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
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从事,致力于。
方法三:语法分析法
依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推知词性, 再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刻毒”。
遇:对待。深:刻毒。为,表被动。戮:杀戮。没:没 收为官奴。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了,你的父族母族的亲戚 全都被杀或没收为官奴了。
隆庆时,绍兴岑(cén)郡侯有姬方娠(shēn )。 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 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 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 “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 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第二组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第三组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第四组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第五组 知杭州仁和县
第六组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第七组 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第八组王怒曰:“劓(yì)之。”
方法一:语境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 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 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 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联想】这些词都在课本里学过。A其后秦伐赵,拔十 城。(拔:攻取)《廉··蔺》B怀敌附远(附:归附) 《论积贮疏》 C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氓》D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败逃的人)《过秦论》可见 答案是C
解释加点的词并翻译划线的句子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的基本方法
考点扫描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主要以选择题和翻译的形式考查。
高考主要考查常见常用的120个实 词。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和通假字是考查热点。
对策
做题总原则:因文定义
关键:1、注意积累 2、学会推断
试一试
第一组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理解: 弄璋 弄瓦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果双生一男一女”
温馨提示: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方法二:迁移联想法
联想教材
联想成语
联想课文有关语词中的用法,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方法四: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 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 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 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 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 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 词义。
答案:C
“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指 柴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6.
安徽)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
答案:D(“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 来谋生的方法。)”资”当为动词,可以 断定理解错误.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求全责备,寻求,寻找 )
⑤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
⑥在官清恪,未尝闻私 (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 )
⑦吾亦望汝副其心
(名副其实,符合)
⑧召医而尤其故
(怨天尤人,责问)
1、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友好、与… …交好。
2、桧怀之,继而被檄秀州
怀恨在心。怀,怀恨
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 抱衾寝母
宾语 宾语
“寝”是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作使动。
译文:他的妻子马氏脱下自己的 衣服换下常母的湿衣,拿稀饭给 她吃,拿被褥安排她就寝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 04.湖南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2003年11题)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B.咸私哂其矫饰焉
讽:劝告。 C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